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定稿.ppt
《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定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定稿.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者:陈廷一,“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2、初读课文,理解词语,给课文分段3、分析课文通过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丰满的个性。,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让位于袁世凯。,“布衣总统”,孙中山,结束一个时代的人 开创一个时代的人,“布衣”的来历:,礼记上记载:“治其麻丝,以为布帛”。“布”与“帛”相比,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由于古代贵族穿帛衣服的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只能穿布的,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
2、来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我们在古代不得志的文人文章里常常见到这一称呼。,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布衣总统”,对“布衣总统”的理解有二:其一,指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指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 德。,学习目标2、初读课文,词语识记积累,给课文分段,一、字音 锡(x)制 奢侈(shch)三字帖(ti)字帖(ti)妖氛(fn)下咽(yn),二、词义 独具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血气方刚:血气,精力。刚,强壮。形容青壮年精力强盛。天高地厚:形容事物的艰巨、复杂(多用做不知的宾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
3、利。,三、引导学生紧扣字眼和概括性的句子,把握文章脉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写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由来。第二部分(525):从住衣食行等方面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甘于淡泊的伟人品质。,思考一: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与张之洞的交往,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平仄相反(平声是第一、二声,仄声是第三、四声;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思考二:,(2)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1)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 表现了孙中山的什么品性?,早怀大志、不卑
4、不亢的高尚道德品质。,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2.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3.张之洞爱才、重才。,思考三:第二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孙中山?从文中找出,并体会其作用。,明确: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例子略),拓展延伸,试以校园生活为内容,写一幅对联,反映你的中学生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从住衣食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的人格魅力。2、掌握传记文学的文体特征。3、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自学提示:(1)学生阅读课文,并分小组讨论(2)派代表发言,明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布衣 总统 孙中山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