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陶瓷的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
《金属和陶瓷的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和陶瓷的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金属和陶瓷的力学性能,一、金属中的应力与应变:,1、轴向拉伸时的应力与应变:(表达方式及单位)2、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在弹性范围内),3、剪切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表达方式及单位)4、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在弹性范围内),二、拉伸试验和应力-应变图:拉伸试验可获得的力学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2、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是金属材料有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强度3、抗拉强度:4、断后伸长率:5、截面收缩率:,三、塑性变形材料学基础,(一)、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滑移孪生。金属常以滑移方式发生塑性变形。,1、滑移,任何晶面上都可分解为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力只能引起晶格
2、的弹性变形及将晶粒拉断。只有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金属晶体的晶格在发生弹性扭曲后进一步造成滑移而产生塑性变形。,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滑移变形的特点:,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之间原子间距最大,结合力最弱,产生滑移所需切应力最小。,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晶面间距示意图,复习:立方晶系的晶向表示方法,以图中的晶向OA为例,说明晶向指数的标定过程。设
3、定一空间坐标系,原点在欲定晶向的一结点上。写出该晶向上另一结点的空间坐标值:100将坐标值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100 将化好的整数记在方括号内:100得到晶向OA的晶向指数为100。,同样方法可得晶向OB、OC的晶向指数分别为110、111。晶向指数的一般标记为uvw。uvw实际表示一组原子排列相同的平行晶向。晶向指数也可能出现负数。(若两组晶向的全部指数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如110与,则它们相互平行或为同一原子列,但方向相反。)若只研究该原子列的原子排列情况,则晶向110与 可用一指数110表示。,原子排列情况相同而在空间位向不同(即不平行)的晶向统称为晶向族,用尖括号表示,即。如:=100
4、+010+001 在立方晶系中,一个晶面指数与一个晶向指数数值和符号相同时,则该晶面与该晶向互相垂直,如(111)111。,以图中的晶面ABBA为例,晶面指数的标定过程如下:设定一空间坐标系(原点在欲定晶面外,并使晶面在 三条坐标轴上有截距或无穷大。)以晶格常数a为长度单位,写出欲定晶面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截距:1截距取倒数:100 截距的倒数化为最小整数:100将三整数写在园括号内:(100)晶面ABBA的晶面指数即为(100)。同样可得晶面ACCA和ACD的晶面指数分别为(110)、(111)。,晶面指数的一般标记为(hkl)。(hkl)实际表示一组原子排列相同的平行晶面。晶面的截距可以为负数
5、,在指数上加负号。如()面。若某个晶面(hkl)的指数都乘以-1,则得到()晶面,则晶面(hkl)与(),属于一组平行晶面,如晶面ACD(111)与晶面ACB(),这两个晶面一般用一个晶面指数(111)来表示。,晶面族,在立方晶系中,由于原子的排列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往往存在有许多原子排列完全相同但在空间位向不同(即不平行)的晶面,这些晶面的总称为晶面族,用大括号表示,即hkl。在立方晶胞中(111)、()、()、()同属111晶面族。,复习:,晶面原子密度:是指其单位面积中的原子数。晶向原子密度:是指其单位长度上的原子数。不同晶体结构中不同晶面、不同晶向上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密度不一样。在体心立
6、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0,称为密排面;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称为密排方向。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密排面为111,密排方向为。,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以下以体心立方晶格为例),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也越好,其中滑移方向对塑性的贡献比滑移面更大。因而金属的塑性,面心立方晶格好于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好于密排六方晶格。,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出滑移带内滑移台阶,因此,滑移带也常常称为滑移线)从滑移带的结构可知,金属即使进行了
7、大量的塑性变形,这些变形也只是集中在一小部分的滑移面,许多潜在的滑移面上并没有进行滑移,大多数原子对于其邻居来讲并移动。,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如图所示:当外力作用于单晶体试样时,它在某些相邻层晶面上所分解的切应力使晶体发生滑移,而正应力则组成一力偶,使晶体在滑移的同时向外力方向发生转动。,滑移的机理:把滑移看作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刚性滑移是不对的,大量研究表明: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P188),晶体通过位错运动产生滑移时,并不需要整个晶体的上半部分原子相对于下半部分原子一起位移,而只有少数原子产生滑移,因而所需临界切应力小,,刃形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在滑移面上
