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管理要求.docx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管理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管理要求.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参考资料目录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四、洁净室(区)的构成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和设置原则六、洁净室(区)的日常监测项目七、影响洁净室(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洁净室(区)管理要求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二、洁净室(区)设计和装修要求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四、洁净室(区)验证要求五、洁净室(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要求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洁净室(区)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尘粒、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
2、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不论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中对洁净室(区)定义有了明确的规定,即需要对尘埃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按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GB/T259
3、15.1-2021)中规定,洁净室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并分级的房间,其设计、建造到运行均使进入、产生、滞留于房间的粒子受控。洁净区是指空气悬浮粒子计数浓度受控并分级的限定空间。其建造和运行使进入、产生和滞留于空间的粒子受控。洁净区可以是限定于洁净室内的空间,也可用隔离装置实现。隔离装置既可设在洁净室内也可在洁净室外。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洁净室(区)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和微生物检验,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洁净室(区)。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一)适用于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
4、械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如血管内支架、骨科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介入手术器具等。(二)需要控制初始污染菌的医疗器械品种,如透析粉(液)等。(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单包装。四、洁净室(区)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洁净室(区)是指医疗器械生产和检验所需的工作环境,对于生产环节,应包括与生产产品工艺流程相对应的功能间,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对于检验环节,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功能间,如阳性对照间、无菌检验间和微生物限度间等;为生产服务的辅助功能间,如洗衣间、洁具间等以及连接各功能间的缓冲过渡通道。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和设置原则(一)洁净度级别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
5、子的允许统计数。依据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洁净室(区)的环境级别分为30万级、10万级、万级和100级。表1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中空气洁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尘埃最大允许数(个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20.5m25m沉降菌(个/皿)浮游菌(个/m)100级3,50001510,Ooo级350,0002,0003100100,OOO级3,500,00020,00010500300,OoO级10,500,00060,OOO15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GB50457-2019)中对洁净度等级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表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
6、计标准(GB50457-2019)中医药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值(个/H?)静态动态0.5m5.Oum0.5Um5.Ou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表3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GB50457-2019)中医药洁净室环境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度级别浮游菌(cfum3)沉降菌(90mm)cfu/4小时表面微生物接触(55mm)CfU/碟5指手套CfU/手套A级1111B级10555C级1005025D级2001
7、0050(二)设置原则除了上述标准之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发布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中分别规定了植入性医疗器械洁净室(区)设置原则和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设置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中也规定了相应产品生产环境级别要求,生产企业应结合相应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要求识别并确定本企业洁净环境级别,并验证后执行。医疗器械法规和标准没有规定的,生产企业可参照上述要求确定产品生产洁净级别,或自行验证并确定产品的生产洁净级别。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1.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
8、生产技术,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倡导技术进步,建议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设备、工装和设施等。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使产品不暴露在操作环境中,尽可能避免人与产品的直接接触。2 .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万级。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不低于10万级。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30万级。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
9、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宜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低于30万级。对于有要求或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在万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和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医疗器械法规规定,高风险生物活性物料(如强毒微生物、芽胞菌制品、激素类试剂组分、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应使用单独的空气净化系统,与相邻区域应保持负压,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阴性、阳性血清、质粒或血液制品的处理操作应当在至少万级环境下进行,与相邻区域保
10、持相对负压,并符合防护规定;生产激素类试剂组分的洁净环境应当采用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且净化空气不得循环使用;强毒微生物操作区、芽胞菌制品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配备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不得循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金标试剂、干化学法试剂、细胞培养基、校准品与质控品、酶类、抗原、抗体和其他活性类组分的配制及分装等产品的配液、包被、分装、点膜、干燥、切割、贴膜、以及内包装等工艺环节,现场核实,至少应在10万级洁净环境中进行操作,无菌物料的分装必须在局部100级洁净环境下进行。无菌实验室原则上应设3间万级下的局部1
11、00级洁净室(区),用作无菌室、阳性对照室和微生物限度室。无菌检测实验室原则上应当和洁净生产区分开设置,有独立的区域、单独的空调送风系统和专用的人流物流通道及实验准备区等。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应不低于H级生物安全柜(YY0569-2011)的要求。企业可在启用的洁净室(区)入口处张贴洁净室(区)平面图,标识洁净室(区)布局、环境控制级别以及人流物流走向等。六、洁净室(区)的日常监测项目依据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洁净室(区)的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压力、风速、换气次数、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或浮游菌。表4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
