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6章HSPA网络技术.ppt
《【教学课件】第6章HSPA网络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6章HSPA网络技术.ppt(2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HSPA网络技术,为了在移动网络基础上以最大的灵活性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本章主要介绍如下内容:HSDPA/HSUPA网络的特点及演进HSDPA/HSUPA对R99/R4版本无线网络结构的影响HSDPA的关键技术及空中接口的变化,HSUPA的关键技术及空中接口的变化TD-SCDMA系统中HSPA技术的特点HSPA+的主要目标、网络结构和采用的主要技术,6.1 概述,国际电信联盟1998年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要求,主要目标就是希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同时提供电路交换业务和分组交换业务,最高传输速率为2Mbit/s。,随着信息社会对无线Internet业
2、务需求的日益增长,2Mbit/s的传输速率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逐步采用各种速率增强型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高速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具有非对称性、峰值速率高、激活时间短等特点,可以有效利用无线频谱资源,增加系统的数据吞吐量。,cdma2000 lx系统增强数据速率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称为cdma2000 lx EV,其中EV是Evolution(演进)的缩写,意指在cdma2000 lx基础上的演进系统。,cdma2000 lx EV不仅要和原有系统保持后向兼容,而且要能够提供更大的容量,更佳的性能,满足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需求。,cdma2000 lx EV又分为两个阶
3、段:cdma2000 lxEV-DO和cdma2000 lxEV-DV。相关内容将在第7章介绍。,WCDMA和TD-SCDMA系统增强数据速率技术为HSDPA/HSUPA,HSDPA/HSUPA统称HSPA。,文中如不特别说明,HSDPA/HSUPA均指WCDMA系统采用的速率增强技术,下面依次介绍基于WCDMA系统和TD-SCDMA技术的HSPA技术。,1HSPA的概念,(1)HSDPA 3GPP在2002年3月发布的R5版本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HSDPA技术通过使用在GSM/EDGE标准中已有
4、的方法来提高分组数据的吞吐量,这些方法包括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on Request,HARQ)。,HSDPA业务信道使用Turbo编码,可以在2ms内进行动态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码道资源和功率资源。,HSDPA增加了物理信道,并采用多码传输方式、短传输时间间隔、快速分组调度技术和先进的接收机设计等,使小区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4.4Mbit/s。,为了实现HSDPA的功能特性,在物理层规范中引入了1个传输信道和3个物理信道。,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
5、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DSCH)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道(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HS-PDSCH),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SCCH)高速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DPCCH),(2)HSUPA,3GPP在2004年12月发布的R6版本中引入了增强型上行链路技术,初期是在增强型上行链路
6、专用信道(E-DCH)的项目下启动的,又可以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技术,考虑到上行链路的特点,HSUPA对如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上行的物理层快速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上行的基于Node B的快速调度技术;更短的传输时间间隔;上行采用高阶调制;快速的专用信道建立。,E-DCH的定义中引入了5条新的物理信道。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E-DPD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7、Channel,E-DPCCH),绝对授予信道(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E-AGCH)相对授予信道(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E-RGCH)HARQ 确认指示信道(E-DCH HARQ 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 Channel,E-HICH),2TD-HSPA,(1)TD-HSDPA 对TD-SCDMA和WCDMA而言,HSDPA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基本一致的,实现方式也非常相似,两者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帧结构不同 信道结构不同 TD-SCDMA的N频点特性,(2)TD-HSUPA,2003年6
8、月,3GPP RAN第20次全会上,对TDD上行链路增强的可行性研究被列为研究项目(Study Itern)。,研究目的是考察Node B快速调度、HARQ和AMC等上行链路增强技术对提高上行链路的覆盖和吞吐量,降低时延的可行性和性能。,HSUPA的引入对无线网络协议框架的影响,主要包括需引入新的增强型上行传输信道(Enhanced Uplink Channel,E-UCH)以及新的MAC功能实体。,3HSPA的演进(HSPA+),HSPA+是在HSPA基础上的演进,在关键技术上,它保留了HSPA的如下特征:快速调度、混合自动重传(HARQ)、下行短帧(2ms)、上行可变帧长(10ms/2ms
