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000002.ppt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0000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000002.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独角兽,正义女神,2,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3,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的精神,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和作用,4,案 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某人某天见了老师没有主动热情地招呼、问好,于是人们谴责他,说他没有礼貌;某人在用人单位上班迟到了,结果用人单位扣减了其报酬,某人在十字路囗正好遇见红灯,其视而不见,直接闯过去了,结果被交通警察罚款;,5,为什么这些行为受到的 惩
2、罚各不相同?,6,这些行为之所以受到不同的惩罚,是因为这些规则的性质不同,第一种规则是道德,第二种规则是用人单位的规章;而第三种规则则是“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违法有什么后果呢?,7,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一)什么是法律,(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8,(一)什么是法律,1、中外思想家对法律的理解,2、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法律的定义,9,1、古今中外思想家对法律的理解,二种从法律的本源下定义,着重说明法律的基础或法律自何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神意论、理性论、公意论等。,一种是从法律的本体下定义,这方面代表性的定义有规则说、命令说、
3、判决说等。,另一种学说从法律的作用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正义论,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工具。,10,“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 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 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 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 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 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 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主义者的法律观,11,法律 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的要点 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
4、施的行为规范;二是法律也由国家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三是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四是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马克思主义法律的概念,12,我们理解了一般意义上的法律,那么,社会主义法律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其他历史类型 的法律相比较会有什么不同呢?,13,应当首先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14,(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的概念和本质,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5,1、社会主义法律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主义法律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上,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人类历史上新的历史类型的
5、法律,16,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第一,意志: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第二,实质内容: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第三,社会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17,那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包括哪些方面的法呢?什么样的规范可以称之为法?,18,案例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规范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的禁止焚烧秸杆的规定B.SC省工商局颁布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规定C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D.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19,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
6、源,20,虽然案例2中所有文件均是规范性文件,但成都市人民政府作为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和教育部作为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才是法律的渊源,而SC省工商局、辽宁省教育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能称为法律。,21,上述各层次的法律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上述各层次法依一定逻辑构成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呢?,2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3,我们从定义、本质、渊源、体系等全面了解了社会主义法律,那么我们社会主义法律有什么价值和作用呢?,24,(正方):法在社会生活中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反方):法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价值和作用,辩论,25,通过正反二方同学的辩论,我们知道,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价
7、值和作用有一定认识,但认识并不深刻。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和作用。,26,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和作用,(一)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二)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27,(一)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1、秩序价值,2、安全价值,3、自由价值,4、平等价值,5、正义价值,28,1、秩序价值,法律通过划定利益、分配利益和调整利益和强制方式、规范方式构建秩序,因此,法律对秩序的特殊意义,以至许多学者认为法律本身就是秩序。法律建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从而构建一个各安其分的社会。,规则和秩序本身对任何要摆脱单纯偶然性或任意性而取得社会的固定性和独立性的生产
8、方式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马克思,29,2、安全价值,法律确认主体有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配偶权等人身权和所有权、债权等财产权。与此相应的,权利人以外的人对权利必须尊重,如果权利受到侵犯,权利人可以通过自力或公力方式进行救济。国家还以其实施法律的强制力确保人们的安全,30,、自由价值,法律不仅明确自由原则,而且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自由权利来确认各自的自由,并明确各自自由的界限,从而避免特定自由绝对化而有害于他人自由;法律还通过程序实现对侵犯他人自由权利的惩罚和自由受到侵犯的救济。,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
9、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马克思,31,4、平等价值,社会主义法律则可以通过的“有意的人类选择”而置人们于平等,并给予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成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并在许多部门法中建立相应的制度,如民法中民事主体平等、诉讼法中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宪法中公民权利平等等。,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马克思,32,5、正义价值,法律以正义为先导,通过立法、实施法律、守法等诸环节
10、实现正义。法律又通过分配利益和义务来确立正义,通过惩罚违法犯罪来保障正义。,33,(二)社会主义法的规范作用,34,(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1、经济: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2、政治: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文化: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对外关系: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4、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35,1、经济: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创立、确认、保护经济基础;组织调整经济生活;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和保障社
11、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36,2、政治: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与同盟之间关系;国家政权机关之间关系。促进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法律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纠纷的重要工具;法律是实行对敌人专政,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的有力武器。,37,3、文化: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38,4、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9,5、对外关系: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在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外政治关系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0,社会主义法律有如此巨大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如何实现呢?任何法,无论对社会无论有多大的价值或意义,都仰赖法的运行只有良好运行法,才能实现法的社会效用。那么,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运行的?,41,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它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法的运行,立法,守法,执法,司法,42,(一)法律制定,2、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13、,1、法律制定的概念,3、我国的立法程序,43,1、法律制定的概念,法律制定,又称立法,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44,2、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45,3、我国的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46,(二)法律遵守,法律遵守定义 法律遵守简称守法,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法律遵守的内容 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47,(三)法律执行,从广义上说,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
14、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从狭义上说,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即行政执法。,行政执法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依法行政 合理性原则:要适当合理,48,(四)法律适用,1、法律适用概念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2、司法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3、法律适用的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原则,49,社会主义法律的宏观目标是要实现依法治国,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现阶段
15、的重要任务。,50,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什么叫法治(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51,(一)什么叫法治,一是法治与人治、德治对应,表征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二是法治作为动态的或能动的概念,表征一种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三是法治表征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四是法治是融会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正义、效益与合法性等诸社会价值的综合观念,52,(二)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3、建立法治政府 4、健全司法体制机制 5、加强对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 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53,通过上述学习,我们知道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增强 法律意识 弘扬 法治 精神 000002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