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
《【教学课件】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学内容:本章首先讨论了半导体三极管(BJT)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随后着重讨论了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还介绍了BJT的静态、动态分析,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并把其作为分析放大电路的基本方法。然后就是工作点的稳定和多级放大电路。,教学要求:本章需重点掌握三极管的模型与特性;并能熟练进行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确定,估算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的掌握,以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3.1 半导体三极管 3.2 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3.4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
2、.5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6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情况 3.7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 3.8 多级放大电路,3.1 半导体BJT,BJT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将两个PN结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器件。BJT有两种类型:NPN型和 PNP型。其内部特点是发射区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基区厚度很小。外部放大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3.1.1 BJT的结构 当两块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它们的交界处就会形成PN结,因此BJT有两 个PN 结:发射区与基区交界处的PN结称为 发射结,集电区与基区交界处的 PN结称为 集电结,两个PN 结通过很薄的基区联系着。同样,PNP型与 N
3、PN型相似,特性几乎相同,只不过各点极端的电压极性和电流流向不同 而已。,图3.1.1 NPN型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电路中的符号,晶体管3个区有如下特点:(1)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的掺杂浓度(2)基区很薄,一般为1m至几m。(3)集电结面积大于发射结面积。,3.1.2 BJT的电流放大原理 通过改变加在晶体管三个极上的电压可以改变两个PN结的偏置电压,从而使晶体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时,处于截至状态;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处于放大状态;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时,处于饱和状态。当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能将基极的小电流放大为集电极的大电流,现以NPN型晶体管为例
4、分析其放大原理。1.BJT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为使发射区发射电子,集电区收集电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正向 偏置),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在 这些外加电压的条件下,管内载流子的传输 将发生下列过程,如图2-2所示:,(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 由于发射结外加正向电压,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不断通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同时基区的多子-空穴越过发射结进入发射区。因为基区很薄,掺杂浓度又较低,所以空穴数目较少,因此由空穴形成的电流可以忽略。故可认为主要有发射区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E,其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2)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和复合 电子到达基区后,由于基区中空穴浓度低,只有
5、很少一部分电子与基区中的空穴复合。复合掉的空穴由外电源补充,这样就形成了较小的电流IBN,IBN的方向由外电源流入基区。剩下的大部分电子扩散到集电结。,(3)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 由于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扩散到集电结的电子很快漂移到集电区,形成电流ICN。由于集电结反偏,使集电区的多子电子和基区的少子空穴不能向对方扩散;而集电区中的少子空穴和基区中的少子电子可以漂移到对方,形成反向饱和电流ICBO,ICBO值很小,但由于它是由少子形成的,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对三极管性能影响较大。ICN的方向由外电源流入集电区(与扩散到集电结的电子漂移到集电区的方向相反),ICBO的方向从集电区流向基区。经以
6、上分析和图2-2可知,由ICN与ICBO构成集电极电流IC。IBN和ICBO构成基极电流IB。根据KCL(Kirchhoffs Current Law,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得出电流分配关系如下:,我们定义 为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则 将 带入上式得令 则 上式中 称作穿透电流,或集电极-发射极极间反向饱和电流,2.各级电流之间的关系,一般为计算方便而忽略,那么 值一般远大于1。IC与IE值相差不大,但它们都远大于IB值。由此可见当UBE有微小变化即IB有微小变化时,IE和IC有较大变化,这种情况称为电流放大。实用电路中,晶体管主要用于放大动态信号。衡量三极管放大能力的指标是共射交流放大系数,其定义
