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第一节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储存 糖:70%来源 脂肪:4050%(包括糖转化的脂肪)蛋白质:数量很少,储存 糖原:1%供神经代谢和剧烈运动 脂肪:75%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成分及合成酶和 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长期 饥饿时动用,ATP,CP,ADP,能量,生物合成 分泌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热能,外功,50%,能量,能量的利用:,糖 脂肪蛋白质,能量平衡,机体摄入能量=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身体运动 生长发育 简易诊断指标:
2、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4超重界限;28肥胖界限 腰围 臀围,脂肪总量、脂肪分布情况,(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的能量=热能+外功 安静时,外功=0 能量代谢率=机体单位时间内 散发的总热量,能量代谢测定,1.食物的热价 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 该种食物的热价。单位:1kcal=4.187J 糖 4.1kcal/g 17.2kJ/g 蛋白质 4.3kcal/g 18.0kJ/g 脂肪 9.0kacl/g 39.8kJ/g,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二)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2.食物的 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消耗一升 氧所产
3、生的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糖 5.0kcal/L 21.1KJ/L 蛋白质 4.5kcal/L 18.9KJ/L 脂肪 4.7kcal/L 19.6KJ/L,3.呼吸商(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的O2消耗量 的比值,称为呼吸商。以RQ表示,RQ=,CO2产生量(ml),氧耗量(ml),糖1.0,脂肪0.71,蛋白质0.80,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几种数据,营养物质 糖 蛋白质 脂肪物理热价(kJ/g)17.2 23.4 39.8生物热价(kJ/g)17.2 18.0 39.8耗氧量(L/g)0.83 0.95 2.03CO2产量(L/g)0.83 0.76 1.43氧热价(kJ
4、/L)21.1 18.9 19.6呼吸商(RQ)1.00 0.80 0.71,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的热价,非蛋白呼吸商,氧化的%,糖(%),脂肪(%),氧热价(kJ/L),0.707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84,100.00 98.9 95.2 91.6 88.0 84.4 80.8 77.2 73.7 70.1 66.6 63.1 59.7 56.2 52.8,0.001.104.758.4012.015.619.222.826.329.933.436.940.343.847.2,19.6119.6219.671
5、9.7219.7819.8319.8819.9319.9820.0320.0920.1420.1920.2420.29,(三)方法 1、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出人体在一定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再换算成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率。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肥胖和内分泌系统障碍,2、间接测热法 遵循定比定律,测量装置较简单 C6H12O6+6O2=6CO2+6H2O+Q 间接测热法依据定比关系,测出单位时间内氧化分解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占多少,再算出该段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1)测量具体步骤:测出机体单位时间内的 耗O2量和CO2产生量,并测出尿氮排出量;计算出产热量,算出能量代谢率:产热量=20.18耗氧量(混合
6、食物的RQ 为 0.82时氧热价为20.18),根据尿氮含量,算出:蛋白质的氧化量 蛋白质食物的产热量 在总的耗氧量和CO2产量中 扣除蛋白质氧化代谢的分额,再根据所剩的耗氧量和CO2产量 计算出NPRQ,据表72 查出该NPRQ所对应的氧热价,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算出总产热量,即蛋白质食物产热量与非蛋白食物产热量之和。,举例:受试者在标准状态下24小时 耗 氧 量:400L,CO2产生量:340L,尿 氮 量:12克,计算24小时的能量代谢。,步骤:A、求出蛋白质代谢的耗氧量、CO2产生量和产热量 蛋白质氧化量=126.25=75g 产热量=1875=1350kJ 耗氧量=0.9575=
7、71.25L CO2产生量=0.76 75=57L,B、非蛋白代谢 耗氧量=400L71.25L=328.75L CO2产生量=340L 57L=283L NPRQ=283L328.75L=0.86C、计算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 NPRQ=0.86时,氧热价为20.41 kJ/L 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328.75L 20.41kJ/L=6710kJD、计算24h产热量 24h产热量=1350kJ+6710kJ=8060kJ,简便估算法,将呼吸商定为0.82,氧热价为 20.20kJ/L。测出单位时间的耗O2量,即算出总 24小时产热量。24小时产热量=20.19kJ 耗氧量=20.19kJ 400
8、L/24h=8080kJ,(2)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气体分析法)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量和CO2产生量。收集受试者一定时间内的呼气量,分析呼出气中的O2与CO2 容积百分比。已知空气中的O2与CO2 容积百分比。求两者的差值,计算该时间内的耗氧量和CO2产生量。,2)闭合式测定法 一般使用能量代谢率测定器械,3.双标记水法,受试者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测定的氚(2H)和氧(18O)标记水2H2O、H218O 一定时间内(10天)间断采集尿液,测定氚(2H)和氧(18O)代谢率 氚(2H)参与水代谢 氧(18O)水+CO2代谢,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
9、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值可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劳动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值,肌肉活动形式 平均产热量kJ/(m2.min),静卧休息出席会议擦窗洗衣物扫地打排球踢足球,2.733.408.309.8911.3717.5024.98,(二)精神活动 1.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 2.骨骼肌的紧张性 3.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到7-8h),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产热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25-30 糖和脂肪:4-5,(
10、四)环境温度 1.200C300C:稳定 2.30 0C或 300C代谢率逐渐增加,体内化学过程的 反应速度增加,发汗、呼吸、循环机能增强 200C代谢率开始增加,寒冷刺激反射性地 引起寒战以及肌肉紧张度增加;,四、基础代谢 1、概念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无精神紧张、禁食12小时、室温20250C、体温正常。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 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理活动。,2、测定条件(1)禁食12-14h(2)清晨空腹(3)平卧使肌肉放松,排除精神及心理影响(4)室温保持在
11、20-25度之间 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关,我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h),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心输出量、主动脉和气管的横截面积都与体表面积呈比例关系 体表面积(m2)简易法=0.0061 身高(cm)+0.0128 体重(kg)0.1529,体表面积测算图,3、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和其正常值,基础代谢率,=,耗氧量氧热价,体表面积,100%,呼吸商为0.82时的氧热价为20.19KJ,4、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甲低:-40-20 甲亢:+25%+80%基础代谢率: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伴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基础代谢率:阿狄森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能量 代谢 体温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