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真实感图形学.ppt
《第八章真实感图形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真实感图形学.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图形学,主讲:刘圣军Email:,1,第八章 真实感图形学,2,真实感图形的特点,能反映物体表面颜色和亮度的细微变化能表现物体表面的质感能通过光照下的物体阴影,极大地改善场景的深度感和层次感,充分体现物体间的相互遮挡关系能模拟透明物体的透明效果和镜面物体的镜面效果,3,影响观察者看到的表面颜色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光源位置、距离、颜色、数量、强度、种类环境遮挡关系、光的反射与折射、阴影视点位置物体性质材料、颜色、透明度折射性表面光洁度,4,真实图像的生成,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真实世界场景光照明效果的物理模型,通过计算这个数学模型得到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真实感效果。I(x,y,t,)代表像源(成
2、像平面)的空间辐射能量分布,即真实场景的物体对该点的辐射光能贡献,通常难以获得具体表达式。其中(x,y)为图像平面坐标,t为时间,为波长。,5,真实图像的生成,生成一幅现实的图像,关键在于I的计算。而其计算核心在于如何仿真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物体之间的传播。光照明效果一般包括光的反射,光的透射,表面纹理和阴影等。要产生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图像,颜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6,颜色模型,颜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材料学。颜色模型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对于颜色的特性和行为的解释方法。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的有关颜色的理论、测量技术和颜色标准,但没有一种人类感知颜色的理论被普遍接受。,7,
3、颜色模型,明度:是视觉系统对在大为时间和单位角度及单位投影面上光源辐射的能量的感知属性。饱和度:对于明度的一个区域的色彩,是指颜色的纯洁性,它可用来区别颜色敏感的程度。色调:是指颜色的外观,通常是指纯度和主频率两种颜色特征,它用于区别颜色的名称或颜色的种类。对颜色的感觉实际上就是视觉系统对可见物体辐射或者发射的光波波长的感觉。色调用:红、橙、黄、绿、蓝、青、紫等术语来刻画。如果两种彩色光源混合成白色光,那么就称为互补色。如:红色和青色、绿色和品红、蓝色和黄色。,8,颜色模型,9,颜色模型,RGB颜色模型。一个能发出光波的物体称为有源物体,它的颜色由该物体发出的光波决定,那么我们使用RGB相加混
4、色模型。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使用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是一个有源物体。CRT使用3个电子枪分别产生红(red)、绿(green)和蓝(blue)三种波长的光,并以各种不同的相对强度综合起来产生颜色。视频监视器采用的是RGB彩色模型。,10,颜色模型,CIE-XYZ颜色模型。三种假想的标准原色X(红)、Y(绿)、Z(蓝)。(R)+(G)+(B)=1.,11,颜色模型,CMY(K)颜色模型。CMY颜色模型当三种基本颜色等量相减时得到黑色。等量黄色(Y)和品红(M)相减而青色(C)为0时,得到红色(R);等量青色(C)和品红(M)相减而黄色(Y)为0时,得到蓝色(B
5、);等量黄色(Y)和青色(C)相减而品红(M)为0时,得到绿色(G).三种基本颜色相减结果如下图所示。,12,颜色模型,CMY(K)颜色模型。CMY颜色模型在印刷、打印机中,由于彩色墨水和颜料的化学特性,等量三种C、M、Y颜色获得的色彩不是真正的黑色,因此常常加入真正的黑色(black ink),所以CMY又写成CMY(K).,13,颜色模型,RGB颜色模型与CMY(K)颜色模型。,14,颜色模型,HSV颜色模型H,色调S,饱和度V,亮度,15,光照模型与面绘制算法,简单(局部)光照明模型(Phong光照模型)多边形绘制方法透明整体光照明模型(Whitted光照模型)光线跟踪算法,16,光照模
6、型与面绘制算法,光照模型(Illumination Model):计算某一点的光强度的模型,17,真实感图形学早期发展,1967年,Wylie等人第一次在显示物体时加进光照效果,认为光强与距离成反比。1970年,Bouknight提出第一个光反射模型:Lambert漫反射环境光1971年,Gouraud提出漫反射模型加上插值的思想1975年,Phong提出图形学中第一个有影响的光照明模型:简单光照模型1980年,Whitted第一次给出光线跟踪算法,提出整体光照明模型,18,光源,几何性质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光谱组成白色光:等能量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组合彩色光单色光,19,相关物理知识,光的传播反
