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docx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第一部分:主要定义和概念一前言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提出了与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相关的要求,部分条款特别提出,医疗器械在按照要求使用时,应能够达到其预期性能;与预期受益相比,其已知的、可预见的风险以及副作用已被降至最低且可被接受。由于医疗器械及其技术的多样性,使注册申请人和监管机构在判断现有证据是否足以证明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时面临较大挑战。一些技术已使用多年,其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认知。另一方面,许多产品采用了尚未应用于患者的新技术。此外,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临床应用可能有较大差异,终端用户范围较广,使用经验多样,均可影响临床结果。考虑
2、到医疗器械相关情况的复杂性,当证明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时,需基于个案分析以评估临床证据是否可接受。因此,了解医疗器械如何完成符合性评估,以及临床评价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二、适用范围本部分主要介绍临床评价和临床证据相关概念,阐述临床试验、临床数据、临床评价以及临床证据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的定义和概念,用于医疗器械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的建立和保持,不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本部分是医疗器械临床评价通用指导原则体系的一部分,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决策是否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
3、数据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报告技术指导原则等文件相互引用。三、定义和概念(一)临床试验定义:为评价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在一例或多例受试者中开展的系统性的试验或研究。解释:临床试验包括可行性试验、为获得上市批准而进行的试验,以及在上市批准后开展的试验。(二)临床数据定义: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信息。解释:临床数据的来源包括:1.申报产品上市前和上市后临床试验数据;2 .同品种医疗器械上市前和上市后的临床试验数据;3 .已发表和/或未发表的申报产品或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经验数据;4 .其他来源的临床经验数据,如登记研究、不良事件
4、数据库和病历数据等。(三)临床评价定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确认医疗器械在其适用范围下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持续进行的活动。解释:临床评价由注册申请人实施,用于论证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临床评价的结果是临床评价报告,可提供给监管部门进行审评。临床评价报告对临床数据及其质量进行详细阐述,论证临床数据如何证明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临床评价需持续开展,产品上市后,注册申请人需对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信息进行常规监测,并根据更新的信息,进行风险受益再评估。临床评价的输入主要是来源于临床试验报告、临床文献和临床经验的临床数据。根据产品特
5、征、适用范围、注册申请人宣称、警示及注意事项的充分性、临床使用经验的不同,论证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符合性需要的临床数据和证据亦不相同。临床评价旨在证明,与患者受益相比,产品使用相关的风险可接受,且能较高程度地保护患者健康及安全。因此临床评价需与风险管理文件相互参照。(四)临床证据定义:与医疗器械相关的临床数据及其评价。解释:临床证据是医疗器械技术文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设计验证及确认文件、产品描述、说明书和标签、风险分析及生产信息共同论证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通过与技术文档相关内容相互参照,以对其进行合理解释。注册申请人可根据现行法规的要求,提交临床证据以供监管部门审评。临床
6、证据可用于支持产品上市,包括产品的适用范围以及对于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宣称。图1显示临床证据的需求如何推动数据生成以及临床评价的过程。产品上市后,申报产品和/或同品种器械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将产生新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信息,注册申请人需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进行周期性审核并更新临床证据。图1数据生成及临床评价过程概述四、参考文献1 IMDRFGRRPWGN47FINAL:20ISEssentialPrinciplesofSafetyandPerformanceofMedicalDevicesandIVDMedicalDevices2 IMDRFRegistryWGN33FINA
7、L:20l6PrinciplesofInternationalSystemofRegistriesLinkedtoOtherDataSourcesandTools3 GHTFSGl/N78:201!PrinciplesofConformityAssessmentforMedicalDevices.4 ISO141552020ClinicalInvestigationofMedicalDevicesforHumanSubjects一GoodClinicalPractice.第二部分临床评价一、前言(一)临床评价的定义本文件中提及的临床评价,指的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确认医
