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ppt
《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史,【概念阐释】近代中国史阶段划分,一、整体时间:,1840,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二、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四、4条基本线索:,(1)、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2)、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的抗争史(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4)、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返 回,第一阶段: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年),【解读考点
2、、构架通史框架】:,真题回放:,D,(20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B,(2009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3、()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A,(2010上海文综,10)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D,(2010四川卷,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
4、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A,(2009海南历史卷,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2008上海历史,A组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B,C,(2010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A,【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
5、启示】:,政治上注意把握:,1、鸦片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特别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对中国影响、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重大史实;(同时注意转化视角:横向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经济上注意把握:,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解体的含义、原因、标志、过程及表现、影响,思想上注意关注:,鸦片战争对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内容及作用),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时代背景、概况、特别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地位及意义,【阶段特征】:,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反侵
6、略反封建的斗争不断增强。,经济:列强对华进行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侵略方式。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从闭目塞听到放眼世界、从虚骄自大到开始向学习西方。,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关注新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
7、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以文明史观看待两次鸦片战争,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B,“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
8、的变动,内涵:,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2009安徽文综卷,36)(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
9、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二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18601895),【解读考点、构架通史框架】:,真题回放:,(2007上海历史,2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
10、、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2007广东文基,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 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 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C,D,(2007宁夏文综,4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
11、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
12、),【答案要点】(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B,(2009
13、上海历史卷,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2010福建文综卷,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A,A,甲午中日战争把握的背景、概况、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影响?(同时注意转化视角:横向比较东西方
14、历史发展)、,【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政治上注意把握:,经济上注意把握:,思想上注意关注:,1、把握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的条件、时间、地区、途径、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特点、影响)及从宏观上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区别几个概念:资本主义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近代工业、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 3、了解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社会生活上:,1、近代报刊发展及其功能?,2、掌握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史实,从出行方式、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同世界联系等方面归纳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政治上:国家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15、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阶段特征】:,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但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近代民族工业。,思想观念上:随着对外部世界了解不断深入,产生民主思想。,关注新史观,以近代化史观来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概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城市化和大众化。,(2010大纲版全国卷2,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近代
16、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第三阶段:甲午战后到武昌起义前(1895年1911年前),【解读考点、构架通史框架】:,真题回放:,(2007江苏卷,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7、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C,(2007海南历史,13)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C,(2009福建文综卷,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2010江苏历史卷,7)近代史上,在顽固派看来“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主要指责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 专题 复习 中国近代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