8、的运动,2、孪生: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发生切变的部分称孪生带或孪晶,沿其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孪生的结果使孪生面两侧的原子排列呈镜面对称。,孪生与滑移相比: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变形速度极快,接近声速;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金属表面的基本差别:滑移产生一系列台阶,而孪生则产生一个小的、范围确定的变形区,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
9、生的,称退火孪晶。,(四)、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晶界及晶粒位向差的影响:(1)、晶界的影响: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积起来,称位错的塞积。要使变形继续进行,则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多晶粒构成的试样的拉伸试验的竹节现象,(2)晶粒位向的影响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时,必然会受到它周围不同晶格位向晶粒的约束和障碍,各晶粒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才能发生变形。由于晶粒间的这种相互约束,使得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总是高于单晶体。,2、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多晶体中首先发生滑移的是滑移系与外力夹角等于或接近于45的晶粒(切应力最大)
10、。当塞积位错前端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加上滑移时晶粒的转动,促使另一批晶粒开始滑移变形,从而使滑移由一批晶粒传递到另一批晶粒,从少量晶粒开始逐步扩大到大量晶粒,从不均匀变形逐步发展到比较均匀变形。当有大量晶粒发生滑移后,金属便显示出明显的塑性变形。,3、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和硬度越高。因为金属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位错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使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晶粒大小与金属强度关系,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高。因为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而不致造成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过早产生
11、和发展,因此在断裂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也大,因而其韧性也比较好。,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五)合金的塑性变形,合金可根据组织分为单相固溶体和多相混合物两种.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变形与纯金属显著不同.,碳在-Fe中的间隙固溶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金属类似,因此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Cu-Ni合金成分与性能关系,产生固溶强化的原因,是由于溶质原子与位错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质原子不仅使
12、晶格发生畸变,而且易被吸附在位错附近形成柯氏气团,使位错被钉扎住,位错要脱钉,则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变形抗力提高.,Cu-Ni合金成分与性能关系,、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弥散强化,当合金的组织由多相(二相)混合物组成时,合金的塑性变形除与合金基体的性质有关外,还与第二相的性质、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有关。第二相可以是纯金属、固溶体或化合物,工业合金中第二相多数是化合物。,复习:金属化合物,在合金中,当溶质含量超过固溶体的溶解度时,将出现新相。若新相的晶格结构与合金中另一组成元素相同,则新相是以另一组成元素为溶剂的固溶体。若新相的晶格结构不同于任一组成元素,则新相将是组成元素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
13、物质,属于化合物或中间相。,在这些化合物中,有些具有相当程度的金属键及一定程度的金属性质,是一种金属化合物,称为金属间化合物;有些化合物具有离子键,没有金属性质,属于一般化合物,称为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对合金性能影响很坏,一般称为非金属夹杂。金属化合物通常能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但会降低塑性和韧性。是各类合金、硬质合金和许多有色金属的重要组成相。,当在晶界呈网状分布时,对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不利;当在晶内呈片状分布时,可提高强度、硬度,但会降低塑性和韧性;,珠光体,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
14、或沉淀强化。弥散强化的主要原因如下:当第二相在晶体内呈弥散分布时,一方面相界(即晶界)面积显著增多并使其周围晶格发生畸变,从而使滑移抗力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第二相质点本身成为位错运动的障碍物。阻碍了位错的运动,提高了变形抗力。,第二相质点以两种明显的方式阻碍位错的运动。当位错运动遇到第二相质点时:质点被位错切开(软质点);质点阻拦位错而迫使位错只有在加大外力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当质点小而软,或为软相时,位错能割开它并使其变形,如图所示,这时加工硬化小,但随质点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当质点坚硬而难于被位错切开时,位错不能直接越过这种第二相质点,但在外力作用下,位错线可以环绕第二相质点发生弯曲,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陶瓷 力学性能 材料科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