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教学课件】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管学院 赵立敏,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基数效用认为:,2、序数效用认为:,1)效用可用单位来度量;,2)效用具有可加性;,1)效用不可以度量并加总求和;,2)可以排序,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效用理论,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可以买的物品。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因此,你考虑各种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和合意的一组物品。,一、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 二、偏好:效用分析-消费者想要什么,表1 消费者预算约束,表1表示消费者可以购买的百事可乐和比萨饼许多
2、组合中的一些。表中的每种消费组合花费正好是1000美元。,1、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消费者买得起什么,一基本概念,2023/8/7,5,1)预算线的定义(budget line)表示在消费者收入(支出)和商品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支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也称为消费可能线和等支出线。(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isoexpenditure line)设:消费者的支出为120元,商品 X 的价格为每单位 8.00元,商品 Y 的价格为每单位6.00元。2)预算线的特征 A、预算线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负值
3、,斜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KAB=-OA/OB=-(I/PY)(I/PX)=-PX/PY B、预算线是一定消费收入(支出)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的组合轨迹。c、满足等支出方程式:I=PX QX+PY QY,消费预算线(图示),o,X,A20,B(15),Y,K=-Px/Py,OB=M/Px,OA=M/Py,M=PXX+PYY,2023/8/7,6,2、预算线的位移:收入、价格(1)随消费者收入(支出)的变化而变化。,Y,X,0,A1,A0,A2,B0,B2,B1,收入增加(减少)时预算扩大(缩小),表现为预算约束曲线向外(内)平移。,2023/8/7,7,(2)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4、 1)I、PY=C(常数)2)I、PX=C(常数)PX,PX PY,PY,A,Y,Y,A2,A0,A1,0,B,X,X,a,b,c,0,B1,B0,B2,价格上升(下降)预算缩小(扩大),表现为预算约束曲线在价格变动的商品一端的内(外)移。,2、偏好(Preference)-消费者想要什么,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取决于他的预算约束,而且还取决于他对物品的偏好。,表示偏好-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其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一、欲望与效用,1、欲望
5、:是人们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满足的规律:,第一、欲望强度递减规律,第二、享受递减规律,2、效用(Utility):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衡量单位称为“尤特尔”(Util)。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且不具伦理学意义:如毒品,二、边际效用理论,2、总效用(TU):消费者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TU=f(X,Y),1、效用函数:反映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与获得的满足之间关系的函数。,当X增加X,Y不变,则U增加U,每U/X表示在消费一定X的基础上,每增加单位X增加的效用。,X0
6、,3、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消费者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物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即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效用。,根据上表可作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举一例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达到某一数值后,其边际效用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小。例:吃面包,表3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解释: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2)物品用途上的原因,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剩余=,=面
7、积ANE,三、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物品的价格是不变的,那么,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效用最大的购买行为)的实现。“消费者均衡”又被称为“最佳购买”、“最佳购买组合”、“效用最大化组合”和“最佳消费束”等。,2)所以消费者均衡的数学模型为:,解得:,也即,购买的物品的边际效用与其支付的价格成比例。,a表示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例:900元买不同的三件衣服(证明: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证明:,假定资源稀缺如果不稀缺,全部实现MU=0用MUA,MUB,MUC代表消费品A,B,C,的边际效用,PA,PB,PC,代
8、表消费品A,B,C的价格,当:MUA/PA=MUB/PB=MUC/PC=MUm/P时,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如果有:MUA/PAMUB/PB意味着B的消费多了,A的消费少了;消费者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就是减少B的消费,并相应增加A的消费,此时,MUB/PB由此而上升,而MUA/PA下降;直到这二者相等为止。,货币的效用评价1、货币具有效用。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2、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货币的边际效用便是一个不变的常数。,第二节
9、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分析,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是心理现象,不可以度量,即不能用基数表示,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顺序,即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效用的高低。,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消费两种可相互替换的商品X和Y时,他可以多消费一点X而少消费一点Y,或少消费一点X而多消费一点Y,但他得到的效用不变。,表3-3 梨和苹果的不同组合(单位:公斤),组 合 梨(Y)苹果(X),A 10 1 B 6 2 C 4 3 D 2.5 4,一、无差异曲线境界和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能给消费者带来
10、相同满足程度(偏好)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连线,称为无差异曲线(亦称等效曲线)。,108642.5,0 1 2 3 4,A,B,C,D,I,图3-2 无差异曲线,把无差异组合从表 的形式转达换为几 何形式,并作出变 量连续性假设,那 就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图32(1)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两两不能相交;,图32(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能力。,图32(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如图:边际替代率递减与几何图形
11、中曲线凸向原点等价。或者说,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所以才画了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图32(5)无差异曲线,在水平距离相同时,垂直距离越来越短。,注意,这里不存在负效用的无差异曲线。这也意味着没有负边际效用,虽然边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存在。它的意义是“多多益善”。这个特征称为:偏好的强单调性假设。,、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称为边际替代率。实际上,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负值。,即,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商品的增加,人们愿意放弃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几何意义:边际替代率递减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12、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凸向原点。,二、消费者均衡,、消费可能线(预算线、价格线、支出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M=PXX+PYY,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1)预算线的定义(budget line)表示在消费者收入(支出)和商品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支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也称为消费可能线和等支出线。(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isoexpenditure line)设:消费者的支出为120元,商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三 消费者 行为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