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四章风荷载.ppt
《【教学课件】第四章风荷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四章风荷载.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风荷载,内容提要 第一节 风的有关知识 第二节 风压 第三节 结构抗风计算的几个重要概念 第四节 顺风向结构风效应 第五节 横风向结构风效应,第一节 风的有关知识,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受热量较多,气温高,空气密度小、气压小,且大气因加热膨胀,由表面向高空上升,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受热量较少,气温低,空气密度大、气压大,且大气因冷却收缩由高空向地表上升,一、风的形成-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形成 地表上存在气压差或压力梯度,北极,赤道,大气热力学环流模型,二、两类性质的大风1、台风弱的热带气旋性涡旋辐合气流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涡旋内部 形成暖心(涡旋内部空气密度减小,下部海面气压
2、下降)低涡增强 辐合加强。(循环)台风(typoon)台风名字,2、季风(season wind)冬季:大陆温度低、气压高;相邻海洋温度比大陆高、气压低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夏季:大陆温度高、气压低;相邻海洋温度比大陆低、气压高 风从海洋吹向大陆三、风级(根据风对地面或海洋物体影响程度)13个等级(0级12级)(P37,表4-1)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12级静风 软风 轻风 微风 和风 清劲风 强风 疾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飓风,第二节 风 压,1、风压与风速的关系,建筑物,小股气流,流向,高压气幕,压力线,w=v2/2,dl,w1dA,(
3、w1+dw1)dA,风压的形成,边界条件:,2、基本风压w0 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 地貌(地面粗糙度)空旷平坦地貌 高度 10米高为标准高度 公称风速时距=10min,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 一年,基本风速的重现期T0 基本风速出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每年不超过基本风压的概率或保证率p0=1-1/T0(图中影形面积),GB50009-2001规定: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min内最大风速v0为标准,按w 0=v02/1600确定。,最大风速-随机变量,年最大风速,p,基本风速,面积 p0=1-1/T0,年平均最大风速,年最大风速概率密度
4、分布,第三节 结构抗风计算的几个重要概念,PL 截面风速 B PM PD 流经任意截面物体所产生的力,结构上的风力,顺风向力PD、横风向力 PL、扭力矩 PM,结构的风效应,由风力产生的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扭转响应,一、结构的风力和风效应,二、顺风向平均风与脉动风,顺风向风速时程曲线,平均风 忽略其对结构的动力影响 等效为静力作用,(风的长周期 结构的自振周期),脉动风 引起结构动力响应,(风的短周期接近结构自振周期),顺风向的风效应:平均风效应、脉动风效应,脉动风速vf 短周期成分,周期一般只有几秒钟,vf,v(t),t,一、顺风向平均风效应1、风载体型系数(s)气流未被房屋干扰前的
5、流速v0,压力p0 房屋表面某点的流速v,压力p 伯努里方程:p0+v02/2=p+v2/2 w=p-p0=(1-v2/v02)v02/2=sw0 s=1-v2/v02 风载体型系数,即风作用于建筑物上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来流风的速度压的比值,w/w0=s。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度有关,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描述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的分布规律。,风载体型系数s一般采用相似原理,在边界层风洞内对拟建的建筑物模型进行试验确定。规范GB50009-2001表给出了38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各类结构体型及其体型系数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表规定取用;房屋和构
6、筑物与表中的体型类不同时,可参考有关资料采用;房屋和构筑物与表中的体型类不同且无参考资料可借鉴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对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风洞试验-在风洞中建筑物能实现大气边界层范围内风的平均风剖面、紊流和自然流动,即要求能模拟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大气紊流纵向分量-建筑物长度尺寸具有相同的相似常数 建筑物的风洞尺寸:宽24m、高23m,长530m 模拟风剖面-要求模型与原形的环境风速梯度、紊流强度和紊流频谱在几何上和运动上都相似 风洞试验:委托风工程专家和专门的实验人员 费用较高(国外应用较普遍、国内应用较少)风洞试验模型分类(1)刚性压力模型-主要量测建筑物表面的
7、风压力(吸力)建筑模型材料:采用有机玻璃 建筑模型比例:约1:3001:500 建筑模型本身、周围结构模型以及地形都应与实物几何相似,与风流动有明显关系的特征(建筑外形、突出部分等)都应正确模拟。风洞试验得到结构的平均压力、波动压力、体型系数。风洞试验一次需持续60s左右,相应实际时间1h,(2)气动弹性模型 对高宽比大于5,需要考虑舒适度的高柔建筑时采用 精确地考虑结构的柔性和自振频率、阻尼的影响。要求模拟几何尺寸、建筑物的惯性矩、刚度和阻尼特性。(3)刚性高频力平衡模型 模型尺寸较小,1:500量级 将一个轻质材料的模型固定在高频反应的力平衡系统上,可得到风产生的动力效应。模拟结构刚度或高
8、频力平衡系统 模拟结构刚度的基座杆长约150mm的矩形钢棒与一组很薄的钢棒组合,可测倾覆力矩和扭矩等,风载体型系数s,【例1】封闭式双坡屋面,【例2】封闭式房屋和构筑物(正多边形),+0.8,-0.5,-0.5,s,+0.8,-0.5,-0.7,-0.7,注: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0.8,-0.5,-0.7,-0.7,?当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设计时应予以考虑。规范GB50009规定: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s 乘以相互干扰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以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风
9、力作用在高层建筑表面,其压力分布很不均匀,在角隅、檐口、边棱处和在附属结构的部位(阳台、雨篷等外挑构件),局部风压会超过按表所得的平均风压规范GB50009规定:对负压区可根据不同部位分别取体型系数为-1.0-2.2?对封闭式建筑物,考虑到建筑物内实际存在的个别孔口和缝隙,以及机械通风等因素,室内可能存在正负不同的气压。规范GB50009规定:对封闭式建筑物的内表面压力系数,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地面的粗糙度、温度垂直梯度 在大气边界层内,风速随离地面高度而增大当气压场随高度不变时,风速随高度增大的规律,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垂直梯度 通常认为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四 荷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