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肝功评价及治疗.ppt
《肝衰竭肝功评价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衰竭肝功评价及治疗.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5-07-27.北京.,肝衰竭的肝功能评价 与综合治疗,目前使用的生化检测仪,仅需取一份血清,就可快速检测出数十项指标。其中肝功能项目即可达35种以上,对肝功能的判断提供极有科学价值的数据。对多种肝功能指标作综合性评价,是科学评估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和提供治疗的科学依据。,前 言,代谢功能 合成功能 排泄功能,供临床评价的肝功能可分为,肝衰竭的肝功能评价,肝功能损害可分为四个类型,一.肝炎型:一般肝功能损害特征(代谢功能障碍为主)二.肝坏死型:肝细胞严重坏死的肝功能特征(合成+代谢功能障碍为主)三.淤胆型:胆汁淤积为主的肝功能特征(排泄功能障碍为主)四.混合型: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混合存 在
2、的肝功能特征,肝功能评价的临床义意,肝功能评价,判断良中差。凝酶度不低,放心不可怕。严重肝坏死,十个“三”低下。凝酶白均低;肝功极端差。白球比低下,蛋白合成差。胆碱酯酶低,胆固醇低下。P T A 逐降,愈低愈可怕。低 于 0.2,预后绝对差。胆汁淤积症,酶、胆、醇上爬。坏死与淤胆,指标大反差。坏死加淤胆,两指标混杂。辩明分清楚,治疗不偏差。,肝炎型肝功能特征可归纳为“三酶一胆”升高,凝血因子 代谢正常。蛋白 代谢正常。脂肪 代谢正常。糖 代谢正常。,一.肝炎型:一般肝功能损害特征,我推荐、推广、推崇 计算医学,肝坏死型肝功能损害的10 项 3 特征,1.凝 凝血因子合成严重障碍 3 特征2.酶
3、 肝酶合成代谢障碍 3 特征3.白 蛋白质合成障碍 3 特征4.脂 脂合成障碍 3 特征5.糖 糖合成障碍 3 特征6.压 胶体渗透压代谢障碍 3 特征7.胆 胆色素代谢障碍 3 特征8.电解质 代谢障碍 3 特征9.酸碱 代谢障碍 3 特征10.三素 代谢障碍 3 特征,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的3特征(3低现象),(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显著 延长PT的半衰期60小时(2.5天),正常血清凝 血酶原含量为20mg/dl,正常PT为1214.8秒,延长至正常2倍以上(25120秒)预后不良。(3)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正常值为150-400mg/dl,其半衰期为
4、90小时(3.5天)低于100mg/dl或进行性降低预后 不良.,举例:病人 PT 21”,对照 13”13”-(130.6)PTA=100%=39.3%21”-(130.6),对照PT-(对照0.6)PTA=100%病人PT-(对照0.6),(2)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e,PTA)明显下降。正常值75-120%,PTA 40%为肝细胞坏死的肯定界限。,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的3特征(3低现象),PTA 80%不会因肝衰竭死亡PTA 40%肝细胞坏死的肯定界限PTA 30%可能有30%的存活机率PTA 20%可能有20%的存活机率 PTA 10%几乎无存活机率,(3)
5、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粗略估计存活率,(1)胆碱脂酶(CHE)活性降低;(2)AST升高和ALT相对降低;(3)AST/ALT增大。,2.肝酶代谢严重障碍的3特征(1低2高),(1)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降低,胆碱酯酶有两种: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丁酰胆碱酯酶在肝细胞制造,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和肝脏内,临床主要检测BuchE,正常值为540013200 U/L,若此酶3000 U/L,是肝细胞严重损坏的标志。,由于ALT只分布在肝细胞浆中,故正常
