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二章陶瓷烧结原理与技术.ppt
《【教学课件】第十二章陶瓷烧结原理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二章陶瓷烧结原理与技术.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陶瓷烧结原理与技术,关于烧结机理若干问题:1陶瓷的烧结定义?2陶瓷烧结过程及要弄清的几个要点是什么?3陶瓷烧结推动力的来源?4烧结为什么要加热进行?5为什么烧结过程的物质传递总是向颗粒与颗粒点接触的颈部方向移动?,6烧结过程的物质传质机构有哪些?7界面的形成?粒界移动与晶粒长大?平直晶界与120角的诞生?8固相反应和固相烧结的区别?9.烧结与烧成的区别?10.烧成制度曲线的制定?11何谓二次重结晶?是利是害?12.各种烧成方法的特点与特色?,1烧结的定义 粉末经过成型,在烧结炉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便开始收缩,在低于熔点温度下即变成致密的、坚硬的烧结体,这种过程称为“烧结”。图14-1
2、为烧结现象的示意图。,2烧结阶段,生胚:陶瓷生坯颗粒之间呈点接触。烧结前期:高温时物质通过不同的扩散途径向颗粒间的颈部和气孔部位填充,使颈部渐渐长大,颗粒间接触界面扩大,使气孔缩小、致密化程度提高,孤立的气孔布于晶粒相交的位置上,坯体的密度超过理论密度的90%。,烧结后期,:随着晶界上的物质继续向气孔扩散填充,使致密化继续进行,晶粒继续均匀长大,气孔随晶界一起移动,直至获得致密化的陶瓷材料,。另外,不同形状的晶界,移动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弯曲的晶界总是向曲率中心移动。曲率半径愈小,移动就愈快。在烧结后期晶粒生长在过程中,出现气孔迁移速率显著低于晶界迁移速率的现象,这时气孔脱开晶界,被包裹到晶粒内
3、。,Atom movement in liquid phase sintering.,3烧结过程中的物质传递,烧结过程是一个物质的传递过程,通常物质传递方式有以下四种,烧结过程中物质传递的方式和机理列于表14-1。蒸发和凝聚传质(气相)扩散传质(固相)粘性和塑性流动传质 溶解-沉淀传质(液相),蒸发和凝聚传质(气相):由于颗粒表面曲率有差异,各部位蒸气压不同,物质从蒸气压高处蒸发而凝聚到蒸气压低处.扩散传质(固相):晶体的晶格中缺位或空位的浓度存在差异时,物质就会由缺陷浓度大的部位定向扩散到浓度部位.由于在颈部、晶界表面和晶粒间存在空位浓度梯度,烧结过程中空位向体内移动,则物质通过体扩散、表面
4、扩散和晶界扩散向颈部作定向传递 粘性和塑性流动传质 高温下某些晶粒具有牛顿型液体的粘性流动,使相邻晶粒中心互相逼近,晶粒间产生粘合作用形成封闭气孔,封闭气孔由于粘性流动密实化,产生粘性流动传质;高温下坯体中固相含量较高,会产生塑性流动传质.溶解-沉淀传质(液相):固相分散于液相中,细小颗粒(其溶解度高)或颗粒表面的凸起部分溶解进入液相,并通过液相转移到另一粗颗粒表面(其溶解度低)而沉淀下来,直至晶粒长大 一定的液相量,固相被液相润湿,固相在液相中有适当的溶解度,4烧结过程中物质移动的推动力,粉末物料在烧结过程中有一种推动力在起作用,这个推动力就是过剩粉末体的表面能下降。,烧结为什么要加热进行?
