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仪器校验》PPT课件.ppt
《《量规仪器校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规仪器校验》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ISO9001系列培训,量规仪器校验,2,主要内容,概论量规仪器校正管理体系与量规仪器校正要求量规仪器管理测量系统分析(MSA),3,一、概论,测量与测量目的测量的方式测量单位测量精度观念误差量测不确定度,4,1、测量与测量目的,测量所谓“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或现象,予以量的掌握,经由这个量化的过程,我们才能对此物质或现象得到较准确的认识,并能有较客观且准确的描述。“测量”就是“一系列的操作,为的是要决定对象某特性的数值”。,5,测量与测量目的,测量的目的保证质量:以测量所得结果,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掌握现况,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降低成本:由测量结果得到最佳的制造条件,避免不必
2、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由制造过程中变量的测量,确认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如压力过高将发生爆炸等),适时做好处理,以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6,2、测量的方式,直接测量“直接量测”是指量具测量工件后,立即可得知量测结果的一种量测方式。又可分为:直读式由量具上指示刻划,可直接读出量测值。例如以光标尺量测长度,用电压表量测电压等。区分式藉由量具的应用来区分产品的特性是否在某特定范围内,藉此判定工件为合格或不合格。例如利用样规或传感器为量规,作为工件判定的依据。比对式利用样板比对,可立刻判定工件的等级。例如利用表面粗度比较板作加工面表面粗度的比较等。,7,间接量测是指量具无法直接量测工件,须先以
3、量具配合附件取得量测资料,再经过转移、计算等方式,得知量测的结果。一般可分为:转移式利用转移式量具,先将被测物的待量测值量出,再转移至直读式量具得到实际测量值。例如利用内外卡钳作加工件的量测,再移至刻度尺或卡尺得到实际的测量值。计算式利用量具及附件将被测物相关数值量测出后,再以公式间接推算出欲量测的功能值。如利用电表量出电流I、电阻R后,再利用公式V=I R算出电压值V来。,测量的方式,8,3、测量单位,测量单位:用来度量同类量大小的标准量称作测量单位。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9,精密度(Precision)精密度是指量测仪器所能够区分出的微量程度或最小距离,亦即代表量测仪器对同一待测工件
4、,以相同量测过程作重复量测时,其各量测结果的差异程度。以差异程度愈微小称为精密度佳,反之称为精密度差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是指量测仪器的实际量测值(或量测平均值)与待测值之真值(True Value)的接近程度,亦即实际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以偏差愈微小之程度称为准确度佳,反之称为准确度差,4、测量精度,10,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就量测仪器的选用而言,并非精度愈高愈好,必须视工件尺寸要求的程度而选用不同精度的量具。量测仪器可能有很高的精密度,却未必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因为一般量测仪器均须经过校正后才能确定其准确度。,测量精度,11,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测量值应该向真值集中,并且平均值
5、恰好等于真实值。,图1.1理想状况量测值分布,测量精度,12,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实际上可能有下列四种情况:,测量精度,13,很精密但不准确,既不准确也不精密,14,既精密又准确,准确但不精密,15,5、误差,测量时,实际测量值(或测量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按发生源可分为: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和方法误差,这些因素都会造成量测值的偏离,而降低量测的准确性。若就误差的性质区分,一般又可分为:系统性误差随机性误差和重大误差。,16,“系统性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将会按某一明确定律变化的误差。依“系统性误差”可能
6、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误差: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A/系统性误差,17,仪器误差:指因仪器本身的缺失而引起的误差。可归纳为:制造公差调整误差。功能误差(磨损或不当使用)人为误差:指人为的缺失所造成的误差,如视觉的误判、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测量经验或测量训练不足等。环境误差:指量测量环境未经妥善控制所造成的误差,例如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照明、干扰等测量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误差。,系统性误差,18,B/随机性误差,随机性误差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会以不可预期的方式变化的误差。随机性误差又称为偶然性误差,凡无法归类到系统性误差者皆可称为随机性误差。随机性误差
