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技术规程.ppt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技术规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技术规程.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规程(试行),王嘉鸣,2009年5月,前 言,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规程(试行)系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8月印发的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结合有关省分矿山具体情况编写的。本规程以矿山地质测量技术要求为主,适度涉及了与矿山地质技术有关的少量监管内容。但是,本规程涉及的监管内容如与相关行政管理规定相悖时,应以正在实施的行政管理规定为准。,1、矿山储量动态监管的目的、任务 1.1、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目的是适时、准确地掌握省内的矿山企业当年开采、损失、保有资源储量数据,了解矿产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原因,促进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为矿政管理提
2、供基础性资料。,第一部分:矿山储量动态监管的相关要求,1.2、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任务1.2.1、根据矿山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结合矿床地质条件、资源储量保有程度、矿山开采顺序,提升资源储量类型,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资源储量依据。1.2.2、进行资源储量变动分析,了解变动的原因,落实资源储量变动的具体地段和部位,估算矿山当前的保有资源储量。1.2.3、对矿山企业占有矿产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掌握和分析资源储量的利用状况,查清资源储量损失的原因和地段,提出降低开采损失的建议。1.2.4、适时测定与修订资源储量估算指标,优化相关估算参数,力争达到既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矿产资源,又能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
3、效益。1.2.5、及时更新资源储量估算与管理台帐。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编报矿产资源储量报表,履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与报销手续。1.2.6、为矿业权人服务。对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建议或指导,尤其要侧重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方面。1.2.7、为即将闭坑的矿山企业提供闭坑前的警示性地质技术资料,2、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的组织形式与机构管理2.1、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机构是依法取得相应的地质勘查资质、独立承担民事、刑事责任,具有符合监管工作需求的技术人员、技术设备、相应的储量工作经验、实施有偿服务的地勘单位或社会技术性组织。2.2、矿山企业应该建立矿山地质测量机构
4、。大、中型矿山尤为重要。小型矿山也应该配备地质测量人员。2.3、动态监管机构及人员在储量动态监管工作中,应该依法、按章履行职责,杜绝乱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2.4、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按行政区划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施施,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所在市统一部署下,积极参与工作。,3、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资料的使用范围3.1、占用储量登记所需要的矿山地质资料;3.2、延续矿业权所需要的地质储量资料;3.3、乙类矿产矿业权流转的地质储量资料;3.4、矿区范围内新增矿产储量的依据。,4、监测工作程序4.1、储量动态监管工作开展之前应该与矿山企业签订相关工
5、作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委托与受托双方的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4.2储量动态监管工作开展野外作业前应该收集与矿山有关的资料,大致包括:采矿许可证、矿山生产情况(采矿方法、设计规模、年产量、矿石销售情况、综合利用情况、开采回采率、采矿损失率、选矿回收率、)相关地质资料、矿山执行的工业指标、相关测量数据及其他应该收集的资料。,4.3、储量动态监管工作一般程序如下:4.3.1、收集前人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相关规程要求,部署监测(勘探)线或监测网;4.3.2、施测矿区范围与监测线;4.3.3、开展矿区地质测量,施测和编录采矿工程;4.3.4、分析以往样品的可用性,尽可能地利用前
6、人样品,在新块段或对前人分析成果有异议时,应当布置和采取必要的地质样品;4.3.5、编制或修编矿区地形地质图、储量估算图;4.3.6、整理监测资料,编写监管报告;4.3.7.资料归档、提交验收;4.3.8、根据验收意见修改检查监管报告,资料存档。,4.4、储量动态监管工作应该在矿山合法、有效面积内开展工作。4.5、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机构在工作中发现矿山企业有越界现象时,应该及时报告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并通知矿山企业,年度报告中应该有所记载。越界量只是推测的,准确的界外量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授权后才能实测。4.6、停采矿山的界内有以往采下的矿石堆(数量较多)时应该估算其矿量。,5、
