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ppt
《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幻灯片,第五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1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一、科学观察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2 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思维方法(二)非逻辑思维方法,摘要幻灯片续,二、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方法(一)科学假说(二)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三、系统分析控制方法四、科学理论系统化方法(一)公理化方法(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五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称科学认识的方法,一般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探索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及揭示自然规律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依据的标准不同,该方法的表现类型亦有所不同:从科学认识成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看,
2、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从其成果的层次性分析,又有获取科学事实与构建、检验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之别。并且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性称有机统一的方法整体。,1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获取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理论的最主要和最重要标准。这包括科学观察、测量,以及科学实验等等。,一、科学观察方法,(参见古祖雪.自然辩证法原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171177.张功耀.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4,6667,251253.)科学观察方法是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认识主体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工具,也是进一步构
3、建科学理论的基础。,1、科学观察方法概念,所谓科学观察方法指的是主体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自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即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这一感性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科学观察方法的特征,(1)它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2)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3)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3、科学观察方法的类型,(1)从主体与被观察对象的关系疏远程度看,可将其分为直接(肉眼)与间接(仪器)观察方法;(2)依据观察结果的陈述特征分为定性与定量观察方法;(3)根据其目的不同包括记录性(获取感性材料)与检验性(将结果与已有标
4、准对照)观察方法;(4)根据其是否与实验结合分为自然与实验观察方法。,4、科学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典型性原则。,5、科学观察方法的功能,(1)是科学认识的源泉;(2)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当研究对象的性质使主体暂时难以达到实际作用于研究对象时,即主体尚不能干预和控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主要的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都是科学认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基本方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在现代科学认识过程中二者关系更加密不可分,而在主体对超宇观、宇观、微观以及超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尤其如此。
5、,1、科学实验方法概念,此指主体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过程,并以纯粹、典型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的科学方法。,2、实验方法的特点,(1)可以简化、纯化实验对象。如为证实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假说,吴健雄于195657年所进行的Co原子核衰变实验。(2)可强化研究对象(创造在自然条件难以出现的环境条件,如超高低温度、压力、磁场等)。如1911年卡曼林-昂尼斯发现“超导”现象实验。(3)可使对象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可模拟某些自然现象和过程。如1953年米勒模拟原始还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过程实验。,3、实验
6、方法的类型,根据实验目的、性质、作用包括如下类型:定性与定量实验;析因(探求因果联系)实验;对照实验(常用于生物,医学,农业科学等);判决性实验(为判决同时并存且相互对立的假说之间孰是孰非所进行的实验);模拟(数学物理模型)实验;此外依据其手段、条件不同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实验室与野外、地面与空间、实物与思想或理想实验等;依据对象运动形式不同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实验等。,4、实验的一般程序,制定实验方案实施操作结果的分析与处理,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主要包括“观察渗透理论”、测量问题、观察的客观性以及观察实验中的机遇等认识论问题。,1、“观察渗透理论”,(1)观察由感
7、知、判定和观察陈述三个要素所构成,三者缺一不可;(2)观察对象与理论或先行假设所启示的期待及观察者所受训练密切相关;(3)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依赖于理论、观察者知识背景及其经验;(4)观察对象和观察场合的选择深受理论、观察者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等)影响。Einstein认为,“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2、测量问题,即在宇观和微观领域测量中因主体(实验者)、工具(测量系统)与客体(实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测量结果或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测量系统即主体根据实验设计而选择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它既是主
8、体的延伸又是主客体间的中介;兼具主客体双重属性;其功能是将客体信息“编码”并传递给主体。随着其精确度、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它能(近似)真实地表征宏观客体的状况。但微观客体的特殊性容易导致测量信息的失真。如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等。,3、观察的客观性问题,此指由仪器等工具的介入所导致观察结果是否客观真实的问题。仪器表征着理论、假说,而理论可能被推翻、假说可能被证伪。因而应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增强并保证观察的客观性。(1)结果可以标准方法重演;(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3)确保观察实验的高精密度。,4、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必然性一面;由观察实验中意想不到的突发
9、情况或偶然事件所导致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即机遇或运气则是其中的另一面。但“机遇总是偏爱由准备的头脑”,即偶然中蕴涵着必然。科学史上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如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吴健雄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等。其中塞夫斯特穆以风趣笔调形容其1830年发现钒:“在宇宙极光处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等着第二次敲门,谁知这位来宾一敲过后就走了。她急忙打开窗子张望,是谁家的冒失鬼呀?她自言自语说,啊,一定是维勒!如果他再敲一下不就见到女神了吗?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下去,女神开了门,是塞夫斯特穆,他们相晤了,
10、钒便应运而生了”。,2 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依据性质、特点等不同,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主要包括: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系统分析控制与理论系统化方法等等类型。,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而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的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方法,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等制约的间断与跳跃式、突发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逻辑思维方法,从历史发展看,逻辑思维方法经历了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数理逻辑、模态逻辑等几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其具体类型主要包括:类比、归纳、演绎、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科学研究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