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县职业教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大力发展职业教化,是推动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迫切须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否把我县职业教化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需仔细探讨的问题。依据县领导的指示,我们教化局组织人员,对全县职业教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召开了部分职业学校负责人参与的专题座谈会,向职业学校发放了调查表,就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以与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我县职业教化事业发呈现状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化优先发展,把发展职业教化作为振兴沐阳经济的战略
2、措施,职业教化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实力不断增加,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职业教化层次多,类型丰富,办学形式多样近几年来,我县职业教化初步形成了高职与中职协调发展、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学历教化与非学历教化并举的职业教化发展新格局。一是完善了层次结构。全县现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16所,其中高职学院1所,中职学校15所。特殊是XXX高职的发展填补了我县培育高级技能型好用人才的空白。二是形成了多元办学格局。从办学主体来看,有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有部门主办的职业学校,也有社会力气举办的职业学校。特殊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化,为我县职业教化事业供应了新的发展空
3、间。目前,民办职业学校数量占全县职业学校总数的82.4%,民办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占全县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9%。三是办学形式多样化。为满意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各职业学校在举办学历教化的同时:面对下岗职工和城市再就业人员,面对“三农”,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动开展了函授教化、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化。去年,我县职业学校参与“阳光工程”、扶贫攻坚等各类培训达1.3万人次。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育,主动探究“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和专业基础课、在企业一线学习操作技能,学习期间学生还可获得企业酬劳,免费入学,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学习负担,
4、目前该模式被我县职业学校广泛采纳,极大地增加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二)职业教化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一是职业教化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连年攀升。2023年全县完成中职招生任务1.3万人,2023年完成中职招生任务1.6万人,2023年完成职教招生任务1.94万人。目前,全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总占地面积1762.5亩,建筑面积33.74万平方米,总资产4.36亿元,在校生31401人。在校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学校有4所。二是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品牌专业。作为我县职业教化的龙头学校,县职教中心三年上了三个台阶:2023年创建成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23年创建成为省级合格职教中心,2
5、023年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今年又通过了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的验收。目前,学校拥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课程改革试验点,学校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确定知名度和影响。其他职业学校围绕市场需求建设成了一批涵盖机械、机电、信息技术、商贸等领域的骨干特色专业。三是办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各学校为提高学生就业方面的竞争力,狠抓教学质量。在06年全国数控大赛上,我县巴林浩同学取得江苏赛区数铳工第9名的好成果,是苏北地区最好成果。在2023年5月份实行的江苏数控大赛上,县职教中心4名选手参赛,3人获奖,取得全市最好成果。XXX学校的吴晓阳、X
6、XX学校的王洪洲在2023年全市技能大赛上,分获计算机组第一、二名。县职教中心更是成为全市唯一一所被举荐参与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学校。(三)职业教化干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逐步提高在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迈进、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进程中,职业教化挥写了浓重的一笔,全县各级各类企业中活跃的一批骨干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我县职业学校。近几年,各职业学校坚持“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深化改革,克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好用性。近三年,每年都有近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生产、管理一线。据统计,目前全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
7、5%以上。一些紧缺技能型人才如机械加工类专业供不应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可拿到IoOO元以上的实习工资。特殊是目前我县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职业教化在培育培训新农夫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少毕业生回乡后自主创业,成了当地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民营经济的带头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动作用。还有很多毕业生到苏南等发达地区就业,不仅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的几年后带回了新工艺、新技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教化正成为我县“不冒烟的工厂”,在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当前制约我县职业教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县职业教化发展有优势,有
8、特色,有潜力,但职业教化仍旧是我县教化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须要。当前我县职业教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解决,不仅影响到职业教化优势的进一步发挥,而且影响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今后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和经济建设的跨更加展造成潜在危机。目前,我县职业教化发展存在“六个不适应二(一)相识不适应形势。当前影响职业教化发展首要的是各个层面的相识滞后、观念陈旧。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业压力以与片面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化仍旧存有偏见。重眼
9、前利益、轻长远发展。从政府层面看,有的部门没有认清职业教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看到技能人才不足的冲突,没有看到职业教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有的认为职业教化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不愿在这方面费劲气。从学生家长来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上高校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上高校。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部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从企业来看,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教化就是教化、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一块去”,致使“两张皮”现象比较严峻,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协作。推动职业教化
