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考试说明紧扣参考样题备考问题重点训练思路方法.ppt
《研究考试说明紧扣参考样题备考问题重点训练思路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考试说明紧扣参考样题备考问题重点训练思路方法.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考试说明、紧扣参考样题 备考问题、重点 训练思路、方法,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郑肖文 2011-3-3,主要内容:,一、关注考点变化,瞄准备考“靶心”二、研究试题能力变化,针对有效训练三、备考训练试题举例和建议,继续关注2010年新增和变化的考点内容(14个),2011年(1个),了解焓变概念,了解盖斯定律。了解焓变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1H-NMR、IR。了解氨基酸的组
2、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继续关注2010年新增和变化的考点内容(14个),2011年(1个)了解纸层析中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能通过根据物理常数数据选择合适的化学实验方法。能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掌握键线式的表示方法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含义 增加结晶操作在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了解胶体的特征与鉴别方法(2011年),关注2011年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某些考点表述的变化,一些考点的表述与以往理解有侧重性,强调在真实情景下的运用,如:“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
3、作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再如:2010年浙江省考试说明(理科)化学部分中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应用等部分的说明虽然简化了,范围也有所收缩,但是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要求没有降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更加强调。从试题趋势看,学生还要懂得阐明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应用与化学反应设计、评价。,二、研究试题能力变化,针对有效训练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
4、、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原来强调学习潜能考查的基础上,提出“化学科考试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的要求。从学习潜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同2010年)(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理解考试目标提出的试题能力变化要求: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研究高考试题能力要求:能力的性质?-能力怎样体现选拔要求?-试
5、题怎样体现能力的要求?-试题体现能力重点是什么?,分析新高考试题能力要求的变化: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化学理论联系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给定化学信息的读取、理解和应用,重视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新高考化学试题能力变化特点(6点):一、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二、强调知识整合、理解、运用的能力。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环保、新的科技信息、当年社会重大事件都出现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这就要求考生知晓外界事物,能结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更加突出表述能力的要求。
6、所以对特殊表达方式,如填表、坐标曲线图、能量变化示意图、实验装置图、结构模型图、流程图、原电池或电解池示意图、有机物结构简式、键线式、H核磁谱图等等常用的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四、突出实验考查,主要考查实验操作、设计和评价能力,突出考查实验化学模块新实验内容。五、突出解题的化学用语准确表达与书写能力考查。这要求考生思维严密,答题准确规范,并能抓住要点。六、强调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近两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的难度(平均分)情况比较表(市45.6分),市“一模”(3类)部分学校化学试卷试题质量分析表,市“一模”化学试题分析学生存在主要问题(得分率在0.2以下),
7、T13:溶液中离子性质、鉴别、判断T25-4:有关化学平衡图像、曲线分析、判断T25-6:实验设计、性质探究、反应产物成分判断T26-1: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与溶液PH关系分析、判断T26-4:溶液中离子浓度、溶度积的大小比较分析及计算T27-2:陌生、应用信息来分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T27-3:物质制备实验过程中某反应、装置、操作、试剂等作用分析表述T27-7: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讨论T28-3、4:陌生、复杂有机物结构、性质与反应的判断、书写T28-5:限定条件有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试题能力变化特点一:突出考点主干知识考查“靶心”:强化高考常见题型主干知识备考训练 卷选择题(
8、主干考点知识)新高考的考题(1)STSE(09-7,10-7)(2)离子反应(10-12C与D选项)离子共存、鉴别、推断(10-13)离子方程式(09-28-1,10-12C与D选项)(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还原性比较(10-25-4,)相关计算(09-28-4,)(4)物质结构、周期律(10-8,)原子结构 周期表(律)元素性质、判断,(5)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判断、计算,H和S判断、计算(09-27-1、2、3,10-26-1)化学平衡常数K(图像、移动问题)分析(09-27-4、5,10-26-2)曲线、图像和装置识别、绘制(09-27-5(6)电解质溶液 PH计算与盐类水解
9、分析(09-10B选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09-9,10-26-1,)电离平衡常数Ka(图像、移动问题)分析(10-26-2,)(7)电化学 原电池电极反应及有关分析、计算(09-12,10-9)电解池电极反应及有关分析、计算 电化学(图像、曲线、装置等问题)分析(8)沉淀溶解平衡(新增考点)溶解与结晶 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转化分析、计算(09-10,10-26-3,)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计算、应用(9)元素化合物知识 Na、Mg、Al、Fe、Cu、H、C、N、O、Si、S、Cl(09-25,10-25),(10)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有关反应热方程式书写(10-12A与B选项)反应中能量变化
10、分析、计算 盖斯定律应用(11)有机化学(09-11,10-10)求化学式,不同化学环境H原子判断(09-29-2,10-28-3)结构分析性质,键线式识别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同系物书写(09-29-3,10-28-3)有关计算(12)实验(实验化学模块新增考点)(09-13,10-11)基本操作,基本药品、仪器和装置作用(10-27-1,)滴定指示剂选择和计算(09-28-4,)(13)物质的量、质量分数等计算阿氏常数和定律NA(09-8,)S、w N、n、C、V等(14)化学用语(元素、试剂、装置、反应名称、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键线式识别、有关作用、理由、方案表述)(09
11、-26-1、3、4、5,09-28-2、3,10-25-1、2、5,10-26-2,10-27-2、3、4、5,09-29-1,09-29-4、5,10-28-1、2、3,),卷非选择题(主干考点知识)新高考考题 大题一:离子、元素和化合物(无机和有机物)推断、反应设计与应用。(09-25,10-25)大题二:化学反应原理。三大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数据、图表、曲线)识别、分析与应用。(09-26,10-26)大题三:化学实验,新物质制备。仪器 药品和装置的选择、作用,操作原理,反应原理,紧扣新增实验化学模块的实验方案设计、应用与评价(新增)。(09-27,10-27)大题四:有机新化