8、疗器械在其适用范围下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持续进行的活动。(二)全生命周期临床评价临床评价需持续开展,贯穿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在设计开发阶段,临床评价需确定上市前产品评价所需的临床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开展临床试验以及需要观察的临床终点。产品上市后,随着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信息的不断更新,需周期性的进行临床评价。上述更新信息将作为风险管理的输入,可能引起风险评估、临床证据、说明书、标签和上市后活动的更改。(三)临床评价的重要性产品注册时,申请人应进行恰当的符合性评估,证明产品符合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申请人需证明,在适用范围下,产品已达到预期性能;与受益相比,已知以及可
9、预见的风险已降至最低并可接受。对医疗器械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任何宣称均可得到适当证据的支持。注册申请人需实施并维持上市后监测计划,对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进行常规监测,并将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上市后监测的范围和性质应与产品及其适用范围相适应。注册申请人需使用上市后监测计划产生的数据(如不良事件报告、上市后临床试验、临床文献数据等)开展临床评价,周期性审核产品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以及风险受益评估,并更新临床证据。持续开展临床评价使注册申请人可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产品风险受益的重大变化,或者需对禁忌证、警告、预防措施或说明书等方面进行变更时,向监管机构申请变更
10、注册、说明书更改告知等事项。(四)临床评价的流程1.识别需要临床数据支持的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2 .识别与产品及其适用范围相关的可用的临床数据;3 .根据产品在适用范围下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论证需要,评价临床数据的适宜性和贡献;4 .在上述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剩余问题的解决需要,产生新的临床数据;5 .汇总所有临床数据,得出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结论。上述流程的结果应文件化,以形成临床评价报告。临床评价报告及作为其基础的临床数据将作为产品的临床证据。注册申请人使用临床证据,以及其他设计验证和确认文件、器械描述、说明书和标签、风险分析以及生产信息
11、,论证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上述信息和文件是医疗器械技术文档的一部分。(五)临床评价的详细程度为有效论证产品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临床评价需全面、客观(同时考虑有利和不利数据)。然而,产品所用技术的类型、历史及其风险存在较大差异。许多产品通过渐进性创新而开发或改进,并非全新产品。此种产品通常可利用同品种器械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临床经验和文献报告作为其临床证据,从而降低了申报产品开展临床试验获取数据的需求。临床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需与产品的性质、适用范围以及风险相适应。因此,本指南将不提出临床评价的具体要求。如有针对特定产品的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则相应产品临床评
12、价工作需遵循有关要求。二、范围本部分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如何开展临床评价并形成文件,并将其作为符合性评估的一部分。同时,本文件旨在指导监管机构,如何评估注册申请人提交的临床证据。本部分包括临床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何识别有关的临床数据;如何评估和汇总临床数据;如何将临床评价文件化,以形成临床评价报告。本部分是医疗器械临床评价通用指导原则体系的一部分,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报告技术指导原则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文件相互引用。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器械,不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三、临床评
13、价的基本原则(一)临床评价的范围临床评价对申报产品适用范围下的上市前和上市后临床数据(包括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申报产品的数据以及注册申请人选择的同品种医疗器械的数据。评价必须对产品相关的临床宣称、说明书和标签中产品临床使用信息(特别是禁忌证、预防措施/警告)的充分性以及说明书的适宜性进行确认。根据需从临床角度确认的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确定临床评价范围,考虑因素包括:1.需要特别关注的设计特征或者目标使用人群。临床评价需涵盖可导致特别性能或安全关注的所有设计特征(例如含药器械、人源或动物源组分)、器械的适用范围及临床使用相关信息(例如目标人群和疾病、警告、禁忌证以
14、及使用方法)以及注册申请人宣称的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临床评价范围的确定需依据风险管理文件,二者可相互参考。风险管理过程识别产品相关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控制,临床评价需关注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2 .将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用于支持申报产品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本指导原则中提及的对比器械,指的是注册申请人选择的,旨在将其临床数据用于支持申报产品临床评价的医疗器械。需从适用范围、技术特征、生物学特性等相关方面考虑对比器械的信息是否可用于申报产品的临床评价。当对比器械的适用范围、技术和/或生物学特性与申报产品具有广泛相似性时,可将其视为同品种医疗器械。同品种医疗器械包括可比器械和
15、等同器械两种情形。某些情形下,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相同,技术特征和/或生物学特性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的相似程度使二者的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不存在显著的临床差异,认为二者具有等同性。等同器械是同品种医疗器械的理想情形。当对比器械与申报产品不具有等同性,但二者在适用范围、技术特征和/或生物学特性具有广泛相似性时,可将对比器械视为可比器械。注册申请人可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进行申报产品的全部或部分临床评价,但必须考虑差异性对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产生的影响。产品的适用范围包括适应证、适用人群、使用部位、疾病的阶段和严重程度等;技术特征包括产品设计、工作原理、技术参数
