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ppt
《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过程,2.1概述 液态材料成形(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液态材料成形工艺过程,零件图,铸造工艺图,铸型,型芯,芯盒 芯砂,型砂模型,熔化,合 箱,落砂、清理,检 验,铸 件,图2-1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铸造生产的特点,(1)材料来源广;(2)废品可重熔;(3)设备投资低。,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1)合金种类不受限制;(2)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2适应性强:,3成本低:,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2.2铸造
2、成形技术过程理论基础,2.2.1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充型能力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实践证明,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自身的流动性,还受外部条件如铸件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流动性是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是金属的液态铸造成型的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金属的流动性通常用浇注螺旋形式样来衡量。,0.45%C 铸钢:200,4.3%C 铸铁:1800,2.2.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图2.2 螺旋形流动试样示意图,2.2.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影响液态金属充
3、型能力的因素,1)金属的性质:包括金属的种类,成分,结晶特性及其他物理性能等。决定金属自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所决定的结晶特点。结晶温度范围小的金属趋近于逐层凝固方式,凝固层内表面光滑对未凝固液态金属阻力小,所以流动性好;而结晶范围大的金属为糊状凝固方式,凝固层内表面粗糙对未凝固液态金属阻力大,所以流动性差。,2.2.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a)在恒温下凝固,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所决定的结晶特点,2)铸型性质:铸型的阻力影响金属液态的充型速度,铸型与金属的热交换强度影响金属液保持流动的时间。铸型蓄热系数大,铸型的激冷能
4、力就越强,充型能力下降。,(3)浇注系统的的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差。,3)浇注条件:,(1)浇注温度一般T浇越高,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越强。,(2)充型压力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强。,2.2.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4)铸件结构:衡量铸件结构的因素是铸件的折算厚度R(R=铸件体积/铸件散热表面积=V/S)和复杂程度。如果铸件体积相同,在同样的浇注条件下,R大的铸件,由于与铸型的接触表面积相对较小,热量散失比较缓慢,则充型能力较高。铸件的壁薄;R越小,则充型能力较弱。,2.2.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2.2.2铸件的凝固,铸型中的合金从液态转变为固
5、态的过程,称为铸件的凝固。凝固热力学条件:体系所处的温度低于熔点温度。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 凝固过程固液界面分明 2)体积凝固 液固共存区很宽 3)中间凝固 液固凝固区域介于逐层和体积凝固之间 影响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铸件的温度梯度。,2.2.3铸件的收缩,1)收缩的基本概念 铸件在液态,凝固和固态下继续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体积减小现象称为收缩。收缩是铸件的许多缺陷,如缩孔,缩松,热烈,应力变形和冷裂产生的基本原因。,(1)液态收缩 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之间的收缩。T浇 T液,(2)凝固收缩 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终止温度间的收缩。T液 T固,2)收缩的3个基本阶段,2.2.
6、3铸件的收缩,体收缩率是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的根本原因。,体收缩率:,线收缩率:,线收缩率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裂纹的根本原因。,(3)固态收缩 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T固 T室,2.2.3铸件的收缩,铸造合金的收缩过程示意图,2.2.3铸件的收缩,3)铸件的实际收缩 前面所说的收缩为自由收缩,它只考虑了金属自身的成分,温度和相变的影响,实际铸件是受阻收缩,它还受到以下几种阻力:(1)铸型表面的摩擦阻力;(2)热阻力 铸件各部分收缩时彼此制约产生的阻力。(3)机械阻力 铸件收缩时,受到铸型和型芯的阻力。因此,生产中采用的收缩率是铸造收缩率(或称铸件线收缩率)是包括了各种阻力在内的实际收缩
7、率。,2.2.3铸件的收缩,4)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大而集中的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1)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缩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金属在恒温或很窄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由表及里逐层凝固。缩松:形成基本条件是金属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呈体积凝固方式。,2.2.3铸件的收缩,缩孔和缩松的形成,2.2.3铸件的收缩,影响缩孔,缩松形成因素:a)金属的成分;结晶温度小缩孔 结晶温度大缩松 b)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浇注温度御高,液态收缩愈大,愈易形成缩孔 c)补缩压力和铸件结构;增大补缩压力大,
