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八章侦查讯问.ppt
《【教学课件】第八章侦查讯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八章侦查讯问.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侦查讯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侦查讯问的准备工作,了解侦查讯问的一般方法,熟悉侦查讯问中各种策略方法的运用。,一、侦查讯问的概念与任务(一)侦查讯问的概念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获取犯罪嫌疑人陈述和辩解,按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审查的一种侦查措施。(二)侦查讯问的对象 1、依法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2、依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3、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4、抓获的逃犯、群众扭送的现行犯、投案自首人员,二、侦查讯问前的准备工作(一)组织讯问力量1、讯问人员的选配(1)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案件性质和复杂程度二是案件规模大小三是犯罪嫌疑人的
2、个性特点四是犯罪嫌疑人的职业、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五是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六是犯罪嫌疑人的语言习惯(2)讯问人员的分工 2、讯问的组织形式(1)讯调同一(2)讯调分工(3)同线分审,(二)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案件发生的基本情况 案件侦查的基本情况 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 其他材料,如法律、工作制度、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状况等(三)研究被讯问人的基本情况.被讯问人的犯罪原因,有无犯罪前科。.被讯问人的个性特点。性格、兴趣等3.分析被讯问人被羁押后的心理状态。从案卷材料中分析 从拘捕、收押过程中分析 从有关场所、实物中分析 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材料中分析,(四)制订讯问计划 1、简要案情 2、讯问的目的和要
3、求 3、讯问的步骤、重点和突破口的选择 4、讯问的策略方法及应付可能出现的反审讯的对策 5、调查取证的安排 6、紧急情况的处理 7、其他注意事项(五)证据及有关资料的准备。,三、初讯的基本步骤及内容一是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个人简历,家庭成员,有无前科二是告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义务三是讯问犯罪嫌疑人有无犯罪行为四是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五是向犯罪嫌疑人进行实质性提问六是讯问结束七、初讯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迅速及时的开展讯问,2.重视给予犯罪嫌疑人的第一印象,防止出现僵局。3.在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并作出某些有罪供述时,要善于抓住战机,及时追清主要事实和情节。4.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辩解,要耐心听
4、取,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5.第一次讯问如果未能达成目标,应及时分析案情有无问题,证据是否可靠,方法是否正确等。,四、讯问突破口的选择讯问突破口,就是讯问中用于攻破犯罪嫌疑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薄弱对象。薄弱环节:多项犯罪中的薄弱项,犯罪事实中的薄弱情节,心理中的薄弱点。(一)从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的问题中选择突破口(二)从发现的矛盾和破绽中选择突破口(三)从犯罪嫌疑人认识不能、防范无力环节上选择突破口(四)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障碍方面选择突破口(五)从共犯中选择突破口,七、侦查讯问的策略方法,讯问策略是指在讯问过程中,侦查员根据国家法律,针对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为促使犯罪嫌疑人作出彻底的、真实的
5、供述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讯问途径和谋略的总称。看表现听谎言、辨解说提问模式、政策攻心想方法、弱点情感慑谋略,侦查讯问的常用策略,(一)攻心为上的策略(二)利用矛盾的策略(三)重点突破策略(四)迂回渐近策略(五)出示(使用)证据策略,1、攻心为上策略的概念和意义攻心为上的策略,是指讯问人员根据案件情况,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法律、形势与前途教育,从心理上征服犯罪嫌疑人,促其彻底交罪的讯问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侦查讯问中经常使用、行之有效、最基本、最重要的讯问策略。属于上策。,2、攻心为上策略的运用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罪责这个压力
