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一章品质管理基本理念.ppt
《【教学课件】第一章品质管理基本理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一章品质管理基本理念.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品質管理基本理念,1.1 概論,依據Webster大字典對品質之定義為:任何事情的卓越程度;決定品質有18個因素(產品與服務皆適用):1.容易接近、2.設施美觀、3.服務者的熱誠、4.及時提供、5.關懷、6.潔淨、7.舒服、8.用心程度、9.溝通、10.能力、11.禮貌、12.彈性、13.友善親切、14.功能合乎需要、15.誠信、16.可靠、17.反應能力、及18.安全等。中國國家標準(CNS Z4004)將品質定義為:決定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使用目的而成為評價對象之固有性質與性能之全部。(符合設計價值),2,品質概論,戴明(Edwards W.Deming)博士對品質的定義為:品質應該定
2、義於現在與未來的顧客需求,並以顧客需求為主。克勞斯比(Philip Crosby)定義品質就是符合需求(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石川馨(K.Ishikawa)認為品質是可使買方滿意的程度。因此品質是與產品或服務相關之人、流程、資訊、環境及一切事物的整體表現,以滿足顧客之需求。,3,品質概論,田口玄一(Taguchi)博士認為品質是產品出廠後對社會造成損失的程度。因此品質必須考量社會成本。1986年美國品質專家蘇力汶(Sullivan)將組織中的品質建立分成七個方向:產品、製程、系統、人性、社會、成本及消費者,其活動重點,如表1.1所示。,4,1.2 品質管理之
3、演進,統計技術應用在品質管理之前,品質是靠作業員、領班或檢驗員檢查出來的;統計技術應用在品質管理之後,製程管制廣泛的應用統計技術管制產品品質,並將品質要求重點放在製程,因此視品質為製造出來的。,5,品質管理之演進,由於僅管制生產品質並不足以掌握產品之變異,進而需考慮顧客需求,並設計相關作業程序及檢驗標準以達”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QA)之目的,此階段將品質視為設計出來的。任何良好設計,若無良好管理系統,將難以如願以償達到既定目標,因此需提升品質管理單位層次,俾利企業執行全面性品質管理,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因此應運而生
4、,此階段認為品質是靠管理出來的。,6,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由於全面品質管理仍需以管理制度管制品質,屬被動方式。若使員工於生活作息中即融入品質管理之觀念,養成品質管理的習慣,並建立以品質為中心的組織文化,除可大幅提升產品之品質,更可降低品質成本,因此需持續改善及訓練員工言行一致,並記錄其執行的結果,此階段配合國際化需求必須將品質提升至全面品質保證(Total Quality Assurance,TQA),以國際認證品保制度:如ISO 9000,管制產品品質,此階段認為品質是靠習慣出來的。,7,品質管理演進,8,品質管理演進,9,1.3 品質管理策略-戴明14點,因此
5、戴明博士提出14點聲明,期改善產品之品質。建立產品品質與服務的長遠改善目標,並致力於產品設計及績效長期改善。採用可避免不良勞動力、不良品及不佳服務的管理哲學。製造一個不良品和製造一個良品的成本相近,有時會更高。停止依賴大量檢查方法來管制品質。不要僅以價格做為選擇供應商基準,必須將品質列入考慮。著重持續性改善。執行現代化訓練,並對全體員工訓練進行投資。,10,戴明14點,實行現代化監控方法。消除恐懼。突破組織內各部門障礙。消除鼓勵生產力數字化目標、海報與標語。消除規定數量配額工作標準。消除造成員工工作沮喪障礙。針對全體員工建立一個持續性教育訓練方案。高階主管應成立一個小組,每天督促上述13點的執