7、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技术资料的验收,5.1、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是储量动态监管的技术性最终成果,是储量动态监管使用的对象。为了保障年度报告的质量,市级评估员应当对提交的报告进行初审,初审意见中除包括对报告的优、缺点的概略性总结外,必需包括确认的资源储量数据,以备管理部门使用。初审后由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技术性验收,对各市提交报告的验收率不低于20%,并由专家组出具验收意见,报告单位与市级评估员应该按审查验收意见对原报告或初审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根据验收备案的管辖权限 分别由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合规性备案。,5.2、重要矿产资源或特大型矿区的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8、,省厅将汇同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门验收,并派遣有关专家参与审查验收。5.3、验收分野外验收和室内验收两种形式,也可以合并进行,验收的重点是原始资料、文字报告、有关图件、相关表格、取样化验和测量成果。其中的储量估算部分与为矿山服务等有关内容是验收的重点。,5.4、省厅在必要时,将组织力量分年度或不定期的(核)抽查各地区的储量动态监管成果,(核)抽查的重点是中型以上规模或规模较大的矿山,省级核查将有专门技术要求进行规范。5.5、本“技术规规程”是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验收的技术标准。,第二部分:矿山测量工作,6、矿山测量工作的一般性要求6.1、矿山测量统一采用(1954)北京坐标或(198
9、0)西安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高斯正投影统一采用3分带取整米数不保存小数点。投影变形条件见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程(GBT18341-2001),6.2、全仪器法的测量工作应重点布置在下列范畴(1)矿区范围及拐点直角坐标;(2)监测工作布设的监测线和利用前人的重要勘探线;(3)与矿体有关的要素测量(位置、形态、出露情况等);(4)近井点或其它重要工程、大型矿山井下测量;(5)重要取样线或取样点;(6)其它需要测量验证的地段。,6.3、半仪器法仅可以用于小型矿山的井下测量或小断面及其坑道断面不规则的矿山使用,但应该使用钢尺两次以上量距取平均值。6.4、矿山测量的允许误差为2倍中误差,小型零星分散矿山或
10、乙类矿山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3倍中误差。6.5、建立测量控制网时可使用GPS按静态和快速静态定位原理,测量精度分级只要求D、E级,操作技术要求见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6.6、为了保持成果的连续性,在建立控制网时一般采用该区原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6.7、平面控制点(测量)是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基础,必需保证足够的精读,其测网与测点的精读与密度应该参照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程(GBT18341-2001)执行。6.8、小型矿区只要精度允许,可以放低一个控制精度级别。各等级导线网最弱点与起始点、相邻路线中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图面)误差不大于1毫米(与
11、常规要求放疏2倍以上)。6.9、高程测量。区内基本高程控制,应与测区范围相适应,并于国家水准点连测。当测区甚小且无发展远景,又距国家水准点甚远时,可不连测,采用近似高程的局部高程系。,6.10、各级水准的闭合、符合路线长度,结点线长,支线长度均不作强制性规定;但是,检测已测测段高差应不大于50(K米)。6.11、高程估算不做统一规定,以满足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要求为主。6.12、野外观测时,应注意气候条件,但观测时间不予限制,每一时间段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图根除外)。6.12、测区内重要测点、矿区坐标拐点、近井点及其勘探基线端点应该埋石,标石应该能够长期保存,便于测绘。6.13、测量仪器应该定期
12、校验和年检。,7、地质勘探工程测量7.1、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应根据矿区已有的三、四等三角点,一、二级三角点和图根点进行。在尚未建立控制网的地区,应测设勘探基线作为布设和测定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依据。当该区控制网建立以后,应进行连测改算。7.2、当矿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在开展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前,可利用矿区内已有的三角点,一、二级图根点补充,但最多只能加密至三级。,8、勘探(监测)网测量8.1、已建立测量控制网的矿区8.1.1、勘探(监测)网测量的布设,可在勘探网设计图或地形图上,选定同一勘探线上相距较远的两个交叉点图解其坐标,作为勘探网的起算数据,或由地质人员实地指定一基点及方位,经连测后作为勘探网
13、的起算数据。8.1.2、勘探(监测)线端点、工程点、剖面控制点的理论坐标,自起算点按各点距离及方位用解算法推算。,8.1.3、勘探(监测)线端点、工程点、剖控点,由其附近的控制点用仪器或量距极坐标法,角线交汇法或视距极坐标法将其布于实地。8.1.4、布设后的勘探(监测)线端点、剖控点的定测,要符合图根点测量要求(图根点测量要求参照相关规程)。8.2、未建立测量控制网的矿区,应由地质人员实地确定基点和方位后,按设计的勘探线间距,施测基线与勘探线的交点位置。,8.3、勘探基线在施测前应先行定线8.3.1、勘探基线钢尺或其它精密光学测距法测定,如任务紧急可临时用经纬仪视距导线法测定。8.3.2、勘探
14、基线测定精度要求为:勘探基线上各交叉点间距离往返测差不大于1/1000,往返高差不大于0.04*D,(D以百米计的距离,不足300米以300米计)。8.3.3、勘探基线也可以用经纬仪视距导线法测定,施测后应建立测量控制网,对所布设的工程点按规定重新定测。,8.4、勘探线剖面测量:8.4.1、勘探线剖面测量应按下表规定测定剖面端点和控制点:,8.4.2、剖面控制点间距离不超过下表规定:,8.4.3、当图切剖面时,应地形原图或在图廓变形不大于1毫米的复制聚脂薄膜地形图上进行。8.4.4、剖面方向一般按左西右东原则,当恰为南北方向时,按左北右南原则。8.4.5、剖面图内容按地质和测量要求绘制。8.4
15、.6、剖面图绘制精度应附和下述要求8.4.6.1、相邻X、Y线高程线的间距;两工程点间;其理论值于实际值之差图上(放宽要求后)不大于0.5毫米。8.4.6.2、测站点、剖面点对相邻的剖控点及高程线距离与实量值之差图上(放宽要求后)不大于1.0毫米。,9、坑道测量9.1、坑口点可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自近井点以经纬仪极坐标法(量距或光电测距),角线交会法、复测量距支导线法测设。9.2、施测坑内中线时,可用三点挂线法每2030米,激光经纬仪法每100米,应在顶板沿设新的中线点。9.3、坡度小于1/100的坑道,可直接用三角高程或水准测定掌子面底板高程。9.4、设在坑道顶板上的中线点可以做为导线点。9.
