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固定化》PPT课件.ppt
《《酶的固定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固定化》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酶与细胞固定化,直接应用酶的不足之处:(1)酶的稳定性差,在温度、pH和无机离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变性失活(2)酶通常在水溶液中与底物反应,反应结束后,即使仍有较高酶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成本较高,不便连续化生产(3)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起,增加分离纯化的困难,固定化技术,改善方法之一思路设计一种方法,将酶束缚于特殊的相,使它与整体分开但仍能进行底物和效应物的分子交换.这种固定化的酶可象一般化学反应中的固体催化剂一样既有酶催化特性,又有一般化学催化剂能回收,反复使用等优点,并可使生产工艺连续化自动化.,种类,(1)固定化酶(2)固定化菌体(死细胞)(3)固定化活细胞(增
2、殖细胞)(4)固定化原生质体(5)固定化动植物细胞,优点,(1)提高酶稳定性;(2)可反复或连续使用;(3)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4)酶反应过程可严格控制;(5)产物溶液无酶残留,简化提纯工艺;(6)较游离酶更适合多酶反应;(7)增加产物收率,提高产物质量;(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缺点,(1)固定化时酶活有损失;(2)增加了生产初始成本;(3)只能用于可溶底物且较小分子;(4)与完整菌体相比不适宜于多酶反应;(5)胞内酶须分离。,第一节 酶固定化,定义酶的固定化:将酶和菌体与不溶性载体结合的过程;固定化酶: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回收重复使用;概
3、念发展“水不溶酶”(water insoluble enzyme)“固相酶”(solid phase enzyme)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正式采用“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什么是固定化酶?,水溶性酶,水不溶性载体,水不溶性酶(固定化酶),固定化技术,固定化酶制备原则,(1)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2)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3)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5)应有最大稳定性,载体不与废物、产物或 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6)成本要低。,一、酶固定化的方法,1、吸附法(link)2、包埋法(link)3、结合法(link)4、交联法
4、(link)5、热处理法(link),酶固定化方法示意图,吸附法,用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其固定的方法;固体吸附剂:活性炭、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等;(1)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变性失活,载体廉价易得,可反复使用;(2)物理吸附结合能力弱,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易脱落.,back,包埋法,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的固定化方法多孔载体琼脂、海藻酸钠、角叉菜胶、明胶、聚酰胺、火棉胶等,(1)凝胶包埋法,天然凝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对酶活影响小,强度较差合成凝胶强度高,耐温度、pH值变化强,因需聚合反应而使部分酶变性失活适用性不适用于底物或产物分子很大的酶类的固
5、定化,(2)半透膜包埋法,半透膜聚酰胺膜、火棉膜等,孔径几埃至几十埃,比酶分子直径小适用性底物和产物都是小分子物质的酶微胶囊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微胶囊型固定化酶,制备,酶+亲水性单体溶于水,疏水性单体溶于有机溶液,混合,乳化剂,乳化,酶液分散成小水滴,亲水性、疏水性单体在两相界面上聚合成半透膜,将酶包埋,Tween-20 破乳,离心,半透膜,酶液滴,(3)胶格包埋法,首先被采用的胶格包埋法是:固定化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淀粉酶Enzyme+N,N-甲叉双丙稀酰胺,丙稀酰胺引发剂inactiation,back,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通过载体的共价键或离子键(非共价健)与酶结合在一
6、起的固定化方法,酶,载体,(1)离子键结合法,载体:DEAE-纤维素、T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操作:将酶液与载体混合搅拌几个小时;或将酶液缓慢地流过处理好的离子交换柱;活力损失少,结合力较弱,条件(pH值和离子强度)改变时,酶易脱落,(2)共价键结合法,是载体结合法中报道最多的方法;载体分类: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等;也可分三类:天然有机载体(多糖、蛋白质、细胞)、无机物(玻璃、陶瓷)、合成聚合物(聚酯、聚胺、尼龙)方法载体活化:借助某种方法,在载体上引进某一能够与酶分子上某一基团反应的活泼基团优点:结合很牢固,酶可连续使用较长时间缺点:操作
7、复杂,共价结合可能影响酶的空间构象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载体活化方法,1、重氮法;2、迭氮法;3、溴化氰法;4、烷基化法.,重氮法,将含有苯氨基的不溶性载体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衍生物,使载体引进了活泼的重氮基团,迭氮法,含有酰肼基团的载体可用亚硝酸活化,生成迭氮化合物,溴化氰法,含有羟基的载体,如纤维素等,可用溴化氰活化生成亚氨基碳酸衍生物,烷基化法,含羟基的载体可用三氯-均三嗪等多卤代物进行活化,形成含有卤素基团的活化载体,back,交联法,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特点此法与共价结合法一样也是利用共价键固定酶的,所不同的是不使用载体双功能试剂戊二醛、己二胺、双偶氮
