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2章3G关键技术.ppt
《【教学课件】第2章3G关键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2章3G关键技术.ppt(2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3G关键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信息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传输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社会需求就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现代移动通信在经历了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和第二代数字通信系统(以GSM和窄带CDMA为代表)之后,为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导协调,自1996年开始了第三代(3G)宽带数字通信系统的标准化进程。,3G系统采用了无线宽带传输技术、复杂的编译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快速功率控制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蜂窝组网技术等。本章重点介绍3G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移动通信信道扩频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技术
2、信源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发送接收技术蜂窝组网技术,2.1 移动通信信道,信道是信号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新技术,都是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优化解决移动通信中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表2-1无线电波分类,从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波传播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直射波(2)反射波(3)绕射波(4)散射波,2.1.2 接收信号的4种效应,移动通信信道有3个主要特点:信号传播的开放性,接收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无线电波有3种主要传播形式:直射、反射、绕射,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接收信号具有
3、4种主要效应: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1)阴影效应(2)远近效应(3)多径效应(4)多普勒效应,图2-1 多径效应,图2-2 多普勒效应,2.1.3 接收信号的3类损耗,在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和无线电波传播的3种主要形式的共同作用下,接收信号又具有3类不同层次的损耗:路径传播损耗、大尺度衰落损耗和小尺度衰落损耗。,(1)路径传播损耗(2)大尺度衰落损耗(3)小尺度衰落损耗,图2-3 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2.1.4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在移动通信中,严重影响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噪声和干扰可分为四类:加性白高斯噪声(Additional White Gauss
4、 Noise,AWGN)、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多址干扰(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MAI)和相邻小区(扇区)干扰(Adjacent Cell(Sector)Interference,AC(S)I),下面分别予以简要介绍。,(1)加性白高斯噪声,(2-1),(2)符号间干扰(ISI),图2-4 AWGN信道,(3)多址干扰(MAI)(4)相邻小区(扇区)干扰(AC(S)I),2.1.5 移动通信信道的物理模型,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移动通信信道可以分为4种常用的信道模型。(1)AWGN信道(2)阴影衰落信道(3)平坦
5、瑞利衰落信道(4)选择性衰落信道,2.2 扩频通信系统,CDMA是在扩频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2.2.1 多址接入技术,图2-5 3种接入方式示意图,1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是最成熟的多址复用方式之一,它是基于频率划分信道,把可以使用的总频段平均划分为N个频道,这些频道在频域上互不重叠,每个频道就是一个通信信道。,2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也是非常成熟的通信技术。TDMA是在同一载波上,将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的时隙(每一帧和每个时隙都互不重叠),每个时隙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用户使用。,3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采用扩频通