7、为 一般在放大状态下,和 差别较小,可以认为两者近似相 等,故在以后的分析中取,其值为几十到一百左右。,3.放大作用分析(1)BJT的放大作用,主要是依靠它的发射极 电流能通过基区传输,然后到达集电极而实现 的。为此要满足两个条件:a.(内部):要求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浓度要很小;b.(外部):发射结要正向偏置、集电结要反向偏置。(2)BJT内各个电流之间有确定的分配关系,所以只要输入电流 B给定了,输出电流 c 和输出电压便基本确定了。IE主要是由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而产生的;IB主要是由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而产生的;IC主要是由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
8、漂移到集电区而形成的。,4.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1)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时,处于截至状态:当发射结反偏或零偏时,发射区不再发射电子,三极管内部只有由少子形成的电流ICBO,通常认为IB0,IC 0。三极管的这种状态叫截止。2)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时,处于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可形成发射极电流IE,而集电结正偏或零偏则失去了收集电子的能力,无论IB增大多少,IC值都不再增大,这种状态称作饱和状态。,3.1.3 BJT的特性曲线(共射)共发射极电路以发射极作为共同端,以基极 为输入端,集电极为输出端,如图所示。,图3.1.3 共射极放大电路,在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以共发射极的使用方法居多,故以共射
9、接法来分析BJT的特性曲线。BJT的特性曲线是指各电极电压与电流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 部表现。1.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是指UCE一定时,输入回路中iB与uBE之间的关系,即 iB=f(BE)|CE=常数,1)当uCE=0时,相当于发射结与集电结并联起来,此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伏案特性相似。2)当uCE增大时,集电极收集电子的能力增强,使得在基区要获得相同的iB值(IB主要是由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而产生的),所需的电压uBE相应增大,即曲线随uCE增大而右移。3)当uCE1V后,各曲线已经很接近了,因为集电结反偏后,其收集电子的能力已强大至基本不再增加,从而i
10、B也不再明显减小,故只用一条曲线代替所有uCE1V的曲线。,由图可知,特性比较平坦的部分随着VCE的增加略向上倾斜。,实际上VCE1V以后的输入特性与VCE=1V的特性曲线非常接近,uBE/v,0.2,uCE/v,(a)输入特性,(b)输出特性,uCE1V,uCE=0,0.8,0.6,0.4,iB/A,100,80,60,40,20,饱和区,放,大,区,100A,80A,60A,40A,20A,iB=0A,10,8,6,4,2,ic/mA,4,3,2,1,截止区,图3.1.4 三极管的特性 曲线,2.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是指iB一定时,输出回路中iC与uCE之间的关系,即:iC=f(CE)|
11、iB=常数 每条曲线可分为上升、转折、平坦三个阶段。上升曲线很陡。这是由于uCE值很小,集电区收集电子的能力不够,因此iC受uCE的影响。当uCE略有增加时,iC增加较大。转折段iC随uCE变化缓慢。这是由于uCE 1V后,集电区收集电子的能力基本恢复正常,iB一定,则基区扩散到集电结附近的电子数目一定,大部分电子已被集电区收集,再增大uCE,iC的增大趋势减缓。平坦段较平直,iC基本不随uCE的增加而增加。由于uCE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集电区把从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全都收集到集电区,再增大,扩散来的电子数目也不会增多,即ic值不随uCE增加,只与iB有关,在这个区域内,近似为常数。,输出特性曲线
12、可分为3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分别对应三极管的3种工作状态:(1)饱和区:曲线上拐点左面的区域(uCE uBE,即uC uB),在此区域内iCiB,iC不受iB的控制三极管无放大作用。一般把输出特性直线上升和弯曲部分划为饱和区。(2)放大区:BJT 输出特性的平坦部分,接近于恒流特性,它符合iC=iB的规律,iC大小只受iB控制。(3)截止区:iB 0的部分,iC0,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3.1.4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由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得知,三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器件,在输入输入大幅度交流信号时,会出现由于器件非线性变化特性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若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微变”时,三极管的电
13、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我们可以把微小范围内的曲线近似为直线,那么,三极管电压与电流之间的伏案关系基本是线性的。所以,可以用一个线性电路等效代替在微小工作范围内的三极管。等效原则是:线性电路引出端的电压和电流的伏安关系与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压和电流的伏安关系相同。我们把这个线性电路称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由输入特性曲线可知,在工作点附近的较小的工作段可认为是直线,ube与 ib有线性关系。我们用一个等效电阻rbe来表示输入回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即,由输出特性曲线可知,在放大区,曲线几乎是水平的,可以认为ic与uCE无关,只与iB的大小有关。所以输出回路可用电流控制的受控电流源iC=iB来等效