6、行。,11,PDCA,戴明博士認為品質提升作業係藉由持續不斷的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及行動(Action)(PDCA)等活動來改善現有之缺失,以達到顧客要求的品質目標,如圖1.1所示。,12,PDCA,13,統計品管-SPC,朱蘭博士是統計品質管制大師之一,他對品質的定義為:符合使用(Fitness for use)。朱蘭博士的哲學強調以組織改造為基礎,以結構化過程管理及解決關鍵問題來改善品質。朱蘭博士堅信管理活動必須能改善品質才有意義。他認為大部份(80%)的品質改善機會必須由管理者執行,一般勞工僅有較少的機會(20%)去執行品質改善。,14,品質管制,費根堡博
7、士對品質的定義為消費者認可的條件下之最好狀況。將品質管制範圍,由原來僅與產品生產有直接相關單位,提升至全公司的每一部門,即全公司品質管制的觀念。他著重組織結構、改善品質系統及以專責單位處理統計技術應用。,15,1.4 品質管理構面,ISO 9000的主要特點是採用以顧客為中心、流程管理、持續改善以達到顧客滿意,並定義產品,它亦等涵於服務。因此品質管理構面應包括產品與服務兩項。,16,產品的品質構面,葛文(Garvin)於1987年定義製造業品質構面為:功能績效(performance)特質(feature)可靠度(reliability)符合度(conformance)耐用性(durabili
8、ty)服務性(serviceability)美感(aesthetics)認知品質(perceived quality),17,製造業品質,18,Off-line,in-line,服務的品質構面,Parasuraman,Zeithaml,&Berry(PZB)訂定服務品質的構面為:可靠性(reliability)反應性(responsiveness)保證性(assurance)同理心(empathy)實體接觸(tangibility)PZB三位學者於1988年進一步將此5個構面,發展出22個問項,稱為SERVQUAL。,19,PZB服務品質模式,20,1.5 品管圈,石川馨(K.Ishikawa
9、)博士於1960年代,在日本提出品管圈(quality circle)的觀念。其目的係提升第一線主管之領導能力、管理能力及激發工作團隊的潛能。品管圈活動是由下而上使全部員工具有品質意識、主動發掘問題,並提供改善建議。藉由參與人員之工作技能、經驗與知識的交流,提升品質保證之績效及提高品質水準;並養成全體員工主動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之習慣。經由品管圈活動所得之成果,需以公開發表方式與大家分享,並以參觀研習其他品管圈之活動,相互切磋及交換經驗與心得,使品管圈活動持續正向循環,以提振工作士氣,並貫徹執行公司的政策與上級主管之指示,達成企業經營之願景。,21,品管圈,每一個品管圈人數以不超過20名為原則,
10、人數過多意見分歧,且涉及的工作範圍過大,目標不明確,於檢討會時無法充分自由發言,且無法達成對議題之共識。一般以5人為一圈最恰當,品管圈人數必須是奇數以利表決。,22,品管圈,高階主管需主動協助圈長,建立環境、營造氣氛及提供必要的支援,並提供圈長進修與研習的機會。品管圈對問題分析係以腦力激盪法思考問題,並運用品質管理手法,如:柏拉圖、特性要因分析圖、直方圖、相關性分析、管制圖及抽樣檢驗方法等,發掘、探討、追蹤、管制及分析問題。,23,品管圈作業程序,24,1.6 品質成本,25,品質成本分類,一、失敗成本內部失敗成本(Internal Failure Cost,IFC)係指產品在運交顧客前所發現
11、缺點而產生的成本或損失。如:報廢(scrap)、重工(rework)、重檢驗(re-inspection)/測試、選別檢驗、浪費、賤賣、降級出售及處置作業等。外部失敗成本(External Failure Cost,EFC)係指產品運交顧客後才發現的缺點其處置所需成本。外部失敗成本可分為顯在及潛在兩種,顯在的外部失敗成本可明確計算出來,如:保固作業、召回、更新、維修、客訴處理、退貨作業、折讓及產品責任等;潛在的外部失敗成本就很難計算,如:信譽降低、拒絕購買、顧客/媒體傳播等。,26,品質成本分類,二、鑑定成本鑑定成本(Appraisal Cost,AC):係評價產品品質特性是否符合規格要求而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一章 品质 管理 基本 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