6、信技术,每个用户分配特定的地址码,利用地址码相互之间的正交性(或准正交性)完成信道分离的任务。CDMA在频率、时间、空间上可以相互重叠。,由于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与FDMA和TDMA相比,CDMA具有如下独特的优点:(1)系统容量大且有软容量的特性(2)可采用语音激活技术(3)抗干扰能力强,(4)软切换(5)可采用多种分集技术(6)低信号功率谱(7)频率规划简单,可同频组网(8)保密性好,2.2.2 扩频通信系统,1扩频通信和扩频通信系统 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顾名思义是在发送端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如伪随机编码序列)将待传输的信号频谱扩展至很宽的频带,变为宽带信号。,送入信道中传输
7、,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恢复到基带信号的频谱,从而达到传输信息、抑制传输过程中噪声和干扰的目的。扩频通信系统是采用扩频通信技术的系统。,扩频通信系统有以下两个特点:(1)传输信号的带宽远大于被传输的原始信号的带宽;(2)传输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决定,此扩频函数通常为伪随机(伪噪声)编码信号。,2扩频通信的发展简史和应用,扩频通信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基于军事领域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目的是在敌方控制区内提供一种保密通信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号处理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扩频通信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发展
8、和普及应用,使最初只用于军事领域的扩频通信系统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个人移动通信、雷达、导航、测距等领域。,3典型扩频通信系统框图,图2-6 典型的扩频通信系统框图,(1)信源和信宿(2)编码和译码(3)扩频和解扩(4)调制和解调(5)无线信道,4扩频通信系统分类,(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2)跳频扩频系统(3)跳时扩频系统(4)线性脉冲调频系统(5)混合扩频通信系统,5扩频通信系统主要优缺点,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如下。(1)抗干扰能力强(2)多址能力强(3)保密性强,抗截获、抗检测能力强,(4)抗衰落能力强(5)抗多径能力强(6)高分辨率测距,2.2.3 信道化码和扰码,1基本概念(
9、1)基本函数运算 如果二进制数字信号用0或1表示,是单极性码;如果用1表示0,1表示1,是双极性码。,单极性码的逻辑运算由模2加实现,运算规则是:,双极性码的逻辑运算由逻辑乘实现,运算规则是:,(2)相关函数,相关函数是任意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似性的测度,分为周期相关函数和非周期相关函数两种,下面分别给出它们的定义。,设两个长度为N的序列a和b,非周期相关函数 定义为:,(2-2),周期相关函数 定义为:,(2-3),其中表示逻辑运算,当a和b是单极性码时,表示模2加;当a和b是双极性码时,表示逻辑乘。,当ab,和 分别被称为非周期互相关函数和周期互相关函数;当a=b,和 分别被称为非周期自相关函
10、数和周期自相关函数。简写为 和。,本书中的相关函数,如非特别声明,均指周期相关函数。,(3)正交函数,正交函数是具有零相关特性的函数,则互相关函数为0的两个序列是正交序列。,2CDMA系统中的扩频码和地址码,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决定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扩频函数。,理想的扩频码和地址码必须具备以下特性:(1)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即尖锐的自相关函数和几乎处处为零的互相关函数;,(2)尽可能长的码周期,使干扰者难以通过扩频码的一小段去重建整个码序列,确保安全与抗干扰的要求;,(3)足够多的码序列,用来作为独立的地址,以实现码分多址的要求;(4)易于产生、复制、控制和实现。,目前常用的、较为理想的
11、扩频码和地址码有:(1)伪随机(PN)码(2)沃尔什(Walsh)码(3)正交可变速率扩频增益码,3常用的较理想的码序列,(1)伪随机(PN)码 伪随机码又称为伪噪声码,简称PN码。伪噪声码是一种具有白噪声性质的码。,平衡特性:在每一个周期内,伪随机序列中0和1的个数接近相等;,游程特性:把随机序列中连续出现0或1的子序列称为游程。,相关特性: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有类似于白噪声自相关函数的性质。,(2)m序列,m序列是一种伪随机序列,是由n级移位寄存器所能产生的周期最长的序列,又称最大长度序列。,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它是由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一种序列。n级
12、非退化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如图2-7所示。,图2-7 n级非退化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组成,(2-4),(2-5),m序列的特性如下。随机特性 m序列是一种伪随机序列,它具有如下3个特性:01分布特性游程特性位移相加特性,自相关函数,图2-8 m序列周期性自相关函数的波形图,功率谱密度函数,m码功率谱的几个特点:m码的功率谱为离散谱,谱线间隔为;,m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具有抽样函数 的包络,第一个零点在k=N处,即,第二个零点在2N处,即,,,依此类推,当n为整数时,,,,。,图2-9 m码的功率谱密度示意图,m码的功率谱的宽度(通常定义为第一个零点处的频率)由码元的持续时间Tc决定,带宽(单边)