8、缩孔和缩松的倾向越小,2.2铸造成形技术过程理论基础,(2)缩孔和缩松的防止方法 控制凝固方式,防止缩孔和缩松常用的工艺措施就是控制铸件的凝固次序,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顺序凝固 铸件按照一定的次序逐渐凝固。,2.2.3铸件的收缩,冒口 储存补缩用金属液的空腔。,2.2.3铸件的收缩,同时凝固 整个铸件几乎同时凝固。,2.2.3铸件的收缩,合理确定内浇口位置及浇注方法顺序凝固:采用高温缓慢浇注,厚大处引入同时凝固:采用低温快速浇注,薄壁处引入合理应用冒口、补贴和冷铁等技术措施 冒口:用于液态补缩 冷铁:用于加快局部冷却速度,2.2.3铸件的收缩,5)铸造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随后的冷却过程中,
9、收缩受到阻碍而引起的内应力,称为铸造应力。铸造应力按阻碍形成的原因也就相应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阻碍应力。,2.2.3铸件的收缩,(1)热应力:由于形状复杂,厚薄不均,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以至在同一时刻,铸件各部位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热应力的形成过程如下图。,2.2.3铸件的收缩,(2)相变应力 铸件冷却过程中,有的合金要经历固态相变,比容发生变化。当铸件各部位温度不同时,固态相变不同时发生,新旧两相的比容差越大,相变应力越大。(3)机械阻碍应力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收缩受到箱带,型芯,浇注系统和冒口等的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力为机械阻碍应力。机械应力是暂时应力。,2.2.3铸
10、件的收缩,上型,下型,受砂型和砂芯机械阻碍的铸件,2.2.3铸件的收缩,(4)防止和减小铸造应力的措施 合理设计铸件结构 选用线收缩率小、弹性模量小的合金 采用同时凝固 合理设计浇冒口,缓慢冷却 可以采用人工时效、自然时效的方法消除已有残余应力,2.2.3铸件的收缩,6)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铸造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根本原因。当残余应力的总和超过金属的屈服强度极限时,铸件将发生塑性变形,当铸造应力的总和超过金属的抗拉强度极限时,铸件便产生裂纹。,2.2.3铸件的收缩,铸件变形示意图,2.2.3铸件的收缩,(1)铸件的变形与防止,a)使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b)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c)采用反
11、变形法。,2.2.3铸件的收缩,热裂的防止:a)应尽量选择凝固温度范围小,热裂倾向小的合金。b)应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以减小机械应力。c)对于铸钢件和铸铁件,必须严格控制硫的含量,防止热脆性。,(2)铸件的裂纹与防止 热裂热裂的形状特征是: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呈氧化色。,2.2.3铸件的收缩,冷裂,冷裂的特征是: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微氧化色。,冷裂的防止:,1)使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2)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3)对于铸钢件和铸铁件,必须严格控制磷的 含量,防止冷脆性。,2.2.4金属的吸气性,金属在熔炼过程中溶解气体,在浇注过程中因浇包未烘干,铸型浇注系统
12、设计不当,铸型透气性差以及浇注速度控制不当,或型腔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都会使气体进入金属液,增加金属中气体的含量,这就构成了金属的吸气性。,2.2.4金属的吸气性,1)金属液吸收气体的过程 气体分子撞击到金属液表面;在高温金属液表面上气体分子理解为原子状态;气体原子根据与金属元素之间的亲和力大小,以物理吸附方式或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金属表面;气体原子根据扩散进入金属液内部。,2.2.4金属的吸气性,2)气体在金属液中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金属吸收气体的饱和浓度,称为该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常用每100克金属含有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来表示,有时也用溶解气体对金属的质量分数来表示。影响
13、气体在金属液中的溶解度的因素:温度、金属化学成分和气体在金属液面上的平衡分压。,2.2.4金属的吸气性,3)气体的析出与气孔 溶解于金属液中的气体,随温度下降则不断析出,其方式有3种:气体以原子态扩散到金属表面,然后脱离吸附。与金属内某些元素形成化合物,以非金属夹杂物形式排除;以气泡形式从金属液中逸出。当铸件表面已凝固,气泡来不及排出而保留,致使铸件产生析出性气孔。,2.2.4金属的吸气性,4)气孔 按气孔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侵入气孔、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侵入气孔 气孔侵入金属液而不上浮逸出的气孔析出气孔 由于溶解度下降而从合金中析出的气孔反应气孔 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气孔,2.2.4金属的吸气
14、性,5)气体对铸件品质的影响 气孔不仅会减少铸件的有效截面积,而且能使局部造成应力集中,成为零件断裂的裂纹源,尤其是形状不规则的气孔,如裂纹状气孔和尖角形气孔不仅增加缺口的敏感性,使金属强度下降,而且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2.2.5铸件的化学成分偏析,铸件的凝固后,截面上不同部位,以至晶粒内部产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偏析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合金在结晶过程中溶质再分配的结果。晶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结晶速度大于溶质的扩散速度,使得初次析出的固相与液相的浓度不同,先析出的晶体与后析出的晶体的化学成分也不同,甚至同一个晶粒内先结晶出来的部分和后结晶出来的部分也有差异,这样就形成了铸件各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态 材料 铸造 成形 技术 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