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章生命活动的维持.ppt
《【教学课件】第三章生命活动的维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章生命活动的维持.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维持能量获得与转换,一、代谢简介二、光合作用三、细胞呼吸,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生物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一切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第一节 代谢简介,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各方面的相互关系:,生物的能量代谢ATP生成的具体方式生物氧化的特点和过程,一、生物的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热力学原理能量传递媒介,1、能量代谢的热力学原理,自由能(G):指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做功的那部分能量。自由能的变化(G):产物的自由能与反应物的自由能之差,与反应转变过程无关。,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0)标准条件:298K,101.3KPa,反应物浓度为1mol/L生化反应中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0):标准
2、条件:298K,101.3KPa,反应物浓度为1mol/L,pH=7,如 A+B C+D G=(GC+GD)-(GA+GB)G=G0+RTlnCD/ABG0,反应自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反应体系的总自由能差等于体系中各单独反应自由能的代数和即一个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G0)可以被另一个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G0)所驱动,只要它们自由能差的代数和小于零。在生化反应中,许多反应是被ATP的水解所驱动的。,葡萄糖+Pi,G=+13.8kJ/mol,ATP+H2O,ADP+Pi,G=-31.5kJ/mol,6磷酸葡萄糖+H2O,葡萄糖+ATP,6磷酸葡萄糖+ADP,G=-17.7
3、kJ/mol,例如葡萄糖的磷酸化是被ATP水解反应所驱动。,2、能量传递媒介,通常情况下,分解代谢释放的能量并不直接被吸能代谢所利用,而是通过一些能量传递物质来传递能量,起能量转运站的作用。既可传递能量,又可暂时储藏能量。,ATP烟酰胺辅酶黄素辅酶,ATP(腺三磷)生物能量的主要传递者,、烟酰胺辅酶(NAD、NADP),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VB5(烟酰胺)重要的氢载体,NAD+:R为H;NADP+:R为PO32-,NADH2+1/2O2=NAD+H2O+3ATP,重要的氢载体,、黄素辅酶,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氢载体生物体内VB2以FM
4、N和FAD形式存在VB2缺乏时,人类主要症状为唇炎、口角炎等。,FADH2+1/2O2=FAD+H2O+2ATP,二、ATP生成的具体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即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将高能磷酸键直接转给ADP生成ATP。,XP+ADP ATP+X,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高能键其能量来源于伴随着:与氧的存在与否无关,底物脱氢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和集中,2、氧化磷酸化,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电子传递链的顺序:,电子传递链中生成ATP的部位,电子传递体系部位:,原核细胞:电子
5、传递体系和细胞膜连在一起真核细胞:电子传递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3、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光合色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过程,A、生物氧化特点在活体细胞中进行,需酶参加 温和条件 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能量逐步释放,以ATP形式储存和转运,三、生物氧化的特点和过程,代谢简介,B、生物氧化过程,代谢分子,O2-,H2O,能量,呼吸链,脱氢即是被氧化,H可拆分为H+e,第二节 光合作用,自然界中存在不同种类的光合生物产氧光合作用:蓝细菌、藻类、绿色植物,不产氧光合作用,紫硫细菌,氢细菌,一、光合器官,二、光合色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藻类中含藻胆类色素光合细菌含菌绿素或菌
6、紫素,叶绿素类,中心叶绿素:捕光天线叶绿素:,P680、P700(高度特化的叶绿素a)直接引起光化学反应,吸收光能,光合作用整个反应过程分为,光反应暗反应,光反应在叶绿素的参与下,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ATP、NADPH)暗反应毋需叶绿素参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推动CO2的还原和固定,变成糖类化合物,三、光反应,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形成ATP的过程类囊体上进行反应,1、两个光反应系统,光系统(PS)作用中心为P700的叶绿素a分子光系统(PS)作用中心为P680的叶绿素a分子,(二)原初反应,发生于最起始阶段的反应,是光合作用中
7、直接与光能利用联系的反应 光能的吸收 光能的传递 光化学反应,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作用中心,作用中心叶绿素被激发成激发态(chl*),产生一个高能电子,电子传递给一个电子受体A,A被还原,chl失去电子被氧化,光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电荷分离,2、光合电子传递链,质体醌,质体蓝素,ATP氧NADPH,生成,产生ATP,环式光合磷酸化,仅生成ATP,无水的裂解、氧的生成、也没有NADPH生成,Z链中,在2个光系统参与下,伴随水的裂解、氧的释放、NADPH形成的磷酸化作用,称为非环式光合磷酸化当NADP+供应不足时,PS中P700释放的电子通过可溶性Fd PQ Cytb6 P
8、C,又回到P700,是环式途径,称为环式光合磷酸化仅生成ATP,无水的裂解、氧的生成、也没有NADPH生成,(四)类囊体膜中存在五种复合体,PS,细胞色素复合体,PS,FNR复合体,ATP酶复合体,Fd-NADP+还原酶,暗反应: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使CO2还原(NADPH提供电子)合成糖,分为三步,四、暗反应,CO2的固定还原反应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卡尔文循环,CO2的固定,还原反应,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在C3植物中,卡尔文循环是直接使用了来自空气的CO2,它所产生的第1个有机物是3C化合物3-PGA在炎热干旱的日子里,C3植物叶子的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可
9、减少水分的丢失,却阻止了CO2的进入,RuBP羧化酶要求较高的CO2浓度在CO2浓度偏底,O2浓度提高的情况下:RuBP酶还能在光照条件下结合O2,促使O2分解二磷酸核酮糖,释放出CO2,称为光呼吸光呼吸抵消掉一部分光合作用的成果,C4植物,C4植物具有特殊的保水适应能力C4植物CO2固定在叶肉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景天科植物(肉质植物)代谢(CAM),仅在夜晚才打开气孔准许CO2进入的办法保水,第三节 细胞呼吸生物能转换与释放,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重要能源物质糖代谢,糖类代谢,糖的来源糖的代谢糖代谢紊乱引发的病症,一、糖的来源,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动物体内糖异生,二、糖的
10、中间代谢,糖酵解途径(EMP)三羧酸循环(TCA),糖酵解的研究历史是从酒精发酵的研究开始的。我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酿酒的记载,但糖变酒的过程直到20世纪才搞清楚。,1、糖酵解途径(EMP),1897年,Hans Buchner 和 Eduard兄弟发现,酵母汁可以把蔗糖变酒精,证明了发酵可以在活细胞以外进行。否定了巴斯德的发酵离不开活细胞,是没有空气的生命过程的观点。1940年,Gustar Embden 和Otto Meyerhof等人发现肌肉中也存在着与酵母十分类似的不需氧的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他们称此为酵解过程,又称为EMP途径。,糖酵解途径,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所有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三 生命 活动 维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