6、条件。第二,必须具备“出路”这个条件。上述两个条件是攻心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取得攻心胜利的基本保证。,3、攻心的种类(1)政治攻心(2)思想攻心思想攻心是最常用的讯问策略,是缓解和消除犯罪嫌疑人对抗心理的策略。A、以情攻心B、以理攻心C、以势攻心(3)政策法律攻心,以情攻心是指对犯罪嫌疑人的情感进行调动和感化,使其向有利于如实供述的心理转化。情感感化有三种形式:第一,教育感化第二,态度感化第三,生活感化情感调动的主要形式有:第一,以犯罪后果严重,调动其忏悔之情第二,以被害人的处境,调动其内疚之情第三,以父母师长恩、夫妻儿女爱调动其善良之情第四,以试身处地的感受,调动其良知,以理攻心是指运用辩证
7、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刑事技术的自然科学和为人处事的社会公理、道德观念等转变犯罪嫌疑人的思想,促其如实供述罪行。第一,痛斥其违背公理和良知第二,驳斥其谎言和谬误第三,用事实和道理为其指明出路,以势攻心:“势”包括形势、局势、声势是指在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运用和造成对我有利的形势、局势和声势,对犯罪嫌疑人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其转变思想态度,如实供述罪行。1、强化讯问力量,使其无法招架2、制造声势,使其感到失去继续顽抗的意义,如同案已经落网或坦白3、以严打形势表明决心,政策法律攻心就是运用党的有关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感召力和震慑力,去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促其认罪服法。第一,宣讲党的政策和刑法、刑
8、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中从严、从宽条款进行解释,开展攻心;第二,运用真实案例和真人真事去启发教育;第三,运用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开展攻心;第四,开展前途、形势教育,因势利导,1、利用矛盾策略的概念利用矛盾的策略,是指讯问人员在讯问时,利用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使其无法自圆其说,或者利用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之间已经存在的矛盾,使他们为自己的利益互不信任、互相揭发,从而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讯问策略。,2、利用矛盾策略的适用范围(1)主要适用于共同犯罪案件(2)在非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之间,口供与案件事实、与其他证据之间也有可能存在矛盾时,3、侦查讯问中可资利用的矛盾A、犯罪嫌疑人口
9、供中的矛盾B、同案犯罪嫌疑人在利害关系上的矛盾,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1)犯罪嫌疑人口供前后的矛盾。多表现为陈述的事实矛盾和逻辑错误。(2)口供与其他证据不一致。(3)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词之间有矛盾。(4)口供与自然条件不符。(5)口供与某些规章制度不一致。(6)口供与风俗人情不相符。(7)口供与某些科学常识相违背。(8)口供与方言口音的矛盾。(9)口供在逻辑上有矛盾。,同案犯罪嫌疑人在利害关系上的矛盾(1)主犯与从犯之间相互不满、互不服气的矛盾。(2)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争权夺利的矛盾。如分赃不均(3)同谋策划中观点、意见分歧的矛盾。(4)实施犯罪时的不同行为和应负罪责大小的矛盾。(5)
10、罪行败露后相互猜疑、相互抱怨和相互不信任的矛盾。(6)坚持“盟约”、“哥们义气”者与争取坦白者之间的矛盾。,4、如何运用利用矛盾的讯问策略(1)利用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A、发现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的策略方法 B、分析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产生的原因C、掌握好利用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的时机D、利用犯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的方法(2)利用同案犯罪嫌疑人在利害关系上的矛盾(3)运用利用矛盾的讯问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比:口供与其他证据进行比对。二是追:讯问具体化。三是复:重复讯问。间歇重复讯问、变向重复讯问、分散重复讯问四是查:调查核对的方法。五是析:运用逻辑推理判断的方法。,一是故意撒谎二是受
11、记忆或表达无意说错三是是案件特殊性导致表面矛盾实质并无矛盾四是本身真实,其他材料有问题,(1)一撒谎就批驳。(2)“欲擒故纵”。,一是借题驳斥法二是事实驳斥法三是证据驳斥法四是对质法,1.直接利用2.“证据虚拟”3.“情景设计”:4.说服教育,1、利用矛盾要以事实为根据。2、利用矛盾要防止犯罪嫌疑人乱咬乱供,互相推诿,嫁祸于人。3、在利用同案犯罪嫌疑人之间存在的矛盾时,注意不要出现言语失误,避免出现讽刺挖苦的语言。4、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矛盾。5、要掌握分寸。,1、重点突破策略的概念和特点重点突破的策略,是指讯问人员在讯问时,运用已经取得的证据或者利用犯罪嫌疑人心理上的弱点,对查明全案具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八 侦查 讯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