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一节红外辐射传感器.ppt
《【教学课件】第一节红外辐射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一节红外辐射传感器.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红外辐射传感器,第九章 辐射式传感器,第二节 超声波传感器,第三节 核辐射传感器,四、红外传感器应用,一、红外辐射的基本特点,三、红外探测器,二、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第一节 红外辐射传感器,一、红外辐射的基本特点 1、一种不可见光。波长范围大致在0.761000 m。工程上又把红外线所占据的波段分为四部分,即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2、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一个炽热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出来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辐射能量就越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产生红外辐射(光谱中最大光热效应区)。,3、具有反射、折射
2、、散射、干涉、吸收等特性,它在真空中也以光速传播,具有明显的波粒二相性。4、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存在不同的吸收带,红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它们是22.6m、35 m和814 m,统称它们为“大气窗口”。这三个波段对红外探测技术特别重要,因此红外探测器一般都工作在这三个波段(大气窗口)之内。,二、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1、希尔霍夫定律 一个物体向周围辐射能量的同时,也吸收周围物体的辐射能,希尔霍夫定律指物体的辐射发射量Er和吸收率之比与物体的性质无关,总等于同一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能量。,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辐射能,: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系数,E0:等价于
3、黑体在相同温度时辐射的能量,为常数,黑体:能全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红外辐射的物体。是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辐射的物体,吸收本领与波长和温度无关,即=1,加热后,发射热辐射与比任何物体都大。镜体:能全部反射红外辐射的物体。透明体:能全部透过红外辐射的物体。灰体:能部分反射或吸收红外辐射的物体。,2、普朗克定律 描述的是黑体辐射发射量的光谱特征,以严格的数学关系给出:,E:某物体在温度T时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红外辐射总能量。:斯忒藩-波尔兹曼常数,5.669710-12w/cm2k4:比辐射率,即物体表面辐射本领与黑体辐射本领之比。T:物体的绝对温度。,3、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物体红外辐射的
4、能量与它自身的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并与 成正比。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4、维恩位移定律 物体峰值波长与物体自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三、红外探测器,红外传感器一般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显示单元等组成。,1、红外探测器类型(1)热探测器 热探测器的工作机理是: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吸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某些有关物理参数发生相应变化,通过测量物理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探测器所吸收的红外辐射。主要有四类:热释电型、热敏电阻型、热电阻型和气体型。,热释电效应:电石、水晶、酒石酸钾钠、钛酸钡等晶体受热产生温度变化时,其原子排列将发生变化,晶体自然极化,在其两表面
5、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用此效应制成的“铁电体”,其极化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与温度有关。当红外辐射照射到已经极化的铁电体薄片表面上时引起薄片温度升高,使其极化强度降低,表面电荷减少,这相当于释放一部分电荷,所以叫做热释电型传感器。如果将负载电阻与铁电体薄片相连,则负载电阻上便产生一个电信号输出。输出信号的强弱取决于薄片温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反映出入射的红外辐射的强弱,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电压响应率正比于入射光辐射率变化的速率。,(2)光子探测器 光子效应:入射光辐射的光子流与探测器材料中的电子互相作用,从而改变电子的能量状态,引起各种电学现象。光子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
6、,具有较高的响应频率,但探测波段较窄,一般需在低温下工作。,2、红外探测器基本参数,(1)响应率 输出电压与输入的红外辐射功率之比。,(2)响应波长范围 红外探测器响应率与入射辐射的波长的关系。,(3)噪声等效功率(NEP)若投射到探测器上的红外辐射功率所产生的输出电压正好等于探测器本身的噪声电压,这个辐射功率就是噪声等效功率。,(4)探测率:,(5)响应时间 加入或去掉辐射源的响应速度。两种时间相等。,3、红外探测器的组成,红外探测器由光学系统,敏感元件,前置放大器、信号调制器组成,光学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光学系统的结构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1)反射式红外探测器,1.浸没透镜 2