16、5、测量仪器不能进入坑道时,可在以知点的基础上利用罗盘和钢尺测量坑道。9.6、全长在400米以内的导线,应往返测量各一次,两次测量误差不大于1厘米。,10、矿区坐标测量:10.1、矿区坐标测量应以有效采矿许可证上的坐标为基础,实地施测为准。10.2、监测单位不得自行改变矿区坐标。10.3、如果登记坐标与实测坐标相差较大,监测单位应纪录误差原因、把正确坐标也标注在图上和报告上。10.4、矿区坐标测量精度参照前述相关规定。,第三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地质工作技术要求,11、矿山年度报告地质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11.1、对矿区区域地质部分不作具体要求,如果需要仅作一般沿用性描述即可。11.2、报告
17、应重点研究矿体地质特征,要基本查明矿体分布范围、数量、规模、产状、形态、赋存规律、有益、有害组分、夹石情况;矿体连续性、各矿体对比条件等内容。11.3、在地质认识没有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可以沿用原地质资料。11.4、应该研究原勘探(查)报告、生产探矿和采矿过程中对地质认识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阐述开采过程所取得的地质认识,地质变化情况对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应充分考虑开采过程中所掌握的矿体变化规律,以此修改和编写监测报告。,11.5、开采过程中新增的储量可以并入总储量之中。11.6、监测过程可以利用开采巷道外推储量,但在外推储量时,要核对样品位置、品位及取样质量,并注意与原勘查网度相匹配。11.7、要
18、尽可能的核定安全矿柱预留的合理性和矿柱占有储量。,12、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地质工作方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地质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方法为主,(探矿工程)采掘工程法次之、也可以采用多矿联测法,大型矿山可以配合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法推断被监管的目的层。但是,对矿体与矿石质量的了解必须以取样工程控制为主。,13、监测工程布置原则及网度:13.1、部署监测工程时应该考虑矿体产状、采矿方法、采矿工程分布规律、地形特点等综合确定具体方原则与网度。13.2、每个矿区至少布置两条以上的实测监测线(多者不限),较大采空区也应有两条以上监测线控制(无法通行除外),有条件的大型矿山可用地球物理法验证,只能用单剖面控
19、制时也应加布辅助监测线。13.3、监测过程使用矿山当年和以往施工的各类采(探)矿工程(含取样工程)时,应对矿山当年和以往施工的各类采(探)矿工程(含取样工程)的位置进行核对与测量,适度说明可靠性后,计为本次工作投入的工作量。难以准确核定位置的矿山当年和以往施工的各类采(探)矿工程(含取样工程)不予使用。,14、多矿联测:14.1、实施多矿联测的条件是:矿界相邻的相同矿种的多个矿山、同处于原同一勘探矿区且距离较近的多个矿山、两矿山距离虽然较大(500米)但中间有勘查资料可利用的多个矿山、开采同一矿体的矿山,在同一平面上开采不同深度的矿山。14.2、参加多矿联测矿山之间的地质、测量、取样化验等资料
20、可以共享。14.3、多矿联测矿山的总面积较大时,其监测网密度可以参照相关规范所确定的勘探网度,如果控制程度符合勘查规范要求时则可以提高储量分类编码。14.4、多矿联测矿山可以编制一套报告,使用同类图件。,15、取样工作15.1、矿山取样是控制矿石质量的重要手段,采样种类有:岩矿鉴定采样、化学分析采样、矿石加工技术(理化性质)采样和矿床开采技术采样及其它专门采样(煤矿取样另行规定)。本规范的重点是化学分析采样,其它采样由矿山酌情确定。15.2、采样方法以刻槽取样为主,样品规格、分析项目等由监测单位根据需要确定。15.3、样品最好布置在其采迹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地段,样品应该垂直矿体(层)走向方向布置