8、苯等第一篇报道是:戊二醛交联羧肽酶 得到一种分子间交联的固定化酶,酶,双功能剂,戊二醛:(cf.185),优点结合牢固,可以长时间使用缺点因交联反应激烈,酶分子多个基团被交联,酶活损失大,颗粒较小,使用不便双重固定化将其与吸附法、包埋法联合使用,图 711 酶分子之间共价交联和与水不溶性载体共价偶联 酶分子;(a)酶分子之间用双功能基团的化学交联试剂相互交联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b)酶分子被偶联到水不溶性载体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热处理,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一段时间,使酶固定在菌体体内适用性热稳定性较好的酶的固定化严格控制加热及其时间,back,固定化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1、稳定性(li
9、nk)2、最适温度(link)3、最适pH(link)4、底物特异性(link),二、固定化酶的性质,稳定性,比游离酶的好(1)对热的稳定性提高,可以耐受较高的温度,A固定化酶,B游离酶,稳定性(续),(2)保存稳定性好,保存时间延长(3)对蛋白酶的抵抗性增强,不易被蛋白(4)对变性剂(如尿素、有机溶剂、盐酸胍等)的耐受性提高,保留较高酶活(5)对酶抑制剂、对不同pH稳定性提高.,(back),最适温度,与游离酶差不多,最适温度(续),例外用重氮法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比游离酶高5-10;以共价结合法固定的色氨酸酶,比游离酶高5-15 汤亚杰以交联法用壳聚糖固定胰蛋白酶最适温度为
10、80,比固定化前提高了30 同一种酶;用不同的方法或载体进行固定化,其最适温度可能不同,不同方法和载体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的最适温度,(back),最适pH值,酶固定化后,对底物作用的最适pH和酶pH曲线常发生偏移(见图),原因是微环境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pH对固定化前后天冬酰胺酶活力的影响,带负电荷的载体,固定化酶最适pH值比游离酶的高,(1)载体的带电性质对最适pH的影响,原因:吸引作用,带正电荷的载体,固定化酶最适pH值比游离酶的低,H+,H+,H+,H+,H+,H+,H+,偏酸微环境,OH-,OH-,OH-,OH-,OH-,OH-,H+,H+,大环境偏碱,酶,不带电荷的载体,固定化酶最适p
11、H值一般不变,(2)产物酸碱性对最适pH值的影响,酸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比游离酶的高碱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比游离酶的低中性: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一般不变原因:载体障碍产物的扩散,(back),底物的特异性,与底物分子量的大小有关;作用于低分子量底物的酶,没有明显变化,如氨基酰化酶、葡聚糖氧化酶等;既可作用于大分子底物,又可作用于小分子底物的酶,往往会发生变化。如,固定在羧甲基纤维素上的胰蛋白酶,对二肽或多肽的作用保持不变,而对酶蛋白的作用仅为游离酶的3%左右原因:载体的空间位阻作用,(back),影响固定化酶性能的因素,固定化酶制备物性质取决于所用的酶及载体材料的性质(1)酶固定化后的
12、变化主要是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高级结构和电荷状态等发生变化(2)载体影响主要是在固定化酶的周围形成了能对底物产生立体影响的扩散层及静电的相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3)固定化方法的影响.,总结起来有,1、质量传递效应:酶的固定化意味着酶的机动性受到精确限制,从而影响溶质的运动性能,这种现象即质量传递效应;载体材料表面外部的扩散限制分配效应内部扩散限制效应交联酶晶体催化反应速率不受扩散限制?2、支持物产生的(静态的)和反应产生的(动态的)质子梯度:固定化酶的酶活力-pH曲线有可能迁移34个pH单位;溶质分子带电基团和载体上静电荷相互作用引起水解反应中,当固定化酶释放质子时也能够观察到动态的质子梯度;
13、3、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产率:当生产花费和传质效应被缩小后,固定化酶主要消费是由酶所能使用的时间决定的(稳定性),为了获得最高利润,增加固定化酶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分析酶活力随时间的损耗来测定酶的稳定性,三、固定化酶的应用,1、工业生产(link)2、酶传感器(link)3、药物控释载体(link),go,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氨基酰化酶Aminoacylase首例,1969年,日本田边制药公司,DEAE-葡聚糖凝胶固定化酶,拆分DL-酰氨基酸,连续生产L-aa,成本降低40%左右。,乙酰-DL Ala L Ala+乙酸乙酰-D Ala,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续),(2)葡萄糖
14、异构酶规模最大。1973年。热处理法,国内外广泛研究和应用。(3)天门冬氨酸酶1973年,日本,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固定化具高活力天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包埋法,将延胡索酸转化成L-天冬氨酸。1978年,角叉菜胶固定化纯酶,离子键结合法。(4)青霉素酰化酶1973年,催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水解6-氨基青霉烷酸(6-APA)或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也可催化感6-APA或7-ACA+羧酸衍生物合成不同侧链基团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续),(5)延胡索酸酶1974年,由延胡索酸制L-苹果酸,聚丙烯酰胺包埋法,产氨短杆菌。1977年,由延胡索酸制L-苹果酸,角叉菜胶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酶的固定化 固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