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ppt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2、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3、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4、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三阶段:萌芽阶段(家庭教育)初创阶段(学校系统教育)变革与发展阶段,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一)、萌芽阶段(1)以德养性的慈幼传统慈幼即慈爱幼小,对幼儿的慈爱既体现在对幼儿身体的悉心养育与照顾,也体现在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仪的熏陶。主要施行道德教育,而施行道德的职责都是母亲在担当。(2)注重礼仪伦常的童蒙教育礼仪各种行止礼仪伦常人伦之常,既仁、义、礼、
2、智、信,最基础的是孝悌。教育对象童蒙时期的孩子,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一)、萌芽阶段(3)注重生活与文化的常识教育教学内容除了礼仪常伦,社会常识的教育也是其中之一。(如姓名、器物名称、动植物名称等)萌芽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礼仪伦常生活教育为主,辅以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教育形式家庭教育教育核心思想行、养、德、品,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萌芽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1、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3、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二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阶段1、幼儿修身教育的延续与发展 在继承“蒙以养正”的基础上,注重德性与心性的陶冶。1903年在湖北创办的幼稚园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方针。2、幼儿社会生活教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杜威“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该时期特点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进行种种社会研究,以发展新的经验。修身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责任感、社会研究意识的培养出现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之中。,洋务运动后期建立,为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办园方针和方法均采用日本模式。特聘请3名日本女师范生任教,由野美知惠任园长。,开设行仪、训话
4、、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戏7项。入园幼儿所用服装、图书、保育物品,均由官备,饭费由家庭负担。幼稚同内附设女子学堂,培养幼稚园“保姆”,招收1535岁女子专门学习保育学科。,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阶段3、幼儿社会生活教育的规范化与丰富化1936年公布了我国第一个正式由国家颁发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创新增加对党旗、国旗等的认识。突出社会教育的政治性。兼顾品行与社会生活意识的培养,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阶段1936年公布了我国第一个
5、正式由国家颁发的幼稚园课程目(对社会、自然基本的认识)标:1、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观察和欣赏;2、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的最初步的经验;3、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4、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互助、合作等好习惯。,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教育的目标:1、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
6、阶段的特点 1、幼儿教育制度化;2、对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有了较为系统的探索;3、在内容上兼顾修身教育与社会生活意识的培养。,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1、强调环境认识与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新中国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文件1951年颁布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特点设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6项教育目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幼儿传达知识、发展体力和智力,培养优良品德和习惯,为上小学打基础。创新突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反对以儿童为本,否定活动为中心的单元教学;偏重幼儿社会认知的内容,对儿童生活经验的关注不及以前,教学
7、更具成人化特点。,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2、作为独立课程内容的幼儿德育1976年文革结束后,学前教育重新得到重视并有了新的发展。198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德育的具体任务:五爱教育。并将思想品德独立为一个科目。(积极健康的情绪,人际关系,文明礼貌,五爱教育,遵守规则,自我服务等。),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3、从德育向社会教育的转移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期转型由成人化走向儿童化,从品德走向社会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学前 儿童 社会教育 概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