21、,矽卡岩型应该垂直矽卡岩带布置,形态不规则或长、短轴方向不明确的矿体最好采用格网法取样。15.4、储量动态监管过程应该充分利用以往勘探阶段的取样分析结果,也可以利用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分析数据,被使用的样品分析结果应该可靠、有代表性,取样位置应该标注在图面上,使用时要评述其质量。,16、地质编录:储量动态监(测)管各项成果应及时进行编录,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如实反应监测对象的地质特征,编录过程要方法统一,文字简明、准确、图件清晰、图文一致,具体编录方法参考相关规范或各单位统一规定。17、矿体的圈定:17.1、应该在充分研究矿体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圈定矿体,要根据采矿工程揭露出来的自然形态、矿体的自然
22、变化规律、产状、有益有害组分空间分布规律、后期构造影响等地质条件按工业指标和样品分析结果圈定矿体。,17.2、应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投影图上圈定矿体,(露天矿多在平面图上按阶段圈矿)圈定后的矿体形态应与矿体自然形态大体一致。17.3、先在单采矿工程或单剖面上圈定矿体,后进行多采矿工程或剖面间连接。17.4、按储量分类先圈定高储量编码的矿体(按控制程度分先后亦可)、后圈定低储量编码的矿体,最后圈定夹石或其它非矿单元。17.5、采空区应单独圈定并在储量估算时扣除。17.6、金属矿产圈定矿体时,如果矿体中部品位较高,在不影响工业矿体品位时,可带入相当一个夹石厚度的上、下部的低品位矿。,18、矿体的连接
23、18.1、两采矿工程间联接的矿体,应层位对应,厚度、品位符合指标要求、符合地质规律。18.2、按工程揭露后的实际形态连接,一般情况可以直线连接矿体,无实测资料按曲线连接时其最大厚度不应大于相邻见矿工程厚度。18.3、两工程控制同一矿体时,若矿石类型或品级不同,以对角线尖灭形式联接。18.4、两见矿工程间有断层或脉岩时,按地质规律将矿体推至断层或脉岩上。18.5、两相邻工程间所圈定的无矿夹石其层位应相同,部位应对应,地质特征应一致。,19、矿体的外推19.1、矿体外推要符合地质规律;当矿体长度与矿体厚度有正相关关系时,可根据地质规律科学外推。19.2、相邻工程其一不见矿,采用有限外推法。外推方法
24、有内插法、中点法、自然尖灭法等方法。19.3、金属矿在无规律可循时,一般按实际控制网度(工程)的1/2尖推;1/4平推;当矿化复杂,边部工程矿化强度大于边界品位1/2时,尖推勘探网度的2/3;平推1/3;采用米百分值、米克吨值确定矿体边界时,一般不外推,(薄脉状富矿体,多数采用米百分值、米克吨值确定矿体时除外)。19.4、生产探矿时,同级网度见矿工程控制的块段外还有见矿工程控制同一矿体时,可外推同级网度的1/4距离,储量编码与上块段相同。19.5、见矿工程外无工程控制或两相邻工程间距大于勘探(工程)网度时为无限外推。非金属矿无限外推距离一般为勘探(工程)网度的1/2尖推,层位、厚度稳定时可平推
25、1/2;,19.6、金属矿的沿脉坑道向下,有同级网度钻孔见矿时,可推同级量;当用低一级网见矿时,可平推1/4上一级量;不见矿时可平推1/4低一级量;穿脉坑道在矿体走向方向上,有同级网度见矿孔时,圈同级量;否则不外推同级量;盲矿体最上一层坑道向上同理外推。19.7、稳定煤层按勘探网度外推1/41/2,内插零点边界,不稳定煤层不外推;19.8、非金属矿或较为稳定的金属矿的矿体采迹,可视为原级储量所在区,可以根据可能和需要进行外推;19.9、一般情况不得在外推基础上再外推;19.10、乙类砂石、粘土小矿,可依据地质规律酌情处理,一般均可推至一个监测线距的距离;19.11、某些矿床不适合上述规定时,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产资源 储量 动态 监测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