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六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ppt
《【教学课件】第六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六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学习要点 1.掌握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方法,主要是指语 义角色、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这三种分析法。2.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来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句法结构分析的内容 句法层次分析 形式分析 句法关系分析 句法结构分析 句型分析 语义关系分析 语义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一、语义角色(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例:实施动作者 承受动作者 敲打 工具 时间 地点 他 用手 敲打 桌子。(施事工具动作受事),(二)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的关系二者分属不同层面。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的对应不是固定的。(1)相同的句法
2、关系可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关系例:挖野草(动作受事)挖地道(动作结果)(2)不同的句法关系可表现出相同的语义关系例:跑来了一头牛。(动作施事)一头牛跑来了。(施事动作),(三)动词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别动词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叫做格关系。在这种格关系中,名词性词语充当了一定的语义格的角色(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因此,分析名词的语义格其实也就是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格有:1、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他吃了。小平被邻居打了。,2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他吃了饭。他把苹果扔掉了。3系事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与等事相对
3、)他是学生。我成了北京人。4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 他送我一条领带。他给我一个饼。5结果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他织了一件毛衣。我写了一篇文章。,6工具动作行为的凭借物。我写蜡笔,他写铅笔。小李吃大碗。7方式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今天考口试,明天考笔试。我跳探戈。8处所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起点、终点。我住三楼。食堂我吃不惯。9时间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他在广州过“五一”。他从星期一开始休假。,10目的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 他为这件事操了不少心。他们在挤电影票。11原因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避风头 休产假12材料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 地板铺了瓷砖。柜子做木板。13致使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 繁荣市场 美
4、的风扇,风凉世界。,14对象动作的对象 这件事他有他的看法。他对我说了许多大道理。注意事宜:(1)动词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是由它们双方共同决定的。这可以由下面两点得到证明:A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考学生 考笔试 考语文 考一百分 考大学,B.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动词搭配,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打研究生 考研究生 住研究生 教研究生 当研究生(2)名词与名词组合成一个句法结构时,也可能形成若干种语义格类型。玻璃玻璃戒指语义格:质料 玻璃工人语义格:职业玻璃商店语义格:行业 玻璃丝袜语义格:比喻,(四)语义关系的解释力 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六 句法 结构 中的 语义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