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一节解表药发散风热药.ppt
《第十一章第一节解表药发散风热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第一节解表药发散风热药.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解 表 药【目的要求】掌握麻黄、桂枝、防风、荆芥、薄荷、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与主治,使用注意及分类。羌活、紫苏、生姜、白芷、牛蒡子、升麻、蝉蜕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了解细辛的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第一节 解表药,一.概念: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来治疗表证的药物 1.表证:六淫邪气 疫疠之气 2.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皮毛,口鼻,症状,肌体,表证,二.功效与主治1.功效:解表(1)含义(2)常见的功效术语 发散风寒:(辛温解表)发汗解表 祛风解表 发散风热(辛凉解表)2.主治
2、:(1)外感表证(2)部分药物可以治疗水肿、咳喘、麻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兼有表证。,三、性能特点1.药性:发散风寒药 温热 发散风热药 寒凉2.药味:辛3.归经:脏腑辩证 肺(比较肯定)经络辩证 膀胱4.升降浮沉:升浮5.毒性:细辛、苍耳子有毒,其余常用规定剂量范围内无毒,四、配伍应用 1.因证选药 2.根据邪气偏胜配伍 3.根据正气盛衰配伍 4.根据兼证配伍,五.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用量不宜过大 2.津血亏虚或阳气不足者慎用 3.因时因地而异 4.不宜久煎,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一、含义:发散风热 风热表证 温热病卫分证 1.温病相关知识(温病的概念,卫气营血的传变)2.辛凉解表与发散风
3、热的区别 辛凉解表:主要针对风热表证的治疗作用。发散风热:(1)对风热表证的治疗作用(2)风热邪气导致的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 风热邪气上扰清窍头晕 风热邪气蕴结咽喉局部咽喉肿痛 风热邪气侵袭肌肤肌肤瘙痒、麻疹不透 风热邪气循肝经上扰目赤肿痛,发散风热所含的内涵更广泛,更能概括其主要功效。二、功效与主治1.主要功效与主治病证:2.兼有功效与兼有病证:兼有透疹、利咽候、止痒、清热等多方面功效,亦有与之相适应的适应证。,三、性能特点1.药性:寒凉2.药味:辛、苦3.归经:肺经为主4.升降浮沉:升浮为主,部分性味苦寒的,偏于沉降5.毒性:常用规定剂量范围内无毒四、配伍应用随证配伍热盛,配伍清热药。,药材
4、来源 唇形科植物薄荷 地上部分,薄荷,薄荷,功用特点 辛、凉,归肺、肝经功效与应用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清头目利咽喉 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透疹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疏肝行气 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痧胀腹痛吐泻。也就是说有一点芳香化湿作用。,薄 荷,使用注意 1.质轻,用量不宜太大.2.哺乳期慎用 3.发汗作用较强,体虚汗多者不宜 4.不宜久煎,后下 5.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长于行气和中,薄 荷,牛蒡子,药材来源菊科植物牛蒡 果实,牛蒡子,功用特点 辛、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与应用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清热解毒 疮痈、痄腮等热毒证 利咽 咽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第一节 解表 发散 风热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