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docx
《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现8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波及多省,其中6次集中于3月以来的这段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好奇,为何沙尘再次密集现身?有人疑惑,这些年防沙治沙工程的效果是否开始弱化?还有人提出,应该再多给沙漠植些树。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为大家释疑解惑。沙尘天气是自然现象并非“新伤”近来的北京春意盎然,却时不时与沙尘碰面,一些人用沙尘暴来形容这段经历,并且怀疑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沙尘活跃期。严谨地说,沙尘暴与这种沙尘天气并不是一回事。在气象学上,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3类:浮
2、尘均匀悬浮在大气中的沙或土壤粒子(多来源于外地,或是当地扬沙、沙尘暴天气结束后残留于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当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则定义为强沙尘暴。其实,沙尘天气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伤”。据二十四史五行志中记载的资料统计,沙尘天气在公元前4世纪发生过2次,4至10世纪的700年里发生过39次,11至15世纪的500年里发生过97次,16至19世纪的400年里发生过115次。随着时代的更迭,沙尘天气不仅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3、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可知,沙尘天气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只要条件具备,它也会发生,只不过人类活动的加剧会破坏原有地表植被,从而加速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或加重其严重程度。根据现代气象观测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天气现象均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各种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年平均达63次,1954年出现最高值89次,此后沙尘天气的年平均发生次数逐渐降低,到90年代时年平均只有5.7次。不只北京,全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春季(3-5月)沙尘天气总体
4、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已由上世纪60年代年均20.9次减少到近10年年均8.4次,沙尘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63天。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沙尘天气偏少的大背景下,沙尘频次由于受到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直接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虽然今年的沙尘天气次数比近些年有所增多,但从时间尺度上来看仍属正常范围,未来这种波动还将长期存在。“三北”防护林还挡得住沙尘吗今年遭遇的几次大范围沙尘天气,使“三北”防护林再次受到关注,很多人奇怪:辛苦打造的“三北”防护林怎么不起作用了?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专业名词“荒漠化”。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
5、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一直以来,荒漠化都是全球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荒漠化主要包括4种类型: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冻融荒漠化。其中,风蚀荒漠化即沙漠化,这种荒漠化类型在我国面积大、分布广,且危害最大。荒漠化的发生会造成地表植被退化、覆盖度降低,土壤裸露和沙化,从而使地表起沙的临界风速发生变化,影响土壤侵蚀量和进入大气的沙尘含量,进而影响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和规模。而荒漠化防治可以固定流沙、改良土壤,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我国与荒漠化的抗争,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开始。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林垦
6、部在石家庄组建冀西沙荒造林局,并首次提出“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变沙荒为良田和果园”的奋斗目标。随后,我国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北西部沙地及陕北榆林等地,陆续营造了大范围的防风固沙林。1958年,国务院成立治沙领导小组,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组建一支治沙科技队伍,对全国沙漠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并开展有关治理措施的试验研究。于是,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相继设立,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978年,我国决定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这就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规划期限为1978-2050年共73年,分8期工程进行,到2021年时已启动
7、第6期工程建设。然后,我们来了解沙尘暴形成的3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这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有强劲持久的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物质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即要有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这是形成沙尘暴的局地热力条件。一般来说,春季生长季还未开始时,由于地表没有植被覆盖,裸露的松散沉积物很容易被大风卷起;沙漠和裸露的地表温度上升得很快,只要天气连续晴好两三天,地面气温就可以升得很高。如果这时遇上强大的冷空气在中午前后过境,就会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沙尘暴也就常在此时发生。截至2020年底,“三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达3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出 治沙 就是 植树 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