13、,与码长N无关。,m码的直流分量与N2成反比,当m序列长度 时,直流分量,谱线间隔,m码的功率谱由离散谱向连续谱过渡,伪随机码过渡到随机码。,互相关函数,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有理想的双值函数,而m序列的互相关函数是指长度相同而序列结构不同的两个m序列之间的相关函数。,(3)Gold序列,Gold序列是R.Gold提出的一类伪随机序列,它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可以用作地址码的数量远大于m序列,而且易于实现,结构简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R.Gold指出:给定移位寄存器级数n时,总可以找出一对互相关函数最小的码序列,采用移位相加的方法构成新码组,其互相关旁瓣都很小,而且自相关函数和互
14、相关函数都是有界的,这个新码组被称为Gold码或Gold序列。,图2-10 Gold序列的移位寄存器乘积型结构图,图2-11 Gold序列的移位寄存器模2和型结构图,表2-2 Gold码序列的三值互相关函数特性,(4)Walsh序列,如果序列间的互相关函数值很小,特别是正交序列的互相关函数为0,这类序列称为第二类伪随机序列。,Walsh序列是第二类伪随机序列。Walsh函数是以数学家Walsh的名字命名,他证明了Walsh函数的正交性。Walsh函数是有限区间上的一组归一化正交函数集,可由哈达玛矩阵产生。,哈达玛矩阵H是由+1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正交方阵。所谓正交方阵是指任意两行(或两列)都是相
15、互正交的。即。,哈达玛矩阵有如下两个性质:哈达玛矩阵是对称矩阵,即;哈达玛矩阵的逆矩阵和哈达玛矩阵本身成比例,比例因子为1/N,即。,(5)正交可变速率扩频增益(OVSF)码,OVSF码与Walsh序列码很相似,不同长度的码字很容易产生。由简单的电路就可以生成各种长度的码字。它们可以排成如图2-12所示的码树结构。,图2-12 OVSF码树结构图,图2-13 两个长度为8,属于不同分支的码字同步时正交,图2-14 两个长度为8,属于不同分支的码字不同步时不正交,4信道化码和扰码,在3G系统中,扩频码和地址码主要可以划分成如下3类:(1)用户地址码(2)信道地址码(3)小区地址码,5信道化码和扰
16、码在3G中的应用,(1)cdma2000系统中信道化码和扰码(2)WCDMA系统中信道化码和扰码(3)TD-SCDMA系统中信道化码和扰码,图2-15 扩频、信道化码和扰码的关系,2.2.4 扩频通信技术,1扩频通信理论基础(1)香农公式。香农定理指出: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中,通信系统的最大传信率(或称信道容量)为,(2-12),式中,B为信号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平均功率。若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o,噪声功率为N=NoB,则信道容量C表示为,(2-13),由香农公式可以看出:要增加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则要求增加信道容量。,信道容量C为常数时,带宽B与信噪比S/N可以互换,即可以通
17、过增加带宽B来降低系统对信噪比S/N的要求,也可通过增加信号功率,降低信号的带宽,这就为那些要求小的信号带宽的系统或对信号功率要求严格的系统找到了一个减小带宽或降低功率的有效途径。,当B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信道容量C不可能无限地增加。考虑极限情况,令,考查C的极限值为,(2-14),(2)差错概率公式。信息传输差错概率公式可表示为Eb/N0的函数,即:Pe=f(Eb/N0)(2-17),式中,Pe为差错概率,Eb为二进制数字信息比特能量(W/Hz),N0是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W/Hz),f为一个函数。,设二进制数字信息码元宽度为T,则信息带宽B为B=1/T(Hz)。传输信号功率(二进制数字信息功
18、率)S为S=E/T(W)。已扩频信号的带宽为W(Hz),则噪声功率N为N=N0W(W)。,由上式可得信息传输差错概率公式为Pe=f(Eb/N0)=f(STW/N)=f(S/NW/B)(2-18),上面公式指出,差错概率Pe是传输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S/N)和传输信号带宽与信息带宽之比(W/B)二者乘积的函数,信噪比与带宽是可以互换的,同样增加带宽的方法可以换取信噪比上的好处。,2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1)扩频处理增益 处理增益G定义为频谱扩展后的信号带宽B2与频谱扩展前的信号带宽B1之比,即:,(2-19),其中,T1为信息数据脉冲宽度,T2为PN码的码元宽度,R1为信息速率,R1=1
19、/T1,R2为PN码的码片速率,R2=1/T2。处理增益也可表示为,(2-20),式中,(S/N)out为扩频解扩后的信噪比,(S/N)in为扩频解扩前的信噪比。在工程中,一般用对数形式表示即:,(2-21),所谓干扰容限,是指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接收机能够承受的干扰信号比有用信号高出的dB数,用Mj表示,有:,(2-22),(2)干扰容限,其中,Ls为系统内部损耗,(S/N)0为系统正常工作时要求的最小输出信噪比,即相关器的输出信噪比或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G为系统的处理增益。,(3)频带利用率,数据传信速率,简称传信率或比特率Rb,是指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为比特/秒(bit