14、。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图3.1.5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应该指出,微变等效电路只能用于交流信号的分析计算,不能用来分析直流电量的计算问题。rbe的确定:经推证:式中IE是发射极直流电流,rbe是等效电路中的交流电阻。公式体现的是工作点对动态的影响。由于微变等效电路没有考虑PN结的电容效应,所以只适用于信号频率较低的情况。,例3.1 如图所示,晶体管各极电位如图中标注,试判断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饱和、放大、截止或已损坏),若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请判断是硅管还是锗管。,解: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主要是分析其两个PN结的偏置状态;而判断锗管或硅管主要是看其导通时发射结的压降,若|UB
15、E|=0.7V左右则为硅管,|UBE|=0.2V左右则为锗管。(a)NPN型管,UBE=0.1-(-0.2)=0.3V,锗管,发射结正偏;UBC=0.1-6=-5.9V,集电结反偏;故该管工作在放大状态。(b)PNP型管,UEB=1-0.3=0.7V,硅管,发射结正偏;UCB=-2-0.3=-2.3V,集电结反偏;故该管工作在放大状态。(c)NPN型管,UBE=-3-(-2)=-1V,发射结反偏;UBC=-3-0=-3V,集电结反偏;故该管工作在截止状态。,(b)PNP型管,UEB=6-5.3=0.7V,硅管,发射结正偏;UCB=5.5-5.3=0.2V,集电结正偏;故该管工作在饱和状态。(c
16、)NPN型管,UBE=4-4=0V,发射结压降为0;UBC=4-4=0V,集电结压降也为0;则该管可能因被击穿而损坏;也可能因电路连线问题而使之截止。,3.1.4 BJT的主要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 共射极放大电路:直流:交流:,共基极放大电路:直流:交流:,在通常情况下,直流与交流放大系数接近,故可混用。,2.极间反向电流(1)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CBO 表示发射极开路,c、b间加上一定反向 电压时的反向电流,且它仅决定与温度和少 数载流子的浓度。(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CEO 表示基极开路,c、e间加上一定反向电 压时的集电极电流;此电流又称为穿透电流。CEO=CBO+CBO=
17、(1+)CBO硅管的反向电流很小,锗管的较大。,作为判断管子质量的重要依据,3.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CM:集电极电流iC的一个很大范围内,BJT的值基本不变,但当iC超过一定值后,将明显下降,且BJT可能有损坏的危险,该电流值即为ICM。(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表示集电结上允许损耗功率的最大值。(PCM=iCCE)(3)反向击穿电压 a.V(BR)EBO 指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基极间的反 向击穿电压。b.V(BR)CBO 指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基极间的反 向击穿电压。c.V(BR)CEO 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 向击穿电压。,实质上就是发射结本身的击穿电
18、压,3.2 共射极放大电路,一.电路元件作用,图,基本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电路,基极偏置电阻RB基极电源UBB经RB把电压加在,集电极负载电阻RC电源UCC经RC把电压加在,集电极上,保证CB结反偏;同时RC还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基极上,保证BE结正偏。,耦合电容(C1,C2)隔断放大电路与信号源及,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而对交流信号又应畅通无阻(交流耦合作用)。,在加交流信号以前,如果没有基极偏置电压,即UBEQ=0,则IB=0,IC0;加上交流信号ui以后,基极电流波形对应图3.2.2(b)中的情况,可见iB是脉冲波,于是iC,uO波形也是脉冲波形,输出产生严重失真。若基极加上
19、正向偏压UBEQ,产生相应的偏置电流IBQ,波形不再失真,如图(b)所示。,图3.2.2 放大器的直流偏置,可见,直流偏置保证晶体管在交流信号一个周期内均处于放大状态。电路不产生放大失真。,晶体管在直流工作状态(静态)下的电压和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点,用符号Q表示,即ICQ,IBQ,UBEQ,UCEQ。如图所示。,加上交流(正弦)信号以后,各电极电压与电流 既包含直流又包含交流成份。其波形如图所示。,2.交流信号激励下,管内电压电流的波形,因此 UBEQ=UB-UE 基极偏压 的大小,由所需基极偏置电流(以及相应)决定,它一般在下列范围内:,图(b)直流工作点的热稳定性要比图(a)好,原因解释如下
20、:,设由于温度T 上升,导致ICQ有增加趋势,图(b)电路中RE的作用,将使ICQ变化减小,上述稳定过程表示如下:,(锗三极管)(硅三极管),式中,A(w)是增益的幅值,jA(w)是增益的相角,图是相应的曲线。幅值随w变化的特性A()称为幅频特性;相角随变化的特性A()称为相频特性。,两者统称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由图(a)可见,信号频率太高或太低A()均要降低。A0称为中频增益,A()降为 时,对应的频率fL及fH分别称为下限频率及上限频率,放大器的频带宽(通频带)度定义为:,图 3.3.7 频率响应曲线,3.4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静态是指放大电路没有交流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三 半导体 三极管 放大 电路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