7、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向量在同一平面上,20,相关物理知识,折射定律:折射线在入射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上,折射角与入射角满足,21,相关物理知识,能量关系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的能量分布(不包括环境光Ie)下标为i,d,s,t,v的能量项分别表示为入射光强(incidence),漫反射光强(difference),镜面反射光强(specular),透射光强(transmission),被物体吸收的光强能量是守恒的光的度量立体角点发光强度,22,光照明模型,光照明模型:模拟物体表面的光照明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简单光照明模型:亦称局部光照明模型,其假定物体是不透明的,只考
8、虑光源的直接照射,而将光在物体之间的传播效果笼统地模拟为环境光。整体光照明模型:可以处理物体之间光照的相互作用的模型。,23,简单光照明模型,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主要发生现象:漫反射镜面反射部分被吸收成热能反射光决定了物体所呈现的颜色,24,简单光照明模型,环境光假定物体是不透明的(即无透射光)环境光:在空间中近似均匀分布,即在任何位置、任何方向上强度一样,记为Ie环境光照明方程:Ie=KaIaIe为物体表面所呈现的亮度。环境光反射系数Ka:在分布均匀的环境光照射下,不同物体表面所呈现的亮度未必相同,因为它们的环境光反射系数不同,25,简单光照明模型,环境光例子具有不同环境光反射系数的两个球缺点
9、:虽然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亮度,但是同一物体的表面的亮度是一个恒定的值,没有明暗的自然过度。,26,简单光照明模型,漫反射粗糙、无光泽物体(如粉笔)表面对光的反射对于仅暴露于环境光的物体表面,面上p点处漫反射光强为其中,Kd为入射光线中被漫反射部分的百分比,称为漫反射系数(或漫反射率),27,简单光照明模型,引入点光源。点光源:几何形状为一个点,位于空间中的某个位置,向周围所有的方向上辐射等强度的光。记其亮度为Ip.点光源的照射:在物体的不同部分其亮度也不同,亮度的大小依赖于物体的朝向及它与点光源之间的距离.,28,简单光照明模型,Lambert余弦定理右图为一束光线落在两个大小相同、但相对于
10、入射平行光线而言空间朝向不同的平面.由Lambert余弦定理可得点(b)处漫反射光的强度为:,29,简单光照明模型,那么,对于任意一点的漫反射亮度光照明方程:Id 漫反射的亮度Ip p点光源的亮度Kd漫反射系数入射角漫反射光的强度只与入射角有关,30,简单光照明模型,设N为物体表面的单位法向量,L为表面上一点指向点光源的单位向量:则,31,简单光照明模型,将环境光与漫反射结合起来一般取Ia=(0.020.2)Id缺点:对于许多物体,使用上式计算其反射光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多数的物体,如擦亮的金属、光滑的塑料等是不适用的,原因是这些物体还会产生镜面发射。,32,简单光照明模型,镜面反射定义:光滑物
11、体(如金属或塑料)表面对光的反射高光:入射光在光滑物体表面形成的特别亮的区域.理想镜面反射观察者只能在反射方向上才能看到反射光,偏离了该方向则看不到反射光。,33,简单光照明模型,非理想镜面反射P为物体表面上一点,L为点P指向光源的单位矢量,R为反射单位矢量,V为从P指向视点的单位矢量,N为单位法矢量.非理想镜面反射亮度光照明方程:,34,简单光照明模型,Is为镜面反射光强,Is随的增大而衰减。Ip为点光源的亮度Ks是与物体有关的镜面反射系数。ns为镜面反射参数,ns的取值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ns越大,表面越平滑(散射现象少,视点稍一偏离,明暗亮度急剧下降)ns越小,表面越毛糙(散射现象严
12、重),35,简单光照明模型,反射方向R的计算L在N上的投影矢量为Ncos,36,简单光照明模型,Phong光照明模型Phong光照明模型属于简单光照模型简单光照明模型模拟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作用,取光源为点光源.反射作用分为物体间作用(用环境光(Ambient Light)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镜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37,简单光照明模型,Phong光照明模型的综合表述由物体表面上一点P反射到视点的光强I为环境光的反射光强Ie、理想漫反射光强Id、和镜面反射光Is的总和。Phong模型几何,38,简单光照明模型,Phong光照明模型的实现对物体
13、表面上的每个点P,均需计算光线的反射方向。为了减少计算量,一般采用简化的Phong模型。假设:光源在无穷远处,L为常向量视点在无穷远处,V为常向量,39,简单光照明模型,简化的Phong模型使用向量L、V间的平分(半角)向量H来计算镜面反射范围,用N H替代phong模型中的V R,并用cos来替代经验cos(当且仅当L、N、R、V在同一平面时,2)对于非平面时,N H比V R计算量小,因为计算面上的每个点都需要先计算向量R、N平分向量H的计算,40,简单光照明模型,光的衰减及方向光源的角强度衰减采用多个光源采用m个光源的光照明方程,41,简单光照明模型,例子:其中a图:线框图;b图:环境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真实感 图形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