16、、理化特性、关键性能要求等;生物学特性包括降解特征和生物学反应等。论证对比器械与申报产品是否具有广泛相似性(即注册申请人选择的对比器械是否为同品种医疗器械)的需考虑事项见附件1,相应要求及需在临床评价报告中体现的内容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报告技术指导原则,等同性论证的具体要求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注册申请人需对非临床支持性信息进行评估、总结并将其归入临床评价报告,但是临床评价不对申报产品的技术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3 .用于临床评价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类型。注册申请人可利用本部分第四章中规定的一种或多种来源的数据。选择数据类型时,考虑因素包括产品设计、适用范围以及风
17、险、产品技术的发展背景(新技术还是成熟技术)、成熟技术的临床使用。如果产品基于现有成熟技术且不改变适用范围时,最有可能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完成临床评价。基于无经验或经验极少的新技术或者现有技术扩展适用范围的高风险产品,更有可能要求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注册申请人需要考虑每种数据类型的优势和局限性。(二)临床评价流程确定评价范围后,临床评价包括三个阶段(见图1):1.识别相关临床数据;4 .评估各数据集的适宜性和贡献;5 .分析各数据集,得出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以及产品临床使用相关信息方面(如说明书和标签等)相关的结论。上述阶段包含于在本文件不同章节。临床评价的最后阶段,需起草临
18、床评价报告,其与相关临床数据一起,形成临床证据。若临床证据不足以论证产品对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的符合性,则注册申请人需要生成新的数据(例如开展临床试验、扩大文献检索的范围)。因此,临床评价过程可能重复以上流程。(三)临床评价人员临床评价由具备适当经验的人员开展。注册申请人需通过临床评价人员具有的专业水平以及经验,论述临床评价人员选择的合理性。评价人员一般需具备以下知识:1.产品技术及其使用;2 .研究方法(如临床试验设计和生物统计学);3 .预期诊疗疾病的诊断和管理。第1阶段从以下来源识别临床数据- 文献检索和/或- 临床经验和/或- 临床试验)生成新的或额外的临床数据x临床证据是否能、/充分论
19、证产品对/相关的医疗器械X.安全和性能基本/|一、则的符合性)/是第2阶段各数据集的评估-K-适宜性- 对论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贡献7第3阶段相关数据的分析- 总体证据的强度- 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结论形成临床评价报告图2临床评价的阶段四、临床评价的数据/文件来源(第1阶段)临床评价中使用的申报产品或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可能由注册申请人或第三方持有,或者可从科学文献中获取。注册申请人需识别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并决定临床评价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数量。(一)临床文献数据文献检索可用于识别非注册申请人持有、可论证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已发表临床数据。文献检索产生的数
20、据可能直接与申报产品或同品种医疗器械相关,如由第三方实施的申报产品临床试验报告、不良事件报告等。对于部分产品,文献检索产生的临床数据将构成临床证据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在合理情形下进行全面检索。对于已发表数据,需评估其对产品性能与安全性论证的贡献。由于试验设计或分析方面的不足,部分临床文献不适于论证产品的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可能可用于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基于需解决的问题,构建检索策略并制定检索方案,以识别、选择、整理相关出版文献。在注册申请人确定的临床评价范围下,检索方案需由具备信息检索专业知识的人员制定并实施。信息检索专家的参与将有助于优化数据检索。文献检索方案需包括数据来源以
21、及选择理由、数据库检索策略、文献的入选标准以及其确定理由、多个文献中重复数据的解决策略。文献检索结束后,需编制文献检索报告。文献检索报告中需纳入文献检索方案的内容、注明方案偏离、呈现检索结果。文献检索报告记录的内容需确保检索方法可被严格评估,检索结果可被验证,检索可重现。附件2提供了文献检索报告的参考格式。附件3提供了文献检索报告中文献选择的参考方法。临床评价人员需将以下文档用于临床评价过程,包括文献检索方案、文献检索报告以及相关文献,这些文档是临床证据以及医疗器械技术文档的组成部分。临床评价人员对临床文献支持产品适用范围的程度进行评估,是临床评价的重要步骤。临床评价人员需审阅文献全文及其参考
22、文献,以审核文献中使用的方法学(数据偏倚的潜在来源)、报告的结果、结论的有效性。文献摘要由于缺乏充分信息,可能难以对上述事项进行全面且独立的评价。(二)临床经验数据该类临床数据来源于除临床试验外的临床使用,与申报产品或同品种医疗器械相关,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后监测报告、登记数据或者病历数据(可能包含未发表的长期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数据);不良事件数据库(由注册申请人或监管机构持有);临床相关的纠正措施的详细信息(如召回、通告、风险警告等)。与临床试验相比,临床经验数据是在更大量、多样性且复杂的人群中,更广泛且可能更缺乏经验的使用者中获取的真实世界经验这些数据有助于识别产品相关的罕见严重不良
23、事件,提供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长期信息(包括耐久性数据以及I与临床经验相比,临床试验使用特定的入排准则创建同质人群,减少变异来源,增加试验器械与试验结局因果关系的置信度。基于专业知识和能力选择研究者,通常其接受的培训超过其他使用者。失效模式信息),阐明使用者“学习曲线基于成熟技术的低风险产品不会成为科学文献或者临床试验的对象,因此,临床经验数据是其有益的临床数据来源。如果注册申请人使用临床经验数据,需确保数据中包含足够信息,以合理、客观地评价数据,就数据对申报产品安全性、临床性能和/或有效性的重要性得出结论。没有充分数据支持的临床经验报告不能使用。本指导原则中提及的上市后监测报告由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临床 评价 技术指导 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4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