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ppt
《【教学课件】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能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感觉器官:感受器及与感受功能密切相关的非神经附属结构。2、分类,距离感受器,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平衡、本体、内脏等,接触感受器,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的刺激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觉阈值(sensory threshold):引起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适宜刺激感觉阈低。,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概念:感受器能把作
2、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变成感受神经未梢上的神经冲动,这种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位 发生器电位(启动电位):感受神经未梢上的局部电位。,体内外的刺激信号 G蛋白效应器酶第二信使 改变离子通道功能状态 细胞膜电位变化(感受器电位或启动电位),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概念: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AP的序列之中。(1)对刺激的质(性质)的编码不同性质的感觉引起,是由某一专用线路(labeled line)将冲动传到脑的特定部位所形成的。(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图)A、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不同 B、参与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
3、不同,蛙肌梭中刺激强度的编码模式图,4.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现象 概念:用固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的现象。(1)快适应感受器:利于接受新的刺激(2)慢适应感受器:利于机体对某些功 能进行持久的监测和调节 适应并非疲劳,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视觉器官:眼睛适宜刺激:370470nm的电磁波视觉:是指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刺激,经视觉系统的编码、加工及分析后的主观感觉。眼球的基本结构(如图)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感光系统:视网膜,眼的结构,眼的折光功能及其调节与眼的屈光成像的光学原理,球形界
4、面的折光规律,A,B,C,F2,F1,A,B,折光能力与曲率半经和折光指数有关。,1,2,2,n,n,R,n,F,-,=,F:(主)焦距R:曲率半经n1:空气的折光指数n2:某物质的折光指数D:屈光度(焦度),F,D,1,=,R大,F大,D小R小,F小,D大(如下图),1D,2D,10D,折光指数:角膜:1.376房水:1.336空气:1.000晶状体:1.410玻璃体:1.336,F,F,F,计算像距,F,b,a,1,1,1,=,+,F,b,1,1,=,得出:b=F成像在主焦距F的位置。2、如果a小于足够远时(6m以内),则bF,成像在主焦距之后。,1、当物体处于无限远时(6m以外),1/a
5、0,则:,物距为a,像距为b,则:,焦平面,来自远处光线(平行光线),来自6m以内的光线,焦点,屈光指数=1.333,(,(,(,ab(,实物到节点距离,物像到节点中离),实物大小),物像大小),Bn,bn,AB,=,n为节点,F为主焦点,眼前10m处高30cm的物体,物像大小为:,0.45,10005,300 15,10005(mm),15(mm),300(mm),=,=,=,X,X(mm),眼的屈光和成像简化眼,眼的调节视远物时不需调节,视近物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会聚1.晶状体的调节(图)视近物视网膜上模糊的物像视皮层中脑正中核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向前向中移行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
6、曲率)屈光力焦距缩短物像落到视网膜上,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年龄 8岁 20岁 60岁近点 8.6cm 10.4cm 83.3cm,调节能力用曲光度D表示1D1/1m,为100度,近视眼者近点小,2.瞳孔调节 直径 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引起双侧瞳孔反射性缩小。作用: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调节入眼光量 瞳孔对光反射:又称互感性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视网膜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射。作用:减少入眼光量 保护视网膜。,瞳孔近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经过中脑正中核。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顶盖前核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视觉(不产生
7、复视)。,眼的折光能力异常1.正视眼2.非正视眼(近视、远视、散光、老视)(1)近视:用凹透镜纠正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屈光性近视:折光能力过强,(2)远视:用凸透镜纠正 轴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 屈光性远视:折光能力太弱(3)散光:用柱面镜纠正产生原因: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等(4)老视:用凸透镜纠正产生原因:晶状体弹性减退(弱),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视网膜的结构(如图)1.主要分四层:(1)色素细胞层不属于神经组织,含色素颗粒和VitA,对感光细胞有保护和营养作用。与其它层易发生剥离。,视网膜的主要细胞层次及其联系模式图,视网膜的主要细胞层次及其联系,(2)感光细胞层视杆细胞、视锥细
8、胞通过终足与双极细胞联系(如下图)*结构:外段、内段、核部、终足*分布盲点:无感光细胞黄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中央凹:密集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周边部视锥细胞少,视杆细胞多(3)双极细胞层(4)神经细胞层,感光细胞模式图,2.联系(1)纵向联系*单线方式:多见于中央凹处视锥细胞意义:视敏度高,感觉“精细”*聚合式联系:多见于视杆系统 无精细分辨能力,能总和多个弱刺激(2)横向联系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3.联系方式:化学突触和电突触,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1.视觉的二元学说*视杆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性高,可感受弱光,无色觉对物体细小结构辨别能力差,。*视锥系统(昼光觉或明视觉
9、系统):对光的敏感 性差,专司昼光觉、色觉,对物体的细小结构及颜色有高度的分辨别能力。,2.视觉的二元学说的依据(1)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2)在视网膜分布不同。(3)与双极Cell及N节C的联系方式不同(4)动物证明,视网膜的感光换能机制1.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代谢存在于视杆细胞外段的视盘(膜)上对蓝绿光区域敏感。(如图),视蛋白11顺视黄醛视紫红,(2)视杆细胞外段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机制,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阻抑蛋白、视蛋白激酶,诱发视杆细胞产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示意图,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示意图,终足神经递质释放,超极化型感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九 感觉器官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