20、/s)。,频带利用率是反映数据传输系统对频带资源利用的水平和有效程度,定义为单位频带内的传信速率,常用表示。,(2-23),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通信系统是用待传输的信息信号与高速率的伪随机码波形相乘后,去直接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量,来扩展传输信号的带宽。,用于频谱扩展的伪随机序列称为扩频码序列。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简化框图如图2-16所示。,图2-16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简化框图,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通常对载波进行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调制。,图2-17
21、发送端的扩频过程,图2-18 接收端的解扩过程,2.2.5 各种蜂窝系统容量比较,移动通信系统的指标有3个: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前者属于数量指标,后两者属于质量指标。,(1)每个小区可用信道数(ch/cell):它表征每个小区允许同时工作的用户数;,(2)每个小区每兆赫可用信道数(ch/cell/MHz):它表征每个小区单位带宽允许同时工作的用户数;,(3)每小区爱尔兰数(Erl/cell):它表征每小区允许的话务量。,1频分多址(FDMA)的蜂窝系统容量,对于FDMA系统来说,系统容量的计算比较简单。,FDMA方式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互不交叠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22、,在相邻频道间无明显的串扰。,因此FDMA系统容量m的计算公式为,(2-24),式中,W为无线系统总带宽,N为区群小区数,B为信道带宽。每个载波信道又被分成M个时隙(时分信道),所以信道带宽B为载波间隔Bc/M。,2时分多址(TDMA)的蜂窝系统容量,TDMA方式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不交叠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不交叠的时隙,再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各个移动台在每帧内按指定的时隙发送信号;在接收端按不同时隙来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息,从而实现多址通信。,对于TDMA系统来说,系统容量的计算也比较简单。TDAM系统容量m的计算公式为,式中,W为无线系统总带宽,N为区群小区数,B为信道带宽。每个
23、载波信道又被分成M个时隙(时分信道),所以信道带宽B为载波间隔Bc/M。,3码分多址(CDMA)的小区容量,CDMA多址方式用不同码型的地址码来划分信道,每一地址码对应一个信道,每一信道对时间及频率都是共享的,而FDMA、TDMA系统信道的数量要受到频率或时隙的限制。,因此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现考虑一般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m个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道同时通信,每一个用户的信号受到其他m1个用户信号的干扰。,假定系统的功率控制理想,即到达接收端的所有用户信号功率强度一样,则信干比(SIR)为,(2-25),同时,一般扩频系统的信干比(SIR)为,(2-26),式中,Rb为信息速率,Eb
24、为比特能量,N0为干扰的功率谱密度,W为CDMA系统占据的有效频带宽度,W/Rb为CDMA系统的扩频增益,Eb/N0是归一化信噪比,取决于对误码率和话音质量的要求,并与系统的调制方式有关。,由上面两个公式可得CDMA系统的容量m为(信道/小区),(2-27),2.3 数字调制技术,2.3.1 数字调制的概念 调制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基带信号通过载波调制,使其频谱搬移至适应不同信道特性的射频频带上进行传输。,这种用基带数字信号控制高频载波,把基带数字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把频带信号还原成基带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的逆变换过程称为解调。,通常将数字调制和解调合起来称
25、为数字调制,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系统。,2.3.2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通常正弦波可用下式表示:其中,变量t代表时间,a(t)是正弦波的振幅,w(t)是角频率,(t)是相位。,数字调制主要有3种形式: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它们分别是正弦波的幅度、频率、相位随着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2.3.3 数字调制的分类,数字调制主要有3种形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若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3G 关键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