10、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二)规模不适应需求。与我县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明显偏小,上规模的职业学校仅有县职教中心等5所,有9所职业学校在校生不足500人。2023年,全县职业学校毕业生仅有0.98万人。随着“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招商引资成果的不断扩大,我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长,目前的职业教化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意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不符合国家、省、市的要求。(三)条件不适应办学。发展职业教化须要财力作支撑。职业教化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学校的创建、实训基地的建立等方面都须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县职业教化的投入水平
11、不高,现有投入政策没有完全落实。一是财政未完全拨付编制内老师工资。职业学校运转主要依靠收取学杂费维持,由于教职工工资没有按编制、按标准拨足,县职教中心老师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即使在职教中心工作了10多年、已经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的人员,平均工资也仅有1400多元;仅2023年,县职教中心就有多名优秀专业老师流失,有的放弃编制到民办职业学校工作,有的通过各种关系到外地或县内其他公办学校任教,还有的干脆到苏南等地打工。低工资、低待遇加上社会保险没有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职教老师队伍的稳定,制约了职业教化可持续发展。民办职业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单一,只有靠收取学生培育费来维持学校运行,假如招不到学生
12、就意味着学校倒闭,华洋职业学校就因为今年招生太少而不得不停止办学。民办职业学校为了维持运转,往往实行“增收节支”的方法。所谓“增收”,就是收取高额培育费,XXXX学校个别专业的培育费达到了1.5万元,高额的培育费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部分贫困学生无法接受职业教化。还有极少数职业学校为了“增收”,打起了国家助学资金和扶贫培训资金的办法,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资金。所谓的“节支”,就是不少民办职业学校不依据规定开设课程,大大压缩学生实践操作课时,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些学校的学生根本达不到国家提出的至少在校学习两年的要求,长则一年、短则数月就将学生输出。为了节约开支,民办职业学校往往少聘老师或聘
13、用不合格老师,极少数学校甚至存在着学生毕业后就当起老师的现象,更谈不上长远的师资培育支配。如此“增收节支”,导致教化质量低下,培育的学生就业率低,而学生就业率低又导致学校招生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二是经费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化的确定规定“企业依据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业教化培训”和“城市教化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化发展”的政策没有落实。为激励扶持民办职业教化发展,市、县政府都制定了“以奖代投”政策,但这一实惠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由于投入不足,我县很多职校办学条件简陋,严峻制约了中职学校的规模发展。一是绝大多数学校硬件不“硬”。从学校办学设施看,全县16所
14、职业学校中,只有县职教中心等5所学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办学场地,其他11所学校都是租赁场地办学。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占地面积不足60亩,校均建筑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均大大低于省三星级职业学校占地不少于80亩,建筑面积不低于3万平方米的标准。从实习实训条件看,很多学校电教器材、图书等严峻匮乏,缺乏专业实习实训室和设备,1/3的职业学校没有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依据省三星级职业学校标准,生均仪器设备总值最低应为2500元,而目前我县中等职业学校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仅有县职教中心。二是很多学校的软件太“软二从师资力气看,在我县的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专任老师数量缺口较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县职教中心的编制是几
15、年前核定的,随着近年来学校规模扩大和在校生的增加,专任老师总体数量明显偏少。很多民办职业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不按规定配齐、配足老师,不注意对现有老师的培训提高,很多老师边学专业边教学生,自身专业动手实力较差,很难保证教学、实训质量。为了弥补专任老师数量上的不足,不少学校聘请校外兼职老师,这不仅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实训思维也很难保持连贯性。“双师型”老师更是严峻匮乏,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老师占专任老师的比例大大低于省三星级职业学校60%的标准。我县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距离省三星级学校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创建任务将非常艰难。(四)专业不适应市场。由于我县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
16、专业设置,主要侧重于县外就业,部分专业设置重复,比如计算机、电子电工、机械加工等专业几乎各学校都有,不能形成强势学校或强势专业。为了争抢生源,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有的学校不惜代价,实行高额回扣、请客送礼等不正值手段,甚至进行虚假宣扬,相互攻讦,造成职业教化发展“内耗”严峻,既严峻影响了职业教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外在形象,也大大减弱了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实力。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联系不紧,“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学校不是瞄准市场设置专业,而是依据现有师资确定专业,导致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如:各类职业学校为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只有商贸类的市场营销
17、、电子商务等少数几个专业,年培育实力不足500人。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社区中介服务、餐饮服务等行业的技能型人才,我县根本无力培育。而我县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这方面的人才有极大的需求。实践证明,不与当地经济挂钩,职业教化不行能发展壮大;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需求,职业教化确定做不大,走不快、也走不远。(五)政策不适应就业。我县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尚不能成为促进和引导职业教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存在差距,先培训后上岗,转岗必需经过培训再上岗的制度尚未真正落实,一些企业大量运用廉价劳动力,在确定程度上影响到职业学校毕业生当地就业,影响劳动者素养的提高。
18、同时,由于缺乏激励在本地就业的政策,目前我县一方面缺少大量的一线专业技术型人才,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职校毕业生大量流向沿海和发达地区。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县利用有限的教化资源培育的技能人才,却走出去就业;而我县的一些企业又要拿出必要的成本,从外地引进技能人才。这“一出一进”背后,意味着教化资源的重复奢侈和人才成本的双重投入,值得我们深思。(六)体制不适应统筹。我县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多,隶属关系困难。我县16所职业学校中,分别隶属于市、县教化局、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县卫生局和县劳保局。多头管理体制导致缺乏统筹协调、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表现为结构失调、资源不足、投入奢
19、侈等。各部门在职业技术教化方面各有权限,因而出现课程内容难以连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互认、职前培育和职后培训难以融通、职业学校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明显,假如不能对职业教化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构建起大职教格局,我县职业教化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制约。综合分析我县职业教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化发展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围绕建设工业强县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化不动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育高地,着力构建立足经济、面对社会、服务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化新格局。依据这一