9、)、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同时保留了HSPA的所有信道及特征:HS-PDSCH、HS-SCCH、HS-DPCCH、E-DPCCH、E-DPDCH、E-RGCH、E-AGCH、E-HICH、F-DPCH等。,因此,它向下完全兼容HSPA技术,但为了支持更高的速率和更丰富的业务,HSPA+也引入了更多的新技术:,(1)MIMO技术(2)分组数据连续传输技术(3)上下行均采用更高阶调制(4)接入网架构的优化,6.2 HSPA网络结构,6.2.1 引入HSPA对R99/R4版本无线网络结构的影响 HSPA叠加在WCDMA网络之上,既可以与WCDMA共享一个载波,也可以部署在另一个载波上。,在两种方案中,H
10、SPA和WCDMA可以共享核心网和无线网的所有网元,包括基站(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以及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等。,WCDMA和HSPA还可以共享站址、天线和馈线。从WCDMA到HSPA需要进行软件升级,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还需要更新一些硬件。,1引入HSDPA对R99/R4版本无线网络结构的影响,图6-1 引入HSDPA对R99/R4版本无线网络结构的影响示意图,(1)对Node B的影响,MAC层增加了新的MAC-hs实体,实现HARQ和快速调度;增加了新的传输信道(HS-DSCH)与物理信道(HS-PDSCH、HS-SCCH和
11、HS-DPCCH);,引入16QAM调制解调方式,对射频功放提出更高要求;支持Iub接口数据的流量控制。,(2)对RNC的影响,RRM算法增强接纳控制资源分配移动性管理,传输接口信令需要修改在Iub/Iur上新增数据和控制帧NBAP(Iub接口)RNSAP(Iur接口)RRC协议(Uu接口)相应的传输接口带宽需要增加(如Iub、Iu接口等),(3)HSDPA对UE的影响,要求UE新增MAC-hs层;对基带处理能力进行增强,使其可处理多码并传;新增对16QAM解调的支持;,要求终端具有更大的内存;对更先进的接收机和接收算法的支持;提供12类HSDPA终端。,表6-112类HSDPA终端特性,2H
12、SUPA对R99/R4版本网络结构的影响,引入HSUPA对R99/R4版本网络结构的影响与HSDPA类似,简介如下。(1)对Node B的影响 MAC层增加了新的MAC-e实体,实现HARQ重传和调度功能。,增加了新的物理信道(E-DPDCH、E-DPCCH、E-AGCH、E-RGCH和E-HICH);支持Iub接口数据的流量控制。,(2)对RNC的影响,MAC-es实体在RNC中实现,完成分组数据的重排。最基本的RRM算法包括接纳控制、资源分配和移动性管理等需要改进。传输接口信令需要修改,相应的传输接口带宽需要增加(如Iub、Iu接口等)。,(3)HSUPA对UE的影响,要求UE新增MAC-
13、e和MAC-es层;对基带处理能力进行增强,使其可处理多码并传;要求终端具有更大的内存;增加上行调度功能;提供6类HSUPA终端。,表6-2HSUPA终端特性,6.2.2 HSPA的用户协议结构,图6-2 R99/R4无线接口协议结构,1HSDPA用户面协议结构,图6-3 HSPA用户数据在无线接口中的架构,图6-4 HSDPA用户面协议结构,2HSUPA用户面协议结构,图6-5 HSUPA用户面协议结构,3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图6-6 HSPA中新增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关系示意图,6.3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6.3.1 HSDP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系统中选用的
14、关键技术与WCDMA不完全一致,WCDMA的重要特征可变扩频因子(SF)、软切换技术和快速功率控制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关键技术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快速调度、码分配与复用、功率分配和支持多种不同UE能力等。,1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AMC),AMC是根据无线信道的变化和终端能力自动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网络端根据用户瞬时信道质量和目前资源占用状况选择最合适的下行链路调制和编码方式,使用户达到尽量高的下行数据吞吐量。,图6-7 AMC系统结构,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通过重传来实现的,当前一次尝试传输失败时,就要求
15、重传分组数据,这样的传输机制就称之为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 Repeat on Request,ARQ)。,ARQ协议或实现机制主要有选择重复(Selective Repeat,SR)、停止等待(Stop and Wait,SAW)和N通道停止等待(SAW)三种。,(1)ARQ协议,选择重复(SR)停止等待(SAW)N通道SAW,(2)HARQ重传机制,第一类HARQ(Type I HARQ)第二类HARQ(Type II HARQ)第三类HARQ(Type III HARQ),3HSDPA的传输时间间隔(TTI),R99/R4版本中,无线帧长固定为10 ms,而传输时间间隔(TTI
16、)可以为10 ms、20ms、40ms和80ms。,在每个无线帧的边界,物理层可以请求MAC子层发送数据。当TTI大于10ms时,数据必须分割成10ms长的数据片断,每个10ms的数据片断会复用到码复合传输信道(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CCTrCH)的一个10ms的无线帧上。,在HSDPA系统中,传输时间间隔固定为2ms,包含3个时隙。,4快速分组调度技术,调度即是对系统有限共享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调度算法控制着共享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系统的行为。,在HSDPA中,分组调度功能从RNC转移到了Node B,这样就大