6、肝细胞胞浆的AST/ALT 0.6.急性肝炎患者,AST低于ALT,比值1.0。这时的肝细胞虽有损伤,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浆的是细胞浆内的ALT.,(2)AST升高:提示肝细胞内线立体严 重破坏,严重肝坏死时,线粒体遭受严重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释出,其值增高;80%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内,细胞浆中仅占20%。若AST/ALT1.2或进行性增大,是肝细胞坏死的指标,提示预后不良。,(2)AST升高:提示肝细胞内线立体严重破坏,前白蛋白、白蛋白明显降低,球蛋白 降低 5指标均需重视(1)前白蛋白(PA)明显降低(2)白蛋白 明显降低(3)球蛋白 明显降低(4)A/G 降低(5)总蛋白
7、 明显降低,3.蛋白质合成严重降低3特征(3低5指标),明显降低:前白蛋白正常值200400mg/L,半衰期为45小时(1.9天)。肝胞坏死严重者,几 乎可降至0,肝细胞修复好转时,PA随之恢复。前白蛋白临床观察 低于50mg/L 提示严重肝损伤 50100mg/L 提示中度肝损伤 100150mg/L 提示轻度肝损伤,(1)前白蛋白(Prealbumin,PA),5 种血浆白蛋白的基本特征,前白蛋白的小结,前白蛋白量,肝细胞合成.200 至 400,毫克每立升(200-400)血清正常值,提示好肝功.半衰期极短,期限两天程.(1.9天)肝细胞坏死,肝脏难合成.数量迅速少,肝坏死肯定.数值少一
8、半,吉少预后凶.评判肝坏死,比 PTA 灵.肝细胞修复,数量迅速升.,前白蛋白与肝坏死的关系,1)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重型肝炎病程延长至34周者,白 蛋白可降低;2)肝硬化转为慢性肝衰竭者,A/G多 数倒置,这是与急性、亚急性肝衰 竭鉴别的有意义的指标。,(2)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3)白蛋白/球蛋白(A/G)降低 亚重,慢重肝患者A/G1.2(4)球蛋白 明显降低(5)总蛋白 明显降低,3.蛋白质合成严重降低3特征(3低5指标),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生长靠营养。人体要想保健康,蛋白必须足够量。生命源泉蛋白质,生长发育病抵抗。营养物质三要素,蛋白、脂肪、葡萄糖。热量至
9、少2千卡,劳动轻重逐级长。肝病营养有要求,高蛋低脂平常糖。热卡 2 至 2千5,2、2、6比较恰当。,重肝蛋白质的重要性,抗体激素各种酶,全由蛋白质担当。蛋白缺乏抗力低,体重减轻缺营养。热卡不足糖异生,储备不够低血糖。胶渗压低于25,全身水肿逐渐长。公斤1-2克蛋白,每日至少保此量 肝病2克蛋白质,多数专家此主张。,重肝蛋白质的重要性,4.胶体渗透压 障碍 3 特征,(1)胶体渗透压的概念 一克白蛋白可产生渗透压6mmHg,是球蛋白渗透压的 4倍。故球蛋白产生透压为 6/4=1.5mmHg(2)胶体渗透压与蛋白质的关系:形成以下三公式:1)胶体渗透压=A 6 G 1.5 2)胶体渗透压=A 5
10、.54 G 1.43 25 mmHg 3)胶体渗透压=3.56 A+G=K(常数),举例1:正常人:A=4.0 G=3.5 4.0 5.54+3.5 1.43=22.16+5.0=27.16 mmHg 病例 2.2 5.54+4.6 1.43 18 mmHg,举例2:不同蛋白量所得的数值(g/dl)4.0 3.56+3.0=17.2 3.5 3.56+3.0=15.46 3.0 3.56+3.0=13.68 2.5 3.56+3.0=11.9,(3)胶体渗透压与预后的关系:若胶体渗透压 17mmHg 则预后不良(4)胶体渗透压与腹水的关系:胶体渗透压=3.56 A+G=K 正常K值 16 若K
11、值14.2则可出现腹水。,4.胶体渗透压 障碍 3 特征,(1)血清胆固醇 明显减低(2)甘油三脂 明显减低(3)其它脂蛋白 降低,5.血脂合成 严重障碍 3特征(3低现象),(1)血清胆固醇(Cho)和胆固醇脂(Che)明显减低。,胆固醇在肝细胞微粒体内合成,合成过程中需经多次酶促进反应才能完成。血浆中胆固醇(6080%)主要来自脏,严重肝细胞损伤时,胆固醇在肝脏内 合成减少,故血浆中的胆固醇明显下降。正常血浆胆固醇总量为2.83-6.00mmol/L(110-230mg/dl).若低于2.5mmol/L(97mg/dl),示预 后不良。,人体胆固醇,双重途径来。外源和内生,分别 2、8开。
12、内源肝合成,外源食物来。正常 3至 6,高低均病态。肝细胞坏死,胆固醇低态。低 于 2.5,严重肝损坏。低 于 1.0,死亡即将来。,胆固醇小结,5.血脂合成 严重障碍 3特征(3低现象),(2)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明显降低 正常值 0.56-1.70mmol/L(20 _110mg/dl),肝细胞坏死时明显下降。,5.血脂 合成严重障碍3特征(3低现象),(3)多种脂蛋白降低 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正常值0.6-1.6mmol/L,占Tcho 的 25-30%,重肝和肝硬化者降
