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教学课件】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磁辐射按其波长可分为不同区域。射线 5140pm X射线 10-310nm 光学区 101000m 紫 外 10380nm 可见光 380780nm 红 外 0.781000m 微 波 0.1mm1m 无线光波 1m,光学分析法 的类型光谱法 分子光谱、原子光谱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 非光谱法,1 基本原理,一、分子能级(量)与电磁辐射 二、光的性质 三、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四、物质吸收光的定律,一、分子能级(量)与电磁辐射,分子的能量包括:价电子能量(Ee)120eV 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动能量(Ev)0.0251eV 分子绕重心转动
2、的能量(Er)小于0.025eV E=Ee+Ev+Er 分子吸收光谱的特点:带状光谱,二 光的性质,单色光:只有一种波长的光 复合光: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组成的 光白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互补色光:两种颜色的光按这一比例混合也可得到白光,三、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物质的颜色由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方式决定1.全吸收 物质显示黑色,如金属粉末;2.全透射 物质显无色,如水、无色溶液、无色玻璃等;3.全反射 物质显示银白色,如银等金属;4.漫反射 物质显白色,如碳酸钠、氯化钠粉末;5.部分吸收部分透过 物质呈现吸收光的互补色。硫酸铜溶液吸收黄色光而呈蓝色;高锰
3、酸钾溶液则吸收绿光而呈紫红色。,四、物质吸收光的定律朗伯比耳定律,1、吸收曲线,2、朗伯比耳定律 设入射光强度为I0,透过光强度为I,溶液浓度为c,液层厚度为b,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表示为,当c的单位为gL-1,b的单位为cm时,k称为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以a表示。,若c的单位为molL-1,b的单位为cm,k称为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on)以表示。,与a的关系为=Ma,例13-1 浓度为5.010-4gL-1的Cu2+溶液,用双环乙铜二胺显色后,于波长600nm处,以2.00cm比色皿测定透光度为50.1%,求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解:
4、已知 T=50.1%,则 b=2.00cm c=5.0010-4gL-1 M(Cu2+)=64.0gmol-1 则,3、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物理原因:单色光不纯所致 化学原因:溶液浓度高于0.01molL-1 介质不均匀如呈胶体、乳浊、悬浮状 吸光微粒发生解离、缔合、互变异构等,2 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光度分析按照使用的光源及仪器又可分为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一、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光源 单色光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器,光源(light source):钨灯(612V),产生3203200nm的连续光谱,其适宜的波长是3601000nm。氢灯发射1504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十三 紫外 可见 分光光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