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七章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教学课件】第七章可见分光光度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七章可见分光光度法.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7-1 概 述7-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7-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7-4 分光光度计简介7-5 分光光度法的建立7-6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思考题,2,7-1 概 述,一、吸光光度法 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主要有: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800nm50m。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3,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800nm,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二、吸光光度法的特点:(1)
2、灵敏度高;(2)准确度高;(3)操作简便快速;(4)应用广泛。,4,7-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一、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表7-1 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互补关系,5,6,二、光吸收曲线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某一吸光物质测定其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7,吸收曲线,图为1,10-邻二氮杂菲亚铁溶液的吸收曲线,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吸收。,8,吸收曲线的讨论:(1)一种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
3、波长的重要依据。(2)同一种物质浓度不同,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max不变。在max处,吸光度A正比于浓度C。测定测定最灵敏(3)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9,(4)从吸收曲线形状可以解释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互为补色。,光的互补:蓝 黄,10,7-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一、Lamber-Beer定律 二、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 三、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四、透光率的测量误差,11,一、Lamber-Beer定律吸收光谱法基本定律,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 液层厚度和待测物浓度的关系,假设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体,12,取物体中
4、一极薄层,13,讨论:,1Lamber-Beer定律的适用条件(前提)入射光为单色光,均匀非散射的稀溶液2该定律适用于均匀非散射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3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A=A1+A2+An,14,二、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1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讨论:1)a=f(组分性质,温度,溶剂,)当组分性质、温度和溶剂一定,a=f()2)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a可能不同(选择性吸收)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下a一定不同 3)a,物质对光吸收能力,定量测定灵敏度 定性、定量依据,15,2吸光系数两种表示法:1)摩尔吸光系数:在一定下,c=1mol/L,b=1cm时的吸光
5、度 2)百分含量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a:在一定下,c=1g/100mL,b=1cm时的吸光度 3)两者关系,3吸收光谱(吸收曲线):A,16,4吸光度测量的条件选择:,1)测量波长的选择:,注:采用空白对比消除因溶剂和容器的吸收、光的散射和界面反射等因素对透光率的干扰,选A=0.151.00,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3)参比溶液(空白溶液)的选择:,17,三、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依据Beer定律,A与C关系应为经过原点的直线偏离Beer定律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光学因素(二)化学因素,18,(一)光学因素,1非单色光的影响:Beer定律应用的重要前提入射光为单色光,照射物
6、质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并非真正单色光其波长宽度由入射狭缝的宽度和棱镜或光栅的分辨率决定为了保证透过光对检测器的响应,必须保证一定的狭缝宽度这就使分离出来的光具一定的谱带宽度,19,20,讨论:入射光的谱带宽度严重影响吸光系数和吸收光谱形状,结论:选择较纯单色光(,单色性)选max作为测定波长(,S且成线性),21,2杂散光的影响:杂散光是指从单色器分出的光不在入射光谱带宽度范围内,与所选波长相距较远杂散光来源:仪器本身缺陷;光学元件污染造成杂散光可使吸收光谱变形,吸光度变值,3反射光和散色光的影响:反射光和散色光均是入射光谱带宽度内的光 直接对T产生影响散射和反射使T,A,吸收光谱变形注:一般可
7、用空白对比校正消除4非平行光的影响:使光程,A,吸收光谱变形,22,(二)化学因素,Beer定律适用的另一个前提:稀溶液浓度过高会使C与A关系偏离定律,23,四、透光率的测量误差T,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两个因素:T和T,T影响因素:仪器噪音 1)暗噪音 2)讯号噪音,24,1)暗噪音与检测器和放大电路不确切性有 关与光讯号无关,25,2)讯号噪音与光讯号有关,表明测量误差较小的范围 一直可延至较高吸光度区,对测定有利,26,12-4 分光光度计简介,一、主要部件,27,1光源:,2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28,3吸收池: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
8、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4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5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29,30,12-5 分光光度法的建立,一、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1.显色反应 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化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配位化学反应:如:Fe3+与CNS-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Mn2+转化MnO4-,31,2.显色剂 在显色反应中与被测组分生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无机显色剂:硫氰酸盐、钼酸铵、过氧化氢等。有机显色剂:如三苯甲烷类有铬天青S、二甲酚橙等;偶氮类有偶氮胂、PAR等。,32,3.有机显色剂的特性与金属离子生成极其稳定的螯合物选择性和灵敏度高应用广泛 其特性
9、与有机显色剂的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1)生色团(发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 有机化合物: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子的基团,具有n电子和电子的基团产生n*跃迁和*跃迁跃迁E较低例:CC;CO;CN;NN,33,(2)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例:OH,OR,NH,NR2,X,(3)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 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34,(4)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 减色效应: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七 可见 分光光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