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包括那些步骤?(一)选题(二)申报课题(三)开题论证(四)实施研究(五)总结和推广,课题研究要明确一下三个要点1、为什么做?(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问题的背景、意义、价值等2、怎么做?(研究问题的过程)时空、方法、样本、经费、任务等3、做什么?(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策、方法、观念、理论、著作、产品、创新、发明等,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
2、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行动研究法 文献法 经验总结法 个案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二、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研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选择课题2、设计方案3、实施研究4、整理结果,(一)选择课题 课题的来源:一是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教育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课题最基本的来源,研究是教育科研这些问题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它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二是从理论文献中找课题。从教育理论文献中发现矛盾,寻找还没有人研究过的
3、问题,或者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进行理论性的探 讨,它明显地具有理论意义。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主要是从教育实践中去发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当然,从理论高度认识,作理论上的研究也是十分需要的。,选择课题应注意的几点:1、查阅资料:在选择课题的前后,应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所要从事研究的领域内,前人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哪些方面还需要研究。了解研究领域的动态,就能使研究工作在新的水平上进行,保证研究的先进性和创造性。,2、分析完成课题的可能条件:选择研究课题,首先要考虑需要。但是,需要的不一定都是可以研究的,还要考虑条件。如必要的资料、设备、经
4、费、时间、地点、协作等问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自己的水平、能力、经验、专长是否能够与课题研究相适应。,3、进行观察和调查:为了使课题选得更准确,有时立题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调查。根据观察和调查的结果,进一步论证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设计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的目的是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使整个研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误差。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研究课题的说明:3、研究对象:4、研究方法:5、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6、成果形式7、组织与领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研究问题的存在,解 决此问题的作用和价值,
5、并且说明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 趋势,以及自己研究本课题的先进性和创造性,阐明研 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课题的说明:除了说明课题研究的范围与程度之外,还要列出具体的研究项目,规定明确的解决要求。如果是教育实验,必须提出研究问题的假设,也就是研究者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和原理,提出暂时性或尝试性的实验措施和条件,得出推测性或预见性的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变化;如果是行动研究,要表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行动计划以及实施该计划后可能获得行动结果。,研究对象:主要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取样的数目,也就是选怎样的对象,取样人数是多少。样本需要有代表性,这是取样的基本原则。所以,取样时除不能超出规定的取样
6、范围之外,还需要根据课题的性质、目的确定样本规模。,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确定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法等几种。,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整个研究的起止年月,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什么要求和成果,必须制订具体的时间安排计划。,成果形式:最后成果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还是专著,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组织与领导:领导组、顾问组、专家组和研究组。,(三)实施研究 实施研究是按照研究计划(方案)所规定的对象、内容、时间、手段、方法和程序等,对研究对象采取一定的行为措施,观察、测定、记录研究对象的反应,以获得研究者所希望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实
7、验的实施,就是研究者根据实验设计,在现场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处理,即施加一定的影响以产生预期的实验效果,同时对效果进行观察、测定,从而收集材料。实验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操纵自变量(也叫实验变量、实验因子)。自变量常取环境变量、作业变量和给予被试的指导语或提示等。在实验过程中,每次只容许一个条件改变,其余条件一律不变,以便观察所产生的作用。为了操纵自变量,要求在实验中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条件、方式和程序,让自变量去发挥作用,不能随意修改、更动和限制。同时,必须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给以明确的规定和解释,以保证自变量的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选定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
8、后出现的实验效应,如延缓期、强度、幅度、次数、正确、错误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等,都可以作为因变量的指标。同时,必须对因变量下操作定义,观测指标要具体,检测手段要科学,以保证因变量的科学化和可操作性。,控制无关变量(也叫无关因子)。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之外的一切可能对因变量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变量都是无关变量,包括环境变量、时间变量和顺序变量等。控制无关变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还要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构成,对自变量加以有效操纵,使其仅作用于实验组,而不作用于对照组,防止减少可比性。,(四)整理结果 整理结果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撰写研究文
9、章(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等),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研究报告:是对研究内容、方法和过程作全面而简明的阐述,实事求是地报告所获得的数据和情况,对材料分析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实验研究写实验报告;行动研究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提出研究的问题简要交待文章所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包括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揭示研究这个问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进展和水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交待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出来的。包括操作定义的表述。根据研究项目和指标,确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被试和主试等有关问题的表述。被试数量、年级、年龄、取样方法、分
