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3课从汉至元制度的演变.ppt
《【教学课件】第3课从汉至元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3课从汉至元制度的演变.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 从汉至元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发展,第一子目,西汉的中央制度如何发展呢?,西汉 汉武帝,材料一:“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天子。”引自贾谊:治安策,一、西汉时期:,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汉景帝,汉武帝,中央集权加强,推恩令,郡国并行制,地方设置:节度使,政治:很大的自主权,经济:控制财权,军事:武力强大,势力强大发展成为位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二、唐朝时期:,材料二: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
2、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根据上引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赵普的看法是否正确,并结合史实说明之。根据赵普的对策,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你能概括指出这些措施的两项基本内容吗?,答:主要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
3、弱了中央集权;唐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答:首先从集中军权入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加强禁军;其次是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政、财权的控制。,三、北宋时期:,1.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2.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3.财政上:中央掌控大多数地方赋税,元朝时期,想一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四、元朝时期:,1.地方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3.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至元 制度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