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ppt
《【教学课件】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从力的基本定义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物体的受力分析法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析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重点是:,1.三种常见的力,为高考必考内容,以后也将是频繁出现的热点.2.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在高考中或单独出现或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相结合,或选择、填空或计算论述,或易或难,都可能出现从最近的高考中也有体现单纯考查本章内容多以选择、填空为主,难度适中,与其它章节结合的则以综合题出现,也是今后高考的方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按照考纲的
2、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力的概念、三种性质的力;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其中重点是对摩擦力和弹力的理解、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难点是受力分析,1在三种性质力中,“弹力”、“摩擦力”属高考热点,其中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尤其 是“弹簧模型”在不同物理情景下的综合应用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应引起重视静摩擦力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力,它的大小、方向、是否存在都会随其它力而发生变化因此分析静摩擦力,应学会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分析,2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分析物体受力时,要将物体与其他物体隔离开,只分析物体所受的“性质力”
3、,不分析那些“效果力”,要不漏力也不多力要准确地分析物体受力的方向,如: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沿接触面的切线,安培力服从左手定则且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所决定的平面,等等,3力和运动的合成、分解遵从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知识点无论在静力学还是动力学的应用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考中往往将其与一些数学方法(如几何法、图象法、函数法等)结合在一起使用,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模型,解平衡问题的基础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情况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分析物体平衡的方法有:动态平衡法、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假设
4、法、相似三角形法、三角函数法等,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一、力1力的定义:力是 _的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就一定存在_物体(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_(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遵从_,有大小和方向(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_或使物体_发生改变(5)力的三要素:_、_、_,3力的分类:(1)按 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 分: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动力、阻力,二、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而产生的2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_,重力的大小可用_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
5、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因为这是两种_的力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情况下,重力_3重力的方向:_,4重心:_(1)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与质量分布情况及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其重心在其_.,(3)实验确定重心的方法悬挂法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如图甲、乙所示),先在A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
6、重心一定在通过CD的竖直线上,则重心的位置一定是_,AB、CD的交点.,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形变,但弹力是由于_而引起2产生条件:(1)两物体_;(2)有_.,【说明】(1)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右图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靠在一起,两小球间就不存在弹力作用因为两小球虽靠在一起,并无挤压,因而没有发生形变,故不产生弹力(2)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须存在于直接接触的物体间,(3)根据力的相互性,弹力的作用也应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因此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不可能出现一
7、个物体产生形变对另一物体产生弹力,而受到弹力的物体却不发生形变(4)弹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弹力方向:弹力的方向与_的方向相反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弹力的大小计算:(1)对于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_;k是由弹簧本身特性决定的物理量,叫做劲度系数(2)除弹簧外,其他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通常利用_或_建立方程求解,F=kx,平衡条件,动力学规律,物体形变,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说得很清楚: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通常的理解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而不一定是指向地心,二、弹力的方向1对于点与面、面与面接触的情
8、形,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垂直对于接触面是曲面的情况,要先画出通过接触点的切面,弹力就跟切面垂直 2对于杆的弹力方向问题,要特别注意不一定沿杆,沿杆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杆与物体接触处情况不易确定时,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来判断,2分析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是判断弹力有无的金钥匙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直线上,除弹力以外其它力的合力看该合力是否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如下图所示,已知小球静止,甲中的细线竖直,乙中的细线倾斜,试判断图中小球所受弹力的方向,【解析】小球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甲、乙两图中均可采用“假设法”分析:在两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课时 重力 弹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