10、组方法;实验条件处理方式的表述、方法、采用什么手段、工具,以及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能反映研究效果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证明实验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统计数据。数据不能简单罗列原始材料,应该经过统计处理。一般用平均数、百分数、相关系数、标准差等表示出来,并制成图表,图表说明所反映的问题;典型事例要求典型、简洁、生动。讨论问题凡是与研究内容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如研究中不能作出结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原来没有预料到,在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但是讨论主要是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进行验证探讨,对研究结果与别人的同类研究结果的进行比较研究,运用有关理论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
11、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作出鉴定,肯定其有效部分,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使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评价研究的水平和价值。,作出结论明确交待研究问题所获得的结果,以及解决问题所达到的程度,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如果设计中不周到和实施中有失误的地方,也需要毫不掩饰的提出来,使报告更加完善。有时还对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论文:是对某一研究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或实验,对所获得的数据和情况,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论证,从规律上、理论上得出结论。论文主要包括:主论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此问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水平和趋势,有什么成果或争论;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价值
12、。,分析与论证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有什么根据和针对性;实施中注意了哪些问题,是否操纵了自变量,控制了无关变量,排除了哪些干扰;采用什么观测指标和检测手段,取得哪些数据和情况,可靠性和可比性如何;分析获得的材料,论证研究的问题。,结论以概括材料为依据,对研究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作出明确的结论;论述研究成果的意义作用和社会效益;必要时应该实事求是提出研究中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二、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简介 现代教育研究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研究方法而言的概念。传统研究多采用思辨方法,在中国基层中小学校则 多数属于经验总结。现代教育研究方法以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研究的步
13、骤、程序和现代化工具,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教育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我国通常以研究对象是“质”还是“量”把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1)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对教育现象进行“质”的理论思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定性研究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做出“应该如何?”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在经济学领域称“规范研究”)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异同等。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历史研究、文献研究、观察研究、逻辑分析、内容分析、实地考察、个案研究等。,(2)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对教育现象内外部关系进行“量”的分析和考察
14、,寻找有决策意义的结论。定量研究的主要功能是“实证”。(进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描述、推断和预测,在经济学领域称“实证研究”)主要方法有: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方法;也包括教育实验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现在又借鉴了计量经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果正好从不同的侧面,即从微观与宏观(点与面)、复杂性与一致性、纵向与横向、背景与前景等方面,对教育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使结果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在具体操作内容上,定性研究将主要采用个案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以及对样本的开放式访问;定量研究将对应于抽样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及采用计算机模型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的
15、基本过程与步骤 研究过程循环图:选题 方案设计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解释结果 1、选题阶段(1)选题 确定研究的内容,定义要研究的概念,即问题的界定。(著名哲学家波普尔说:科学从问题开始,也终于问题。)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解决一个问题。问题必须是有意义的,可操作的,有资料的。概念化并陈述研究的问题 例: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是否影响?课堂形成性评价能否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2)文献考察 文献考察的内容:几乎没有一个题目是如此独特,以致前人没有就相同问题作过研究。明确该题目上存在着那些断裂带,你的贡献是什么?文献考察的目的:判断该课题有无研究的必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可借用别人的方法,独立重复
16、验证,发现错误或被忽略点。可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同一发现(称“三角测量”)。,(3)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根据一定教育事实和理论,对所界定的问题提出的假定性说明。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就是假设,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概念化陈述阶段。,研究假设的表述 例:问题概念化陈述为: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是否有影响?研究假设可用文字表述,如教师教学水平越高,则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假定因果关系)也可用示意图表述,如: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学习成绩 或者,两者不一定是简单关系,假定关系为 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学习成绩 学生学习兴趣,2、方案设计阶段 选择研究类型;不同的研究类型将形成不同的方案 定量研究为主/定性