12、-2000)中环境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技术指标监测方法监测频次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温度,(无特殊要求时)18281次/班相对湿度,%4565JGJ711次/班风速,m/s水平层流20.4垂直层流20.31次/月换气次数,次/h,202152121次/月静压差,Pa不同级别洁净室(区)之间25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2101次/月尘埃个/W20.5um3,500350,0003,500,00010,500,000GB/T162921次/季25m02,00020,00060,000浮游菌数,个11f5100500GB/T162931次/季沉降菌数,个/皿131015GB
13、/T162941次/周七、影响洁净室(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一)医疗器械产品自身特性(二)医疗器械生产工艺(三)人员、设施卫生要求由于患者或工作人员自身带菌而污染或由于和非完全无菌的用具,器械和人的接触而污染。(四)大气环境由于空气中所含细菌的沉降、附着或被吸入而污染。(五)其他由于昆虫等其他因素而污染细菌还可能产生毒性物质、色素等代谢产物。表5污染物来源污染类型示例来源:(举例)处理方法:(举例)非活性(粒子)金属斑点一服装纤维一设备一员工服装外界空气一水供应浮游粒子通过HEPA过滤一接触地方清洗和灭菌水纯化系统活性(微生物)一细菌一发酵菌一人员一水一外界空气设备,工具浮游粒子通过HEPA过
14、滤一液体无菌过滤(0.2um)一组分蒸汽灭菌或辐射灭菌一暴露一段内毒素来自某种生物(通常时候之后的一热苛性钠溶液高温(20(TC)根(通常和浮湿设备更换游菌有关)为水生)的零部件或者据时间决定细胞壁残渣容器/密封装置第二部分洁净室(区)管理要求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植入性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厂区应尽量的选择在空气清新、含尘含菌量低、无有害性气体等周围环境较为清洁和绿化较好的地区,不宜选在多风沙的地区和有严重灰尘、烟气、腐蚀性气体污染的工业区。若条件不允许,必须位于工业污染或其它人为污染、灰尘较严重的地区时,宜在其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厂区内的主要路
15、面、消防车道等应平整宽畅,尽量选用坚固、不易起尘以及防火的材料建造。洁净室(区)应尽量远离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干道,且与交通主干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不论是新建或改建的洁净车间周围都要进行绿化,四周应无积水、无垃圾、无杂草等。对于洁净室(区)的总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洁净室(区)位置要尽量设在人流物流较少的地方。洁净室(区)内布局人流方向要由低洁净度级别的洁净间向高一级别的洁净间过渡。在不影响生产工艺流程的情况下,要按照产品实现过程的顺向布置,并尽可能将洁净度要求相同的洁净室(区)安排在一起。为了减少交叉污染和便于系统布置,在同一洁净室(区)内,应尽量将洁净度要求高的工序布置在洁净气流
16、首先到达的区域,容易产生污染的工序布置在靠近回、排风口的位置。在相关设备布局方面,洁净室(区)内只布置必要的生产工艺设备,容易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应尽量布置在洁净室(区)的外部。生产企业为了控制污染,或将这种污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必须要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及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洁净室(区)设施,包括洁净室(区)以及相配套的洁净空气处理系统、电力照明、工艺用水、工艺用气、卫生清洗、安全设施等,如洁净室(区)内使用的设备,其结构型式与材料不应对洁净环境产生污染,应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措施。设备、工艺装备与管道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颗粒物质脱落,并易于清洗和消毒或灭菌。生产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
17、却剂、清洗剂及在洁净室(区)区内通过模具成型后不清洗的零配件所用的脱模剂,不应对产品造成污染。洁净室(区)内所用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应对设备、工艺装备、物料和产品造成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等。这些都是植入性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所必需的环境保证条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对洁净室(区)与设施条件做了具体要求。生产企业为了防止来自各种渠道的污染,应采取多方面降低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形成综合性的洁净技术系统来作为植入性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控制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洁净室(区)的设计和装修要求此部
18、分不作为本指南介绍重点,生产企业应选择有洁净室(区)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合法的施工单位进行洁净室(区)的建设,具体可参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医药工艺洁净厂房设计标准(GB50457-2019)以及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执行,注意识别法规对洁净室(区)设计和装修的要求。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空气净化过程主要涉及的几方面内容:一是利用过滤器有效地控制送入室内的全部空气的洁净度,由于细菌都会依附在微粒上,微粒过滤同时也滤掉了细菌。二是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排除已经发生的污染,由送
19、风送入洁净空气,使室内产生的微粒和细菌被洁净空气稀释后强迫其由回风口进入系统的回风管路,在空调设备的混合段和从室外引入的经过过滤的新风混合,再经过进一步过滤后又进入室内,通过反复的循环就可以把污染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个水平就应该低于相应的洁净度级别。三是通过调整,使不同级别洁净室(区)室内的空气静压大于5帕(包括与非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大于10帕,防止外界污染或交叉污染从门或各种缝隙部位侵入室内。下面将着重介绍洁净室(区)环境的控制要求:(一)洁净室(区)的微生物控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规定了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与产品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生产均应在相
20、应的洁净室(区)域内进行。为了对尘埃及微生物的污染进行控制,要求其洁净室(区)的建筑结构、设备及其使用的工位器具应有减少对该区域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因此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控制环境中的尘埃,对产品的实现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尘埃的存在可以导致热原反应、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亡,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设计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时,必须对可能产生微粒、尘埃的环节,如室内装修、环境空气、设备、设施、容器、工具等做出必要的规定,此外还必须对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和物料分为人流通道和物流通道并进行净化处理。然而,无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企业对生产环境洁净度
21、的控制还不仅限于尘埃,鉴于产品的特殊作用,在生产环境中除了对尘埃要加以限制外,还必须对活性微生物做出必要的控制规定。因为它们对产品的污染要比尘埃更甚,不加以控制则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更为严重。由于微生物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不断的生长和繁殖,所以不同环境中微生物数量也不相同,因此,它是“活的粒子”。因而对这些“活的粒子”微生物的控制尤为重要,也更为棘手。正是这些问题和原因的存在,洁净室(区)必须要同时对生产环境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加以控制。对尘埃、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从洁净技术要求的角度而言,有四个原则:一是对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进行充分地除菌或灭菌。二是使室内微生物颗粒迅速而有效地吸收
22、并被排出室外。三是不让室内的微生物粒子积聚和繁殖。四是防止进入室内的人员或物品散发细菌,如不能防止,则应尽量限制其扩散。举例来说,人眼可见最小颗粒为30微米,坐着不动能产生100,000个颗粒,行走能产生5,000,000个颗粒,跑动能产生15,000,000个颗粒;一个字母“D”的发音可产生30个颗粒,说话1分钟可产生15,00020,000个颗粒。对于洁净室(区)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是与严格的科学管理和限制人员并采取有效的除尘、除菌技术有着密切关联的。良好的除尘、除菌措施,控制人流、物流及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各种交叉污染等均是洁净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一)洁净室(区)的压差控制为防止外界污染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洁净室 基本知识 管理 要求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