12、合物合成、推断。结构键线式识别、性质与反应判断、方程式书写、有机反应信息应用,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09-28,10-28),纵观近2年浙江省新高考化学四个大题命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能力考查为主要切入点,更突出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的考查。大题一、通过元素化合物与周期律推断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大题二、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有关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大题四、通过有机化学基础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大题三、通过物质制备和分析类试题的设计,结合相关物质制备的物理常数,物质性质和反应信息等,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考查学生
13、对化学信息(包括文字、曲线、图像、数据表格)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以及用上述信息描述手段来表达化学过程及解释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试题情景上:都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往往有情景的依托,有信息的加工处理,以某个问题为题材,借助流程图、数据表格、图形等提供信息,要考生回答相关的问题,且材料与背景多以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主。无机推断、有机推断都摒弃了传统的远离真实情景的框图推断题,代之以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操作流程”、“实际的有机合成路线”等情景设问。因此,加强对近2年新课程有关省的高考试题,尤其是2009年2010年浙江省高考题和考试说明参考样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复习的目标
14、,把握好“度”。另外通过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对经典的高考题进行改编、翻新、拓展、延伸、整合,使之成为高质量的备考训练素材,强化培养学生的高效应试能力。,卷非选择题(主干考点知识)大题一:离子、元素和化合物(无机和有机物)推断、反应设计与应用。,卷非选择题(主干考点知识)大题二:化学反应原理,三大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数据、图表、曲线)识别、分析与应用。,卷非选择题(主干考点知识)大题三:化学实验,新物质制备(仪器、药品和装置的选择、作用,操作原理,反应原理),紧扣新增实验化学模块。实验方案设计、应用于评价(新增)。,卷非选择题(主干考点知识)大题四:有机新化合物合成、推断(结构键线式识
15、别、性质与反应判断、方程式书写、有机反应信息应用、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二、强调知识整合、理解、运用的能力。近2年高考命题,诺贝尔化学奖、环保、新的科技信息、当年社会重大事件都出现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这就要求考生知晓外界事物,能结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限定高考题量中,加大考点和知识容量密度也是新高考命题一个趋势。三、“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更加突出表述能力的要求。所以对特殊表达方式,如填表、坐标曲线图、能量变化示意图、实验装置图、结构模型图、流程图、原电池或电解池示意图、有机物结构简式、键线式、H核磁谱图等等
16、常用的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提出更高应试要求。,试题能力变化特点二:如与化学有关的环保、材料、新的科技信息、社会重大事件在高考化学试题中体现,200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答案:B。考点:考察STSE相关知识。201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
17、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阴极射线、-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答案:C考点:考察STSE相关知识。,2011考试说明参考样题,2011-样题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B拉瓦锡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阿伦尼乌斯创立的电离学说、波尔提出的氢原子模型都对化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D淀粉、纤维素、蔗糖、纤维二糖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D,试题能力变化特点二:在限定高考题量中,
18、加大考点和知识考查容量密度。如组合选择题和在选择题中引入信息,大题中引入未知物选择判断实验方案设计。,2009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的沸点最高的是()A0.01 mol/L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的CaCl2溶液 C0.02 mol/L的NaCl溶液 D0.02 mol/L的CH3OOH溶液答案:C。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与离子、分子浓度间的换算、计算。试题变化:选择题中无机信息应用2010-10.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已知: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
19、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B.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C.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3生成D.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A试题变化:选择题中有机信息应用,2010-13.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2-、S032-、C032-、Cl-、I-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三种阴离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A.B.C.D.答案:B 试题变化:组合选择题的考查,2011-样题13.某溶液中含有K+、Mg2+、Al3+、Cu2+等离子,为了它们一一分离(不要求各离子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某同学设计了一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已知:Mg2+、Al3+溶液中通入H2S不产生沉淀;H2S+Cu2+=CuS+2H+)试题变化:选择题中无机反应信息应用,2010-25.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
21、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
22、学方程式为。(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A.KCl B.KNO3 C.Na2S 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2011-样题25.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同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电子式为;写出乙
23、的一种用途:。(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5)经检测,某固体粉开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试题能力变化特点三: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
24、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2010-26.已知: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CaF2)1.510-1025时,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旬问题:图2(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
25、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填“”、“”或“”)(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3)molL-1HF溶液与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2009-27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各空分值情况)(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考试 说明 紧扣 参考 备考 问题 重点 训练 思路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5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