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pt
《第二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pt(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本章主要内容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人类的一切知识,就其来源而言均出自古代哲学,而哲学作为爱智之学起源于人类的讶疑之心和生存之需。为此,古代的智者(哲学家)沿着不同的方向寻找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解释,因其主要依据观察、思辩、传闻等以获得对物性、人性和社会的智慧性理解,所以属于哲学范畴。后来随着研究方式和目的的转变,逐步孕育出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一、西方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脱胎于思辩哲学中偏重于探讨人性本质的一个分支。但与其它自然科学相比,现代心理学
2、独立的时间较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与哲学保持着“母子”关系。所以,哲学心理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的前身,也是学习之的必备知识。,(一)苏格拉底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前469前399)知识即美德:把哲学的目光从天上拉回人间。智慧的产婆:教育即引出,学习即反思。灵魂不死:二元论的鼻祖。,认识你自己。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
3、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知识即美德,德性就是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
4、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二)柏拉图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理念(idealism)观(二元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肉体与灵魂。(洞穴比喻)。灵魂观:灵魂不朽,生死轮回,分为理性、情感和欲望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并起于脑、心、腹。回忆说(天赋观念)性欲观(Eros):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应当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征服自己
5、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爱智之学。尊重人不应胜于尊重真理。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种很美的事。柏拉图,(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身心一体观(一元论)。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认识功能(感觉、意象、记忆、概念等)与动求功能(感情、欲望、意志等)的划分。心脏是心理的器官。实在论(经验论):人类的知识来自后天经验,由感觉经验经理性整理上升为知识。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第一部心理学著作,他是经验主义的鼻祖。,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
6、从。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教育是廉价的国防。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二、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一)理性主义(rationalism)哲学心理学思想 认为先验的理性能力是真理的真正来源。理性存于人心,助之思维,明了真理,获取知识。代表人物有笛卡儿、莱布尼兹、斯宾诺沙、康德、黑格尔等。,笛卡儿的观点:,身心二元论身心交感论天赋观念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得自先验理性的天赋观念(真理);得
7、自感观经验的派生观念,必须经由理性的怀疑判断才能成为真知。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先验论心灵支配身体。统觉是心灵先天具有的对外物进行吸收、同化、理解的功能。知、情、意三面心理结构观。三大哲学批判。道德观、宗教观于不可知论。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康德,三种简单却又极为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止的同情。罗素,(二)经验主义(empirici
8、sm)哲学心理学思想 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均来自感观经验,重视后天环境的作用和经验的学习,在方法上推崇归纳法(如蜜蜂酿蜜,培根)。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霍布斯,洛克(Locke,John)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白板论:人生来之时心灵如纤尘不染的白板,后由经验之累积而成观念即心之内容。联想说: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心灵将经验加以联想而成系统知识,如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等。,(三)浪漫主义(romanticism)哲学心理学思想 主张非决定论的人性观,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应从完整的意义上看待人性。代表人物有卢梭、歌德、尼采、福禄贝尔等。是后来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学、精神分析、完形
9、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先导。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假如你渴望灵魂的安宁与幸福,信仰吧;假如你要做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不断地把我们现在所拥有、所碰到的一切,都转化为光亮和火焰。尼采,心理学的历史,小结:西方哲学心理学史探讨的主要题目 哲学心理学是属于哲学中探讨人性(人的本质)的部分。关于人性本质,西方哲学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争论:1、身
10、心关系问题(mind-body problem):存在一元论(又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与二元论(又分为身心交感论与身心平行论)的分歧。2、天性与教养关系问题(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或遗传与环境关系问题:存在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分歧。3、自由意志(非决定论)与决定论问题(free will versus determinism):随直接表现为对人类行为原因的不同解释,但直接关涉到人类的价值与尊严问题。4、知识来源问题(origins of knowledge):源于近代哲学认识论中经验主义与理性注意的争论。前者如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后者如洛克的“白板”论。,第二
11、节 中国古代的哲学心理学思想,思考与讨论:当代心理学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中国有没有“心”理学?如果有,它与西方心理学的区别何在?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是什么(与西方文化的区别)?,一、汉字与中国心理文化心与“心理学”。“心”的含义:黄帝内经:“心者,生之本也,神之变也。孟子:心之官则思。礼记:总包万虑为之心。管子:心也者,灵之舍也。易经:复见天地之心。尚书:道心惟微。庄子:心斋、游心。总之,“心”兼有心脏、思虑、情感、意识、精神、神灵、本体等含义。,“心”理学与psychology。“心”与mind、soul、spirit、heart、consciousness的关系。,良心、养心、好心、爱心、决
12、心、宽心、花心、操心、费心、伤心、当心、心肝、心田、恶心、细心、心碎、随心所欲、唯心主义、心高气傲、心诚则灵、处心积虑、居心叵测、丧心病狂、利欲熏心、心花怒放、心心相印、境由心生、相由心生、心静自然凉、心正则必正、音由心起、心病要心医、只怕有心人思、想、德、性、怒、愤、忿、惠、悔、忍、悟、忘、忧、愁、虑、情、感、惧、怕、惊、恐、恋、意、志、忆、态、怀、念、惆、怅、慧、慈、悲、忠、恕、惋、惜、懒、憾、憨、爱、恩、惠忐、忑、忒、忌、怠、慢、怏、恣、怡、悴、忖、悉、,讨论:不能唯心地看待“唯心主义”,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偈语:,“心”与“唯心主义”?唯心
13、主义的得与失何在?以你所知的唯心主义者或流派为例加以说明。唯心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二、中国“心”文化儒家心理学思想道家心理学思想佛教心理学思想中医心理学思想,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慧能)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切法由心想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净则佛土净。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工夫成片。起心动念,皆有果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人心惟危,道
