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主动实行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夫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是小编举荐的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依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一、基本状况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夫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化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支配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平安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
2、普与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与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二、缘由分析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缘由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抗自
3、然灾难的实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难,常常绝产绝收。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夫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实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化、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实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难、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
4、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待时。三、存在的突出问题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缘由,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假如大规模发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夫的干脆利益,挫伤农夫的主动性。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夫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缘由,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3、农业项目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夫致富,但农夫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
5、,否则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项目的确很难把握。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其次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四、建议1、消退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夫的主动性和创建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夫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夫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独立观念、自食其力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2、实施劳动力转移,主动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主动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夫收入,促进经济发展。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
6、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夫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建最佳经济效益。依据鱼泉村的实际状况,应当在白果树栽培、核桃树培育、菜牛发展、中蜂培育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3年内达到白果树IOoO亩、核桃树100O亩、菜牛年出栏XX头、中蜂3000群的规模,让农夫真正有致富项目。4、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退坑洼土路,修筑一些水泥路,解决农夫出行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7、;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激励引导农夫主动进行医疗投保,最大限度地削减因病致贫、返贫。5、加强支配生育,限制人口增长。贫困地区往往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要将支配生育与扶贫开发密切联系起来,限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实行支配生育户赐予资金、物资、技术和教化等方面的优先扶持和适当的嘉奖。6、大力发展教化,提高人口素养。加强对农夫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夫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实行各种形式对农夫进行种、养等好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夫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夫的文化素养和接受新事物的实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学率,削减失学率,加强基
8、础教化。7、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运用。中心、市、县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变更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确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我们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供应信息资源,充分敬重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的看法,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深化开展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是我校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此次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净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我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深化教职工,
9、广泛听取看法建议,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调研过程的基本状况这次调研实行问卷调查、会议座谈与个别沟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全部领导、大部分在职老师和党员与部分学生家长参与。调研期间,召开座谈会、专题学习会、群众走访、发放问卷等活动。调研结束后学校党支部召开特地探讨会,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基本摸清了开展群众路途教化活动的底数,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了前期打算。二、调研中群众、师生反映的相关问题1、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教化缺失,缺少父母亲情。2、部分独生子女尊老爱幼意识欠缺,德育教化付出的努力不小但成效不太明显。3、少数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损坏
10、公共财物。4、由于受季节、地域限制走读生过早到校,作息时间无规律影响学习,学校虽强调多次,但效果不大。5、少数学生缺乏平安意识。6、低年级寄宿学生生活无法自理。三、四风方面需解决的问题。1、领导班子成员应加强理论学习性的针对性,大力解放思想,增加创新意识。可以借鉴以往党内教化活动开展指责和自我指责、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成功阅历,坚实树立宗旨意识、密切干群关系。2、要增加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途。到师生之中去,了解学校发呈现状和师生的期吩愿望。3、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变更工作方法,消退干群隔阂,密切干群关系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与时解决群众反映猛烈的问题,防止搞形式主义、流于形式走过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精准 扶贫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