7、不像系统性误差可以解释其误差发生的原因,而经由改进加以控制,如气流、辐射、噪声等。,19,C/重大误差,重大误差: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即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此部份通常是由人为操作失误引起。在处理数据时应予以去除。,20,6、测量不确定度,由前面对误差的分类,我们得知:随机误差有其不可修正的特性。系统误差虽可加以修正,但修正因子或修正量的本身,亦可能隐含有不确定性。所以由以上两点我们引申出:测量误差必存在于每一测量作业中,而此误差在评估及修正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不确定性,若加以量化,即为量测不确定度。,21,测量不确定度,22,何谓量规仪器校正量规仪器校正的目的量测标准的种类校正的方式
8、校正周期的制定那些仪器需要校正量测的传递与追溯,二、量规仪器校正,23,量规仪器校正是指由合格的校正人员,在适当的环境下,依据正确的校正作业程序,用更准确的标准件和(或)更精密的测试装备,来测量并判定待校仪器的精密度或准确度。在可行的情况下,对不合格的仪器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合格与准确的状态。,1、何谓量规仪器校正,24,2、量规仪器校正的目的,内部的需求正确判断产品符合性;研究过程变异。协力生产的需求保证不同工厂或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国际交易的需求保障买卖双方,共同认定的品质制度与规范标准之要求应运而生,例如ISO 9000、CE MARK、UL等,均重视量规仪器的管理与使用。法规的
9、要求规定: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安全防护、卫生医疗、贸易结算、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送县以上计量行政部门检定,例如血压计、电表(瓦时表)、水表、瓦斯表、出租车计费表、电子秤与加油机计费表等。,25,3、测量标准的种类,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代表测试与制造技术所能达到最精确的单位标准。作为一般测试时比较或校正用。原级标准(Primary Standards)亦即国家标准,其校正由各国家实验室自行调校,然后各国之测试结果互相比对,再取平均值作为世界标准。二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s)此标准是用于工
10、业实验室的基本参考标准。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s)工作标准是一般校验实验室的基本校正装备,主要用来调校一般实验仪器或测试仪器,使其达到执行工作所应有的精准度。,26,测量值的溯源,一般在实际运作上,测量标准可分为传递和追溯。将国际或国家标准经由校正(或其它传递方式)传给下一等级的测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最终使用的测量仪器,以保证被测量对像的值准确一致,这就是量值传递。仪器使用者将使用的仪器及(或)标准件,送往上一级较精确与国家标准有关联性之实验室进行校正或检定,使较低层次的量测结果,能与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测量系统相连结,使其具有公信力,且相互间能达到一致性,这就是量值溯源
11、。,27,比较校正将准确度高的仪器或标准件与待校件之仪器作比较,并调整其误差使符合准确度要求之范围,谓之比较校正,一般之仪器校正多为此类。绝对校正以物理上的定律与特性所发展出来的原级标准,直接进行仪器校正工作,以获得待校件之误差值,谓之绝对校正,国家标准实验室之仪器追溯国外之仪器校正,部份属于此类。,4、校正的方式,28,校正是为了避免仪器带来的测量偏差,而制定校正周期则是为使仪器或标准件能保持稳定。校正周期是根据使用的目的、程度及准确度需求,以统计方法及经验判断所推导出来最具信赖度的校正间隔时间。影响校正周期制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制造厂商的建议、仪器和标准件使用/保养情况、环境状况、测量准确
12、度和校正成本等的影响最大。,5、校正周期的制定,29,校正周期的制定,ISO校正周期法:校正周期先作初期选择,然后再对校正周期进行调整。初期选择的校正周期 根据工程经验,以固定期间作为校正周期。,30,校正周期再调整的方法,可分下列五种:自动的或阶梯式的调整校正周期以一定基本的程序,每次对设备项目进行校正,当发现在允差范围内时,在其后的校正周期加长,但若在允差范围外时,则缩短校正周期(注:规范中未提示,校正周期加长多久,或减短多少,可凭经验处理),校正周期的制定,31,管制图法:每次选择相同的校正点,将所量得的数据绘成图形(纵轴为量测值,横轴为时间)由图形上加以标出量测值散布及偏差情形,以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量规仪器校验 量规 仪器 校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