5、,陶瓷粉体的表面能在数百至上千焦/摩之间,与化学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可达几至几十万焦/摩)相比,这个烧结推动力实在是很小的。因此烧结不能自动进行,必须对粉体施以高温,才能促使粉体越过能垒转变为烧结体。,陶瓷烧结能垒示意图,陶瓷胚体,陶瓷烧结体,烧结势垒,烧结推动力,自由能,烧成制度,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指升温速度、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表14-3列出烧成制度的变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窑炉加热类型、内部结构和装窑方式等。,烧成制度曲线,烧成制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升温速度:漫速升温,其抗张强度比快速升温的坯体增加,并且气孔率低。尤其是在排胶阶段和大件制品
6、。烧成温度:直接影响晶粒尺寸、液相的组成和数量以及气孔的形貌和数量。过高的烧成温度使陶瓷的晶粒过大或少数晶粒猛长,破坏组织结构的均匀性和致密性;过低的烧成温度则使陶瓷不易致密化。保温时间:指在高温下保持得时间,它能促进新型陶瓷致密化,但过长的保温可使晶体过分长大或发生二次重结晶。降温速度:缓慢冷却收缩率大,相对气孔率小,残留应力小。对于某些新型陶瓷,由于急冷(甚至是淬火急冷)能防止某些化合物的分解、固溶体的脱溶及粗晶的形成,故能提高产品的电气性能,但热应力大。气氛制度:分为还原气氛(如氢气或含氢气气氛)、中性(如氮气)和惰性(如氩气)及普通气氛(空气)。在氧分压低的气氛中,如在氢气、一氧化碳、
7、惰性气体或真空中烧成的,可得到良好的氧化物陶瓷烧结体。不同陶瓷性能要求不同气氛制度。压力制度:参见热压烧结,烧成与烧结的区别,烧成:除了包括烧结过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过程。烧结:仅指陶瓷致密化过程,包括均匀细致的晶粒尺寸和低气孔率。,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1粉料的粒度 粉料粒度愈细,活性愈高,增加了烧结推动力,缩短了原子扩散距离,提高了颗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烧结温度可相应降低150300。但是颗粒细,表面活性强,可吸附大量气体或离子,如CO32-等,这不利于颗粒间接触而起了阻碍烧结的作用。另外从防止二次重结晶来考虑也并非粒度愈细愈好。最适宜的烧结起始粒度为0.050.5m。,2外加剂的作用在
8、固相烧结中,少量外加剂可与烧结相生成固溶体,促进缺陷增加而加速烧结。在有液相参加的烧结中,外加剂能改变液相的性质,从而促进烧结。其主要作用有:,(1)与烧结相形成固溶体当外加剂与烧结相的离子大小、晶格类型及电价数接近时,外加剂能与烧结相形成固溶体,因而引起主晶格的畸变,缺陷增加,结构单元易于移动,从而促进了烧结。例如,氧化铝瓷烧结时,加入3%氧化铬,可以形成连续固溶体,在2133K烧结;加入1%2%二氧化钛则只要在1873K左右就能烧结。,(2)与烧结相形成化合物在烧结氧化铝瓷时,为防止二次重结晶,一般加入MgO,它们与氧化铝形成化合物镁铝尖晶石(MgOAl2O3),包裹在Al2O3晶粒的表面
9、上,抑制了二次重结晶,对促进烧结致密化有很显著的作用。,(3)阻止多晶转变ZrO2烧结时,由于有多晶转变,体积变化较大,烧结困难。加入5%CaO外加剂以后,Ca2+离子进入晶格置换Zr4+离子,由于电价不等而生成阴离子缺位固溶体,抑制了多晶转化,使烧结易于进行。,(4)与烧结相形成液相在生产95氧化铝瓷时,加入CaO、SiO2,当CaOSiO2=11时,95氧化铝瓷在1813K就烧结了。这是由于在烧成时生成了CaO-Al2O3-SiO2玻璃相(液相),离子在液相中扩散阻力小,从而降低了烧结温度。,(5)扩大烧结温度范围外加剂的引入,有时还能扩大烧结温度范围。如在压电陶瓷(PZT瓷)中加入适量的
10、La2O和Nb2O5,其烧结度范围可以从只有2040扩大到80。这是由于外加剂在晶格内产生空位,有利于瓷坯的致密化。但是外加剂的引入要适量。如选择不当,反会引起阻碍烧结的作用。表14-4是氧化铝瓷烧结时外加剂种类和数量对活化的影响P30。,3烧结气氛的影响烧结气氛一般为氧化、还原和中性气氛三种。不同气氛对氧化铝瓷烧结的影响由表14-5所示P31。烧结采用什么气氛有利,要根据材料的组成、外加剂以及材料的性能等因素来确定。表14-6为不同气氛下-Al2O3中O2-离子扩散系数和温度的关系。氢气氛有利于气孔排除。表14-7显示在细颗粒、有MgO外加剂、H2气氛条件下,氧化铝陶瓷不仅烧结温度降低,保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十二 陶瓷 烧结 原理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