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ppt
《【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八章浸出药剂.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浸出药剂,第一节 概述,一、浸出制剂的概念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制剂。主要供内服,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汤剂、流浸膏、丸剂、片剂、注射剂),二、常见浸出制剂种类 水浸出性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 醇浸出性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等 含糖浸出制剂,如煎膏剂、糖浆剂等(4)无菌浸出制剂,如中药注射剂。(5)其他浸出制剂,如软膏剂、气雾剂,三、浸出制剂的特点(1)体现了处方中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疗效好 浸出制剂中的复方应用,适应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用量减少,服用方便(原药材);药效一般比较缓和持久,毒性低,不良反应小。(5)为进
2、一步制剂提供原料 但:多种成分共存,贮存中会发生水解、氧化、沉淀、霉变等变化,影响制剂的质量和药效。,第二节 汤剂,一、定义汤剂系指以中药饮片或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亦称“汤液”。主要供内服,也有煮汤供洗浴、熏蒸、含嗽等外用者,分别称为浴剂、熏蒸剂及含嗽剂等以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又称为“煮散”。以沸水浸泡药物,服用剂量与时间不定或宜冷饮者,又称为“饮”,如香菇饮等。,二、特点(1)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随证加减。(2)发挥多种成分的多效性与综合作用,吸收快,药效迅速。(3)制备方法简便。缺点:(1)多为临用煎服,不利于急救。(2)成分利用率低:难
3、溶成分提取不完全,或沉淀损失。(3)服用量大,味苦。携带服用不方便,易霉败变质,挥发性成分易挥散。,三、制备与影响因素 1)汤剂主要用煎煮法制备。药材(粗粒、饮片)+水 煎煮 去渣 药汁 2)汤剂的质量影响因素:煎器(不与药材成分起化学变化)、热源与加热方式(文火或武火)、溶媒(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药材品种、饮片质量、药材粉碎度、特殊中药的处理。,三、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1)成分间增溶而增效 如当归含的磷脂类成分有助于大黄中总蒽醌、麻黄中麻黄碱、银花中绿原酸的溶出。2)成分挥发或沉淀而减效 含有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挥发损失,时间愈长损失量愈大。有的药材,如甘草与黄
4、连合煎,所含甘草酸与黄连素产生沉淀,黄连与黄芩也产生沉淀反应。,3)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附子含生物碱,单用附子强心升压作用不强且可导致异位性心律失常。甘草、干姜无强心作用,但以附子、甘草、干姜组成的四逆汤,则强心升压作用明著,且避免心律失常。四逆汤的毒性较单味附子降低。4)产生新的化合物 某些溶出成分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化合物。汤剂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酸碱中和、取代、水解、聚合、缩合、氧化、变性等化学反应,汤剂群药合煎是个极复杂的过程,单煎合并使用不完全等效于方药的群煎使用,这也是汤剂剂型改进的难点所在。,5.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进展传统汤剂改成合剂,冲剂,口服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颗粒饮片
5、”即将传统饮片由过去的切制规格,改变为粉碎成一定粒径的颗粒或粗末,经干燥灭菌单剂量包装,供作汤剂调配时入药原料。特点:利于药效成分溶出,有利于实现生产、包装机械化,规格化。但药材粉碎后缺乏外观鉴别特征;含淀粉、粘液质多的药材煎煮时易糊化,或煎液浑浊,滤过困难等。,第三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一、定义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二、特点由中药汤剂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保证综合疗效,吸收快;可大量生产无须临用煎药,方便;浓缩,用量小,多加入矫味剂,易为患者接受:加入防腐剂并灭菌密封,稳定;携带、保存和服用更方便。缺点:不能随症加
