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ppt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离经叛道”的李贽”,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2、李贽的代表作,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命名是他认为这部书定会遭到焚毁。藏书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生活于明朝后期,青年时代生活困乏。中年做过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3)高度评价改革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起义给予肯定。,3、李贽的进步思想
2、主张,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2)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3)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黄宗羲及其主张,(1)黄宗羲其人,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2)黄宗羲思想主张,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对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黄宗羲思想的影响,批判君主专
3、制;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法治”思想,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君权,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2、顾炎武及其主张,(2)代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3)主要思想:,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
4、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削减君主权力。,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经世致用”,3、王夫之及其主张,(2)思想主张,材料:“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
5、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批判理学的“天命论”和“先知论”,反映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p18),(3)评价,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及评价,主张: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评价: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2、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3、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4、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明清 之际 活跃 儒家思想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