17、研究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将导致选择不同的具体方法。一般教育研究还是“行动研究”将导致方案设计的差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步骤上的重要差别,是“确定研究变量”,定量研究必须确定“研究变量”。研究变量即概念的具体化,或者说:为概念指派变量(能测量的指标),通常根据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例:学生学习成绩 某次考试的分数 教师教学水平 职称、教龄、评价等级,变量的关系:相关关系:正相关与负相关、相关强度、线性与非线性;因果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直接与间接,检验假设(或验证变量关系)的方法、路径、步骤和措施。定量研究方案通常有:调查研究方案:抽样设计、问卷设计、统计描述与推断测量研究方
18、案:测验(学习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评价研究方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实验研究方案:实验设计、实验控制、实验效度等 综合研究方案:以上方法的综合,3、数据或资料采集阶段 定量研究数据采集(1)问卷调查数据采集(2)测验结果数据采集(3)实验结果数据采集(4)评价结果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后,必须按规范格式录入,并存储于磁盘 定性研究搜集资料:观察、访谈资料或文献资料,4、数据或资料分析阶段 定量研究(1)数据整理 清理无效数据 统计图、表格(2)数据分析研究的关键环节 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处理软件是最有效的工具,5、解释结果阶段
19、主要内容:(1)陈述研究结果:接受或拒绝研究假设(2)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政策含义(3)提出新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从而,结束一次研究的过程循环,终止于问题。,三、关于教育实验的若干问题(一)实验法的概念 根据研究课题的设想,在周密计划和专门设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特别组织起来的教育实践。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在所能设想到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多种条件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而仅仅有组织的操纵一个条件使其变化,然后对其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测定,并收集与此相关的数据资料,,(二)教育实验的六个基本环节 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过程包含了六个基本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处理和
20、理论升华。,发现问题:问题即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它决定于事物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就是实验者以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为背景,揭示教育中存在的矛盾,并从中筛选出能够通过教育实验加以认识和解决的新问题。,提出假说:假说是人们根据初步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推理得出关于事物内在联系的假设性学说。假说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它有待于实践检验而发展为真理性认识。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提出假说就是实验者针对发现的新问题,根据有关这一问题的初步事实,经过逻辑推理形成关于教育内部有关的本质联系的探索性理论命题及其演绎体系。,实验设计:设计是根据活动的目的制订出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法和程序。教
21、育实验设计是为验证假说,制订出进行实验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包括确定实验处理的方案、实验条件的控制技术以及相应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实验实施:实验是指科学上阐明某一现象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实验实施的环节,是指实验者为检验假说,按照实验设计规范控制无关因子,创设特定条件操作实验因子,以观察其变化和结果的教育实践活动。实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假说,直接目的是观察实验因子的变化和结果。因此,实验实施的主要特征就是进行控制和测量。就控制而言,一方面是操作实验因子,使其按照某种事物内在的联系变化;,结果处理:教育实验过程的结果处理环节,就是综合
22、应用数理统计和思维推理的方法,对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即感性认识成果)进行积累、整理、加工、分析和概括,作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虽然其中分析和概括事实的方法已接近理性层次,但这种认识总的说来只反映出了教育活动表面的、片面的和外在的联系。因此,教育实验的结果处理环节从认识论上看尚处于科学,理论升华:科学认识的经验水平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水平。教育实验者还必须采用诸如科学抽象、理想化和思想模型等以某种间接性为特征的认识方式、方法和形式,深入地揭示教育活动全面的、本质的和内在的联系,建立起反映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三)准确地表述研究课题 首先,准确的表述研究课题,必须明确地限定研究范围。课题研究范围的表
23、述是对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不是样本)范围的具体规定。在这方面,通常表现出来的毛病是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在表述中,扩大了实际进行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课题表述的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越宽,研究对象的选择也就越复杂,工作量也越大。因此,我们在限定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时候,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研究力量和可行性程度。否则,就必须缩小课题的范围。,其次,准确的表述研究课题还必须明确限定研究变量,给变量下定义。在每个课题表述所用的词或词组中,有的是常量,即仅一个不变值的概念,不需要加以任何定义,如学校名称、具体的时间值等。另一部分则是变量,即包含有一个以上值的概念,如性别、年龄以及一些抽象名词。对于这些变量都需要加以
24、定义。而抽象名词的定义还需是操作性定义,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能否把对某一问题的一般议论转化为实证研究,给抽象概念下操作定义是关键的一步,而操作定义是否确切反映了一抽象概念的内涵,又成为这一实证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四)假设的提出 假设是对课题中涉及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设想。一个课题可以是一个假设,也可是一组假设。如果出现多假设的情况,研究者必须说明假设与假设之间的关系。,一个好假设必须具备以下三条标准:第一,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这种叙述应明确表示研究者设想在两个变量之间有、还是没有关系,不能用提问的方式表述。第二,假设应该说明两个以上变量的关
25、系,但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要说明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假设。第三,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假设既然需要检验,那就必须用操作性语言表述。因此,对假设中涉及的所有变量必须下操作性定义。,(五)选择研究对象及确定分组方式选择研究对象:任何科学研究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对象(被试)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种。总体研究是对研究范围的全体进行研究;抽样研究是从一个确定的整体中抽取研究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直接研究而推断整体。整体研究一般只适应于调查研究,而进行教育实验,则用抽样研究,以保证研究质
