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
《【教学课件】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各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和代表性本草著作。【教学内容与学时】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1学时,l 中药的概念: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即:用此理论指导中药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其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其认识与应用必须强调的是以中药理论为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l 中药的来源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l 中药学的概念:指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集、
2、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之为“本草”。故“本草学”又称为“中药学”。一、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生与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它的认识与发展可概括为:植物动物(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内脏)矿物发酵(酒)“百药之长”。从历史阶段概述之:,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西周:1.已有专业“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2.诗经涉及植物和动物药共有300多种;3.山海经载有100 余种;4.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后220),西汉: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
3、专著,它总结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等。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南朝刘宋时期炮炙论它是中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副作用。,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李绩、苏敬新修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一章 中药 起源 中药学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