13、低。,5.血脂 合成严重障碍3特征(3低现象),(1)血糖降低 血糖 2.5mmol/L(45mg/dl)为低血糖,低血糖常发生在急性重型肝炎的极早期,若在静脉输注葡萄糖前取血查血糖浓度,常可明确诊断。,6.糖代谢障碍的3特征(2低1高现象),(2)低血糖症三联征(Whipple三联 征)1)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 2)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当低血糖与昏迷症状同 时发生时,常被忽略。3)给于糖治疗症状缓解。,6.糖代谢障碍的3特征(2低1高现象),(3)低血糖的原因:大块肝组织坏死时,肝 内糖元耗竭,肝糖元合成和糖元异生作 用减弱。1)由于肝细胞坏死对胰岛素的分解 减弱,使
14、血糖浓度降低,导致低 血糖。2)肝糖原储存减少,极易出现低糖.3)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增高.,6.糖代谢障碍的3特征(2低1高现象),(1)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升高 除急性重型肝炎早期者外,血清胆 红 素均超过171mol/L(10mg/dl)。亚急 性重型肝炎的胆红素深度与预后有关。急性重型肝炎由于时间短,总胆红素 升高不如亚重慢重突出,不完全呈正相 关关系。,7.胆红素代谢障碍3特征(2高1低现象),(2)D-BiL/T-BiL 60-65%提示 肝性黄疸;大于70%提示胆汁郁积或肝外梗阻。,7.胆红素代谢障碍3特征(2高1低现象),(3)-胆红素(-BiL)
15、降低:正常值3-4.5mg/dl,它是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白 蛋白结合的复合物。严重肝损害时-BiL44-90%,此值 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7.胆红素代谢障碍3特征(2高1低现象),1凝: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2酶:胆碱脂酶 降低3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A/G 明显降低4压:胶体渗透压 明显降低5脂:胆固醇 降低6糖:血糖 降低7胆:胆红素 升高,小结:坏死型肝功损害的合成代谢障碍 7个特征,丙酶迅速降,黄疸直线升。酶黄反方向,形成分离征。草酶相对高,草丙比值升。凝酶时间长,P T A近零。胆固醇极低,肝脏难合成。白总蛋白低,全身水肿征。凡有指标一,生命难保存。,肝衰竭五
16、指标,酸碱平衡四四歌(酸碱平衡写照),酸碱离子欲平衡,理应符合10个 4。碳酸分压为 4 0,碳酸氢根 24。氢离子数为 4 0,酸碱度值 7.4。钠的浓度 1 4 0,钾离子数应为 4。钙镁相加等于 4,氯的浓度 104。阴离子隙 3 个 4,恰是 5减 2个 4。钠减氯减碳酸根,恰是阴离子间隙。尽管机理多复杂,目标只须对准 4。一项超出范围数,失衡紊乱需处置。内环境好恢复快,运筹帷幄病好治。,8.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表1.血浆阴阳离子的名称和正常值,8.电解质 代谢障碍三特征 8.1.低氯血症.8.2.低钾血症.8.3.低钠血症.,二.肝坏死型肝功能损害的十项三特征,9.1.呼硷 9.2
17、.代碱 9.3.呼硷+代碱为主)双重碱中毒损害更严重,9.酸碱失衡三特征,解离曲线向左移 氧和血球不解离临床虽无紫绀症 组织缺氧不可逆代碱呼吸受抑制 氨进大脑可昏迷钾钠钙镁均丢失 碱性环境常抽慉心肝脑肾肺受损 无形杀手难认识,碱中毒对机体危害小结,(1)常量元素 定义:大于体重 的 0.01%.(1)低钙(2)低镁(3)低磷.,10.三素 代谢障碍三特征,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维生素 缺乏,(2)微量元素缺乏:铜,铁,锌(3)维生素缺乏:A,B,C族维生(VA,VD,VE,VK,VB1,VB2,VC)。,10.三素 代谢障碍三特征,1.急性肝炎(黄疸深者),黄深症不重;肝大有叩痛.凝酶度不底;
18、酶黄升降同.,重型肝炎的鉴别诊断,重型肝炎的鉴别诊断,2.淤胆型肝炎,一深一浅(小便深,大便浅)一轻一重(症状轻,黄疸重)一大一小(肝脏大,胆囊小)又痒又痛(皮肤痒,肝叩痛),胆汁淤积为主肝炎的肝功能特征,3脂 3酶 3胆(1脂 2酶 3胆)增高,3 脂增高(记1脂)1.胆固醇增高;2.甘油三酯增高;3.磷脂增高.,胆汁淤积为主肝炎的肝功能特征,3 酶增高(记2酶)1.ALP增高;2.转肽酶(G-GT)增高;3.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增高.,胆汁淤积为主肝炎的肝功能特征,3 胆增高 1.总胆红素增高;2.直接胆红素增高,TBIL/TBIL 65-70%;3.胆汁酸浓度增高。,胆汁淤积为主肝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衰竭 评价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