20、思路,应做到“三增”、“三创”、“三强化”。(一)“三增”:就是增加对职业教化重要性的相识,增加职业教化投入,增大职业教化办学规模。首先,要充分相识职业教化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发展职业教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是我县实现跨更加展的必定选择。我县既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又是人口大县,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需把发展转变到依靠人才、技术和劳动者素养为主上来,必需培育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养优良的好用技术人才队伍。可以确定地说,我县成为人力资源强县之时,就是我县经济腾飞之日。因此,必需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教化,打
21、破“就教化论教化”、“为抓职教而抓职教”的封闭狭隘的思维方式,订正各种忽视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破除各种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抓职教就是抓招商、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的观念,强化抓职教就是“打基础、谋长远、创优势”的意识,真正把职业教化纳入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工作上优先探讨、发展上优先支配、政策上优先落实。其次,要广开渠道加大对职业教化的投入。要仔细履行政府投入责任,保证职业教化的财政性拨款。改革财政投入制度,建立按生均培育经费拨款的新机制,保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化事业费投入不低于一般中学的水平。县财政应建立职业教化专项经费,重点用于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和农
22、村成人教化中心校建设。落实“以奖代投”政策,扶持激励民办职业教化发展。拓宽职教经费筹措渠道,在支配运用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与扶贫资金中,应支配确定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应支配不低于5%的资金作为农村成人学校建设经费。一般企业依据职工工资总额的L5%、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依据2.5%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进一步完善各专项资金征、管、用的机制,努力提高职业教化资金的运用效益。第三,动员各种力气扩大职业教化办学规模。扩大职业教化培育实力是我县当务之急。要把引进高起点、大规模的职业学校纳入招商引资范畴,享受比工业招商引资项目更加实惠的扶持政策。支持激励现
23、有上规模民办职业学校扩建或改建,政府在学校建设用地方面供应扶持外,可一次性供应确定数额的改扩建启动资金。要不断扩展职业教化生源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让最应成为职业教化对象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夫工等群体,能够“无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与接着教化,达到“让最须要接受职业教化的人,到最须要生源的职业学校培训”目的,最大限度地满意人们的须要。(二)“三创一就是创新职业教化发展模式,创新职业教化专业设置,创新用工就业制度。一、创新职业教化发展模式,突破体制性障碍。由县政府牵头,主动稳妥地实施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层次的资
24、源整合,切实变更目前多头办学、分散管理、资源奢侈的状况。主动构建“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政府在重点办好县职教中心的同时,通过实惠政策扶持和激励几所规模较大民办学校在XXX年前创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三星级职业学校,实现我县职业教化的高水平发展。二、创新职业教化专业设置,强化服务功能。要尽快成立职教教研室,指导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教化课程改革,调适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关系,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社会须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当前,要重点建设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商贸流通、建筑建材、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到XXX年,力争3-5个专业进入省级示范
25、专业序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化专业体系。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须要,实行敏捷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做到长短结合,以“长”促稳、以“短”促活,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建条件。三、创新用工就业制度,推行职工持证上岗。要使职业技术教化成为职工进入企业之前的必经之路,以此提高职业教化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仔细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化法,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状况的监察,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订正并依法赐予惩罚。激励企业在本地职业学校中进行招工,引导职业学校毕业生尽可能在当地就业,推动“订单培育”、定向培育,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
26、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建共赢。(三)“三强化,就是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强化对职业教化的组织领导。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差已成为困扰我县职业教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教化就没出路。建议今后县财政可实行“以奖代投”的方式,即现有职业学校先拿出资金购买设备、建设基地,然后由县财政嘉奖其价值的2/3,直到该校实训基地达到省三星级职业学校规定标准为止。同时,应当明确规定,新建职业学校,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必需达到省三星级设置标准,否则不予审批。要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做到“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使之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展示实力的舞台、走向社会的平
27、台,同时促进职业学校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支持职业学校面对社会公开聘请高技能人才和具有实践阅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担当专业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县职教中心要拥有完全的老师聘用自主权,人事部门要依据职业教化的特点,对县职教中心在专业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的聘用方面,赐予特殊政策支持。对于到职业学校担当老师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职称资格评审实行分类单独评审。实施师资培训工程,支配专项资金,对专业老师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老师激励机制。对县教化、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评出的骨干“双师”、专业带头人,每月分别发放政府津贴。强化对职业教化的组织领导。政府要切实担当发展职业教化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动职业教化的改革和发展。要建立职业教化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化列入乡镇和县直部门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网络人才信息公布制度,搭建全县统一的人才供需“平台”,促进各企事业单位与职业学校的信息共享。大力宣扬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的突出贡献,大力宣扬职业教化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提倡和树立正确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在全社会形成敬重劳动、敬重学问、崇尚技能、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