6、减,常用乙醇等精制处理,成品亦可含有乙醇。生产设备、工艺条件要求高,生产环境清洁避菌。,三、质量要求:1.贮存期只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2.单剂量合剂应作装量差异检查。3.相对密度4.定性定量其它要求尚在建立之中,四、制备中药合剂(口服液)的制备源于汤剂,又与汤剂不同。工艺流程一般为:浸提 净化、浓缩 配液 分装 灭菌。1、浸提:常规方法,水煎二至三次,每次1-2hr,或用不同浓度乙醇用渗漉法提取,若有挥发性有效成分,须考虑其提取与收集。2、净化:水提醇沉(醇沉浓度一般需达70%)、絮凝沉降(加甲壳素、ZTC等絮凝剂)、酶法澄清等。,3、浓缩:日服用量30-60ml,相当于汤剂一日量。4、
7、配液:加入附加剂,搅拌,甜味剂:蜂蜜、单糖浆、甘草甜素、甜菊苷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5、分装:粗、精滤,灌装机灌装,检查装量异。6、灭菌:煮沸灭菌、流通蒸气灭菌或热压灭菌。最终灭菌工艺有时可使沉淀增加,故灭菌也有于过滤前进行的,但分装时须在10000级环境中进行。,第四节 糖浆剂,一、定义: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二、特点:含糖或芳香剂(香料),掩盖药物不适气味,口感好,儿童尤宜。糖浓度高,渗透压大,一定程度上抑菌,但低温析晶。热溶糖浆中,双糖 单糖(葡萄糖与果糖等分子混合物,具还原性)。甜味高,可延缓易氧化物氧化
8、变质,防止析晶,但转化糖过多则色深,易霉变。中药糖浆含糖及其它营养成分,极易被微生物污染,霉变。常加入防腐剂。所用防腐剂种类与用量:对羟基苯甲酸酯类:0.05苯甲酸(钠):0.2,山梨酸:0.050.15。注意糖浆剂的PH值。可枸椽酸调PH偏酸。适当浓度的乙醇、甘油、挥发油(兼矫味)有一定的防腐效能。,三、分类1单糖浆 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或64.72(gg)。不含药物,用途:供制备含药糖浆;矫味剂;助悬剂片、丸剂等的粘合剂。2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治疗作用。3.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9、,四、制法制备工艺流程:浸提 净化 浓缩 配制 滤过 分装 成品 1 热溶法 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溶解再加人可溶性药物、附加剂(防腐剂)混合溶解后,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优点:蔗糖易溶,易滤过,经加热可使所含少量高分子物凝固而滤除并可杀灭微生物。缺点:加热时间过长(沸后5min)或超过100,转化糖的含量过高,色深。适用:单糖浆、无挥发性成分、热稳定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参见P164例1,2 冷溶法 在室温下将蔗糖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可溶性药物和附加剂,滤过,即得。优点:制品色泽较浅或无色,转化糖较少。但:溶解时间较长,
10、易受微生物污染,故用密闭容器或渗滤筒溶解。适用:单糖浆和不宜用热溶法制备的糖浆剂,如含挥发性药物的糖浆。参见P164例2,3 混合法(最常用方法):系将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得。混合法工艺流程:蔗糖 单糖浆 混合均匀 加入附加剂 药材 药 液 静置 过滤 分装 混合方法:(1)水溶性固体药物,先用少量水成浓溶液,再与单糖浆混匀。若水溶解度小可加辅助溶剂。,(2)水溶性液体药物,直接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滤过。挥发油等先溶于少量乙醇等辅助溶剂或加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3)乙醇的制剂(如酊剂、流浸膏剂等)与单糖浆混合浑浊,加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等助滤剂滤净。(4)水浸出制剂,含蛋白质等易霉
11、变,先加热至沸使凝固滤除,再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用水醇法处理。(5)药物为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少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中药糖浆剂先浸提药材,经净化、浓缩后,采用上述三法中的一法加入糖或单糖浆、防腐剂、矫味剂、色素(应先用少量水或乙醇溶解)等混匀,加水至全量,静置24小时后滤过。,五、质量要求与检查:1、外观: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应澄清,在贮存期不得有发酵,酸败、异臭、产生、霉变中其他变质现象,含有药材提取的糖浆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2、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不得少于60%(g/ml)可用糖量计测定3、相对密度(根据具体品种要求测定),4、PH值(根据具体品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八 浸出 药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