17、大加速了数据分组的调度速度。下行分组传输调度按照UE反馈的信道质量来执行。,调度由Node B完成,与RNC无关。每隔2ms执行一次调度。不同的调度算法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常用的调度算法有轮询调度、最大载干比(C/I)调度算法、比例公平算法等。,(1)轮询调度(2)最大载干比(C/I)调度算法(3)比例公平调度算法,6.3.2 HSDPA的物理层,1HSDPA新引入的物理信道 为了实现HSDPA的功能特性,R5版本在物理层规范中引入了1个传输信道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 Channel,HS-DSCH)和3个物理信道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igh S
18、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HS-PDSCH)、HS-DSCH的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SCCH)和HS-DSCH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DPCCH)。,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是HSDPA用来承载实际用户数据的传输信道。HS-DSCH在物理层被映射到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道(HS-PDSCH)。此处重点介绍HS-PDSCH的特性。,(1)
19、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HS-PDSCH的帧结构,图6-8 HS-PDSCH的帧结构,HS-PDSCH的编码过程,图6-9 HS-PDSCH信道在2ms内传输最大传输块时的编码过程示意图,图6-10 HS-PDSCH的编码过程,HS-PDSCH引入新的调制技术,图6-11 QPSK与16QAM的星座图,(2)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第一部分(时隙0)第二部分(时隙1和时隙2),图6-12 HS-SCCH的帧结构,图6-13 HS-SCCH和HS-PDSCH的定时关系,(3)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图6-14 HS-DPCCH的帧结构,第一部分:A
20、CK/NACK 域 第二部分:CQI域,2HSDPA物理层处理流程,当有一个或者多个用户使用HS-DSCH时,HSDPA物理层便开始执行如下的物理层处理过程,接着数据会在Node B的缓存中暂存。HSDPA物理层处理流程如下。,(1)Node B中的调度器每2ms对在缓存中有数据的每个用户评估信道状况、缓存状态、最后一次传输的时间、挂起的重传等。调度器的调度准则由制造商自己定义实现。,(2)当UE决定在一个特定的TTI中发起业务时,Node B会识别必需的HS-DSCH参数,包括码字数目、是否使用16QAM和UE能力。,(3)Node B在相应HS-DSCH的TTI之前2个时隙开始发送HS-S
21、CCH。假设在前面的HS-DSCH帧中没有该用户的数据,那么HS-SCCH的选择(最多从4个信道中选)是任意的。如果前面的HS-DSCH帧中有该用户的数据,必须使用相同的HS-SCCH。,(4)UE监测由网络给定的特定HS-SCCH集(最多有4个HS-SCCH),如果UE对属于该用户的HS-SCCH的第一部分进行了正确译码,那么该UE将对HS-SCCH的剩余部分进行译码,并将HS-DSCH中的必要码字进行缓存。,(5)UE对HS-SCCH的第二部分译码后,就可以决定数据应属于哪一个ARQ过程,并确定是否与缓存中的数据进行合并。,(6)在R6中,前导频序列代替了原来的ACK/NACK 域,如果网
22、络中对该功能进行了配置(以前TTI中没有分组数据),该前导频序列的发送是基于HS-SCCH译码,而不是针对HS-DSCH。,(7)对组合数据进行解码后,根据对HS-DSCH数据进行CRC计算,UE在上行方向发送ACK/NACK 指示符。,(8)如果网络在连续的TTI时间内向同一个UE连续发送数据,那么UE将使用与前一个TTI内相同的HS-SCCH。,(9)在R6中,当数据流结束后,UE在ACK/NACK域发送后导频序列,前提是网络启用了该功能。,图6-15 单HARQ过程中物理信道的定时关系,图6-16 R6中具有前/后导频序列的工作模式,6.3.3 HSDPA的MAC子层结构,1MAC子层结
23、构,图6-17 UTRAN侧的MAC层结构,图6-18 UE侧的MAC子层结构,2UTRAN侧的MAC-hs结构,图6-19 UTRAN侧MAC-hs结构,3UE侧的MAC-hs结构,图6-20 UE侧的MAC-hs结构,6.4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为了提高上行链路数据传输速率、增大覆盖范围、同时减小时延,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系统结合上行链路的特点,借鉴了HSDPA中采用的物理层的快速HARQ、快速分组调度、短的传输时间间隔等技术,同时上行链路中引入了新的扩频因子和软切换技术。,在HSUPA系统中,新增了一个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HSUPA业务。下面简要介绍HSUPA关键技术
24、、物理层和MAC层的新变化。,6.4.1 HSUPA关键技术,1上行链路快速HARQ 采用HSUPA技术后,上行链路使用了快速物理层数据包重传机制(HARQ),数据的重传在移动终端和Node B间直接进行。,图6-21 R99与增强型上行链路的重传机制,2上行链路快速分组调度,HSUPA系统中,上行链路调度基于Node B。用Node B的物理层调度方案,大大减小了调度信令回路时延,调度周期比较短,而且Node B已有的物理层测量信息可以用来作为调度的基础。,这确保更及时地进行调度决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上行链路空中接口可用的容量,更好地利用链路资源,提高系统的吞吐量。,3短帧长,HSUPA的帧
25、大小有两种选择:2ms和10ms。,4软切换,图6-22 上行链路HARQ的软切换,6.4.2 物理层信道结构的变化,HSUPA对物理层结构作了一些改进,在上行链路中引入增强型专用信道所带来的基本问题是R99的信道结构会受到影响。,表6-3E-DCH与DCH对比,图6-23 E-DCH传输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的过程,(1)CRC校验(2)编码块分段(3)信道编码(4)HARQ功能/速率适配(5)物理信道分段(6)交织及物理信道映射,1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DPDCH是一个新的上行物理信道,映射E-DCH传输信道的处理结果,用于实现从终端到基站的数据传输。,E-DPD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HSPA 网络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