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PPT课件.ppt
《《生态毒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毒理学》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其中一类研究方法:从复杂系统中发现某些环境要素,研究在此环境要素条件下,污染物的行为(模拟分析);利用自然生态系研究污染物的变化;详细分析环境中的样品,确定污染物定量方法。,毒性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1)生物分类组别(taxonomic group)种属和个体差异:不同种属的生物或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毒物的反应差异,原因复杂,但主体原因是毒物在体内代谢差异(包括代谢酶)所致。在进行毒性实验时,应尽可能选择条件一致的生物以减少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2)年龄阶段/机体大小反应灵敏度差异。新生和幼年生物通常对毒物较成年生物敏感。新生生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对有关的兴奋剂
2、敏感性差,而对抑制剂则较为灵敏。新生生物的膜通透性较强,对某些脂溶性神经毒物的毒性反应较大。经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的化学物,对新生和幼年生物毒性较成年低,反之,在体内可迅速代谢失活的化学物,对新生和幼年生物毒性可能较大。(3)营养与健康营养不足或失调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如蛋白质缺乏引起酶蛋白合成减少、活性降低,解毒能力降低,毒性增加。维生素缺乏也有类似情况。健康状况也有影响。(4)生物节律即生物钟,化学物的毒性与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有关。,非生物因素(1)温度(每增加10C,多数有毒物的毒性会变化2到4倍)影响方式复杂。适应温度和实验温度。,毒性的影响因素,适应温度,耐受温度,抑制水平(产卵
3、),负载水平(活动生长),致死阈值 5%,致死阈值 50%,最终初始致死温度,三种毒性终点(死亡、生长、产卵)下的适应温度和耐受温度的关系。虚线各自内部面积指示耐受区。,毒性的影响因素,(2)pH和碱度pH对毒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酸性条件下(pH5)时,H+自身对水生生物便是致命的。酸对鱼生理影响的集成模型如下图所示:,2H+Ca3(PO4)2 3Ca2+2HPO422H+CaCO3 Ca2+CO2+H2O,H+,CO2+H2O,K+,Na+HPr,H+,+Na+Pr,H+,H+,鳃,ECF,H+NH4,Na,H+,H+HP42H+NH3,Ca2+,肾,骨骼,ICF,H+HCO3,K+HPr
4、,H+K+Pr,K+,HP42+,NH3,H+,NH4H2PO4,ECF:外细胞液ICF:内细胞液Pr:蛋白质,H+还能影响痕量金属的毒性,方式为:(1)影响水中的金属形态;(2)与金属竞争生物膜上的表面反应位。下图为天然水中痕量金属的主要形态及其转化。,毒性的影响因素,按操作定义的金属形态,样品,原始样品在室温下风干,然后在105C的烘箱中烘干。用玛瑙研钵研磨后,过尼龙筛,筛选一定孔径的颗粒。取一定量样品,按下述方法对金属进行化学逐级提取:,蒸馏水(W/V1:20,2h,25C),液相:水可溶态,固相,1M/0.5M MgCl2(pH=7,W/V=1:20,2h,25C),固相,液相:离子交
5、换态,1M NaOAc(pH=5.1,W/V=1:20,2h,25C),固相,固相,固相,液相:碳酸盐结合态,液相:中等可还原态,液相:有机硫化物结合态,0.04M NH2OHHCl(在25%HOAc中,W/V=1:20,2h,96C),液相:残渣态,30%H2O2+0.02M HNO3(pH=2,W/V=1:20,4h,85C),浓HNO3HClO4HF(8h,160C),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式,对于弱酸HA H+AKa=(H+)(A)/(HA)logKa=log(H+)(A)/(HA)logKa=log(H+)+log(A)/(HA)log(H+)=logKa+log
6、(A)/(HA)pH=pKa+log(A)/(HA),对于弱碱HB+H+BKa=(H+)(B)/(HB+)logKa=log(H+)(B)/(HB+)logKa=log(H+)+log(B+)/(HB+)log(H+)=logKa+log(B+)/(HB+)pH=pKa+log(B)/(HB+),解离常数pKa与弱酸和弱碱pH的关系污染物处于pH变化的水介质中,其吸收进入机体内在相当程度上受pH影响,即在肠胃消化道内的酸碱反应。,由上述关系,pH影响弱酸和弱碱的水溶解度。此外,pH还能影响亲脂金属形态的生物有效性,不经形成表面络合物而穿过细胞膜。,(3)盐度主要应用于盐度变化明显得海湾地区。对
7、大多数金属而言,低盐度会增加毒性。盐度对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与其形态有关。(4)硬度硬度的主要成份是二价钙离子和镁离子。美国环保局USEPA定义硬度通常以CaCO3等价值。(5)化学混合物(isobologram,等热辐射测量图)一般地,同一化学分类的化学物具有相似的毒性。混合物毒性并非是简单加和关系。,毒性的影响因素,化学物B,LC50,化学物A,LC50,直接化学物相加,协同/增强,无相互作用,无相互作用,联合毒性行为(中间加和响应),拮抗作用,有毒混合物模型:条目定义化学物A:96小时LC501mg/L化学物B:96小时LC50=10mg/L两者分别按1mg/L和10mg/L加入,9
8、6小时死亡描述,定义,50%死亡,50%死亡,50%死亡(1)倍数比例增加(2)低于情形(1)(3)高于情形(1),无相互作用,各自反应,拮抗作用,混合低于各自,相加,直接相加,低于加和,增强作用,(6)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分子,分子量跨度从低于1000高至100000以上。作为金属离子的络合剂。(7)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的毒性除与其在脂水相的相对溶解度有关,还与其体液绝对溶解度有关)(8)电离度(弱酸或弱碱型有机物在体内pH条件下,电离度低,非离子行比例高,容易被吸收发挥毒性)(9)挥发度和蒸气压(暴露接触的机率)(10)分散度(粉尘、烟雾等固态物质毒性与分散度即颗粒粒径大小有关)(
9、11)纯度(杂质:剩余原料、合成副产品、添加剂、赋形剂)(12)湿度(伴随高温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速率加快)(13)气压颗粒物的作用:食物的重要性气态污染物除去呼吸吸入和气孔/表皮进入植物外,还有两条基本进入途径:以溶解态形式直接通过生物膜传输;摄取污染颗粒物质(仅对异养生物)。有机污染物孔隙水相和沉积物相之间分配:Cw/Cs=Kocfoc,Koc,foc分别为有机相分配系数和沉积物有机碳分数。沉积物水,土壤水分配系数可以由辛醇水分配系数近似:logKoc=a Kow+b。,毒性的影响因素,沉积环境中影响化学物生物有效性的许多重要过程受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影响。其中,常处于厌氧环境的沉积物中硫化
10、物对金属的作用很大。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与酸化过程中同步提取金属含量的关系是重要的描述沉积物中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比率形式:AVS/SEM1;差减形式:AVSSEM。但具体情况尚需具体分析,可能有其它因素控制毒性发挥作用。同时,AVS方法比较依赖沉积物孔隙水作为控制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子,没有考虑底栖生物的摄食习惯和行为,如摄取颗粒物。定量结构与活性的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安全限量范围。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QSA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毒理学 生态 毒理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