26、量,因此就有个选择实验研究对象的问题。,要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研究总体,即确定一次实验研究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定研究总体亦即设想实验结果的推论范围。研究总体可大可小,它是由研究课题的目的任务决定的。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必须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即不能选择特殊代表一般。如进行一项关于教材的难度和学生接受程度的教育实验,则应考虑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比例,城、乡中学的比例,男女学生的比例以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样本),如果只在重点中学或城市中学中选择学生进行实验,为了保证抽样的代表性,除按照合乎要求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进行抽样外,还应考虑样本的容量(即被试数或样本的数量)
27、要适中,如容量过小,随机误差就大,使研究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容量太大,又会造成人、财、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六)无关因子的控制 教育实验过程中无关因子的控制是相当困难的。一是实验进展的自然性,教育实验必须在正常教育活动中,在日常教学情境中进行,任何偶然因素都有可能干扰实验的进程;二是被试本身的复杂性,人不可能象物一样听随实验者任意摆布,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各种心理效应;来自实验时间推移的“履历效应”、“成熟效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自然成熟),来自被试的疲劳与生理变化的“生成效应”,来自主试主观因素干扰的“期望效应”、“暗示效应”,来自实验组、控制组挑选上的“归组效应”等等
28、。上述诸多效应都将有可能干扰实验的进程,造成教育实验过程中无关因子控制的困难。三是实验因子的迟效性,教育实验中某种教材、教法在短短的一两课堂内是很难见效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考察,至于学制改革实验更是如此。较之于自然科学实验来看,教育实验一般周期较长。,四、关于行动研究的若干问题(一)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结果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由实际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应用。,行动研究法 是近20
29、年来发展较快的研究方法,特别适合于教师和基层教育管理者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普遍规律,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把“经验总结”式的研究,上升为科学的教育研究。美国学者柏莱克威尔(S.Blackwell)说:“所谓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中的问题,其研究人员是学校的教职员,其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学校的各种措施,其重要性在于企图使教育实际与教育理论密切结合。”行动研究就是把“行动”与“研究”结合在一起,由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合作,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运用调查、观察、测量、统计等各种手段,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行
30、动研究的基本特征:,研究的目的为行为而研究传统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者真理教育实践者教育实践 行动的教育研究:教育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行动在教育行动中提高教育实践水平。研究的对象对行动的研究 教育行动教育问题研究 研究的过程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教师工作的常态环境;研究结果的产出者和研究结果的应用者都是教师(包括管理者),(二)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考的螺旋重复的过程。,将行动研究介绍到教育领域的美国学者柯雷(M.Corey)提出5个步骤:明确问题。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和过程。按设计行动,对行动做记录和收集资料,以确定目标实现的程度。资料整理
31、,概括出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这些原则。,计划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明确问题:我们遇到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适用范围有多大(普通存在还是个别存在)?分析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哪些社会的影响、学校风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什么影响?制定计划:计划实施的预期目标;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行为的步骤和时间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的支持等等。,行动把计划中设计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付诸于实施,这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行动研究是在不脱离正常教育教学环境中进行的,计划的执行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以执行计划的严格性和灵活性处理所遇到的不同性
32、能的问题。在按计划实施行动时,应注意下述几点 问题界定要明确:在实践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能、形成原因等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行动的操作定义要清楚:操作行为的一些主要概念一定清楚地赋予操作性的定义,把概念的含义清楚地用可操作的行为表示出来,避免主观同臆断给研究研究带来不良影响。计划实施步骤:详细制定实施的程序和步骤、增强研究过程的可控性和有效性。,资料收集尽量无误: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主要参考。重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准确无误的资料才能保证研究的效度;足够的检测次数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才能提高研究的信度。,观察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对行动
33、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对计划的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为最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比较全面、透彻的分析提供依据。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等。,反思反思是根据计划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试验、拥有了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之后,对计划行动观察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对前一段的行动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和判断的过程。反思的目的在于弄清楚通过前一段的计划实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计划要解决的问题,有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为开展下一个轮回的行动研究提供依据。,行动研究实例:美国宾州一所中学用行动研究法解决班级个别化教学问题。问题:能否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多数教师认为不行,因为给平常不努力的学生布置少量作业,会使他们更加不努力。校长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目前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确立目标:由于目前还不知道学生的作业负担究竟多大才合适。专家建议,分别研究学生每门课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行动:每位教师分工负责调查所有学生每门功课的家庭作业时间。资料整理和概括: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学生家庭作业负担并不重。统一认识后,大家开始研究如何依据学生兴趣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作业布置,商定作业种类和时间。检验:对照测验的办法,检验个别化作业的效果。再行动,谢 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