14、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心善渊,与善仁。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心斋,坐忘。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圣人之用心若镜,不迎不将,勿忘无助。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七十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四十而不动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至诚如神。心能转境,随缘而不攀援。反求诸己,内求于心。心念一闪,震动十方。入一切境随处安心。对一切境缘,念念回光返照。心安是归处。心远地自偏。临事专一不杂,无事清明在躬,如日之升。,第三节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一、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心理学应是一门研究意识的科学,方法是直接内省法;所有的心理现
15、象都是由基本意识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基本的意识元素经由统觉而成复杂意识经验。,他们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背景资料: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心理学的诞生。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墨菲,
16、心理学: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心理学应研究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产生的功能,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和应用研究;意识是连续变化的(意识流),不能分解为基本因素;实用即真理;学校即社会,学习即生活,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在做中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然成长。,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S)和反应(R)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控制行为。优点:坚持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
17、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缺点:其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行为主义概况,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于1913年创立(以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的发表为标志)。行为主义致力于将心理学科学化,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结构和意识元素观,强调“客观的客观”即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而行为即“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被动学习的。,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S)和反应(R)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控制行为。
18、优点:坚持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缺点:其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学习:人在一定环境影响下其行为改变的过程经典条件作用与联想学习操作条件作用与强化学习替代强化与观察模仿学习,行为学习的机制,经典条件作用与联想学习 经典条件作用,最早由巴甫洛夫提出。如在对狗的条件反射研究中,狗将食物与铃声联结在一起。人类也经常将某些经常用时出现的事物或语言联结起来,形成条件反射。“纳粹”、婴儿的突然失持与某种音乐、河南人与造假等、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等。,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高
19、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1849年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860年进入神学院,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1895年起为生理学教授,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诺贝尔奖。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
20、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1883)、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等。,巴甫洛夫的狗,(一)华生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婴儿,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华生,华生1878年出生在南卡罗莱那州的格林维尔市附近,是位名声极差、性情暴躁的小农场主和一位正直虔诚的浸信会
21、女教友的儿子。华生处在这两种各不相同的成人模式中倍受折磨,因而是个全无计谋,也很懒惰的孩子。小时候,“很偷懒,不怎么听话,从来没有哪一门课及过格。”跟他的父亲一样,他有暴力倾向:经常与别人打架,直到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都血乎乎的为止。可是,他慢慢长大了,成为一个特别漂亮的年轻人,棱角分明,下巴坚挺,一头飘扬的黑发,以后就开始了终生不辍的情场生涯。可是,他对理想一类的事情还是很严肃的,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他还特别喜欢哲学系的课程,里面包括一些心理学课程。,1912年,首次使用“行为主义者”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
22、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恐惧形成实验,思考,请从自己或周围人的经历中找到一些条件反射或者说是联想学习的例子。如何用联想学习的理论解释“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现象?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对我们有何启示,如何主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之?,案例分析,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对其敢怒不敢言。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寒学子们出口恶气。,他发现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上班,这头驴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天,郑板桥
23、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它作了一个揖,接着照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跳起来。,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大骂:“这头蠢驴!”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
24、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对海白菜气味的恐惧反应 大学生陈某,男,平常喜欢吃煮熟的海白菜拌制的小菜。一次当他在大学生宿舍用电热杯煮海白菜时,因水烧沸后从杯中溢出,流到电源插口处发生电源短路而产生电弧火。火光喷出一米多远,陈某当时十分惊恐,忙拨掉电源线插头,双手双腿颤抖不止。,现实中的案例,第二天早餐时,同学们想到他前一天没吃到海白菜,就从食堂买了一份拌海白菜给他早餐用。他一闻到海白菜气味顿时一阵恶心、作呕、心慌,态度很急躁并有些粗暴地拒绝了同学们的好意。以后只要一想到海白菜的气味就心里慌乱、烦躁。他从此再也不想吃海白菜了,但心里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经过心理学专业人士分析才知道原因:当陈
25、某被电热杯弧火惊吓得恐慌万分时,宿舍内正弥漫着很浓的海白菜气味。虽然他本人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气味是否存在,还是在下意识中作为一种条件刺激物与当时的惊恐情绪相结合而产生条件作用,这两者之间在大脑中自动地建立起了一种条件反射。这就是条件性情绪反射。你在生活中有什么特别害怕或钟情的事物吗,你能用条件反射或联想学习的理论解释其中的原因吗?,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的条件性情绪反射,B.F.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二)斯金纳与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F.斯金纳(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从小对动物及人类行为感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心理学 理论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