7、.敏感元件 3.前置放大器 4.聚乙烯薄膜 5.次反射镜 6.主反射镜,(2)透射式红外探测器,1.光谱 2.保护窗口 3.光栅 4.透镜 5.浸没透镜 6.敏感元件 7.前置放大器,四、红外传感器应用,1.红外测温仪,2.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几种气体对红外线的透射光谱,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结构原理图,3、红外无损探伤仪,第一节 红外辐射传感器,第九章 辐射式传感器,第二节 超声波传感器,第三节 核辐射传感器,一、超声波的波型及其传播速度,第二节 超声波传感器,二、超声波传感器,三、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第二节 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高于2104 Hz的机械波,一、超声波的波型及其传播速度 1、超声波波
8、型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它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它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表面波:质点的振动介于横波与纵波之间,沿着介质表面传播,其振幅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的波,表面波只在固体的表面传播。,2、超声波传播速度,(1)在气体、液体中传播,(2)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在固体中传播:与介质形状有关,E:杨氏模量:泊松系数K:体积弹性模量 G:剪片弹性模量,横波在固体中传播,3、超声波的物理性质,(1)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声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可分别由如下两式求得:,式中:I0,Ir,It:分别为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声强;、分别为声波
9、的入射角和折射角;1c1、2c2分别为两介质的声阻抗,其中c1和c2分别为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当超声波垂直入射界面,即=0时,则,由上两式可知,若2c21c1,则反射系数R0,透射系数T1,此时声波几乎没有反射,全部从第一介质透射入第二介质;若2c21c1,反射系数R1,则声波在界面上几乎全反射,透射极少。同理,当1c1 2c2时,反射系数R1,声波在界面上几乎全反射。如:在20水温时,水的特性阻抗为1c1=1.48106kg/(m2s),空气的特性阻抗为2c2=0.000 429106 kg/(m2s),1c1 2c2,故超声波从水介质中传播至水气界面时,将发生全反射。,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10、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衰减,其衰减的程度与声波的扩散、散射及吸收等因素有关。其声压和声强的衰减规律为,式中:Px、Ix距声源x处的声压和声强;x声波与声源间的距离;衰减系数,单位为Np/cm(奈培/厘米)。,(2)超声波的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决定于声波的扩散、散射和吸收。声波的扩散:随声波传播距离增加而引起声能的减弱。散射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固体介质中的颗粒界面或流体介质中的悬浮粒子使声波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声能不再沿原来传播方向运动,而形成散射。散射衰减与散射粒子的形状、尺寸、数量、介质的性质和散射粒子的性质有关。吸收衰减:由于介质粘滞性,使超声波在介质中传
11、播时造成质点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传导进行热交换,导致声能的损耗。,(3)超声波的波型转换,主要由压电晶片、吸收块(阻尼块)、保护膜、引线等组成。压电晶片多为圆板形,厚度为。超声波频率f与其厚度成反比。压电晶片的两面镀有银层,作导电的极板。阻尼块的作用,是降低晶片的机械品质,吸收声能量。如果没有阻尼块,当激励的电脉冲信号停止时,晶片将会继续振荡,加长超声波的脉冲宽度,使分辨率变差。,二、超声波传感器,三、超声波传感器应用,1、超声波物位传感器,2、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一般来说,流体的流速远小于超声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因此超声波传播时间差为,由于cv,从上式便可得到流体的
12、流速,即,此时超声波的传输时间将由下式确定:,3、超声波探伤,脉冲发生器,接收放大,显示器,探头,发射波,接收波,缺陷波,高频连续波发生器,试件,放大器,显示器,发射探头,接收探头,4、超声波测温,接收波,发射波,第一节 红外辐射传感器,第九章 辐射式传感器,第二节 超声波传感器,第三节 核辐射传感器,第三节 核辐射传感器,一、核辐射基本知识,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Z而有不同的质子数A的 原子所构成的元素。,核辐射:假设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动发生衰变,衰变中释放出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等,这种现象称为核辐射。而放出射线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又称放射源。,衰变:某种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一节 红外 辐射 传感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6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