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道驰发言提纲》PPT课件.ppt
《《童道驰发言提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道驰发言提纲》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华大学公司治理课程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现状和问题及其监管,童道驰2003.11,主要内容,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性的分析和比较对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及其成因作一些深入的分析阐述监管部门在监管上市公司时的职责和角色定位,说明证监会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所作的措施,以及进一步加强监管的设想,2002年上市公司业绩分析,2002年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向好,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也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上市公司2002年业绩总体较2001年出现回升。2002年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845亿元,比2001年的769亿元上升10;平均每股收益0.143元,比2
2、001年上升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5%,比2001年上升0.07个百分点。亏损公司虽有所扩大,达到168家,但亏损总额比2001年下降了30亿元,亏损面为13.6%,仍然低于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上市公司2002年业绩整体回升的因素,2002年上市公司业绩回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向好。2002年GDP增长速度达到8,而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的增速达到了10,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代表,与宏观经济实现了同步增长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同步增长,多数行业的景气出现快速提升:机械、电力、钢铁、汽车等行业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煤炭、医药、纺织服装
3、等行业景气保持稳定增长,仅有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由于市场环境等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上市公司主业不断加强,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上市公司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85亿元,比2001年上升16.2%;主营业务利润3477亿元,比2001年上升17.3。尽管同期期间费用也有16.2的增长,但低于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显示了上市公司在主业不断加强、整体获利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注重了对相关费用的控制,上市公司利润结构趋于优化,在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恢复性上涨的同时,上市公司的利润结构也趋于优化。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非主营收入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其中投资收益在总体规
4、模上也有所减少,表明上市公司的主业更加突出,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调节的现象逐渐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加,公司业绩更加真实,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体现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最实在的指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和成长性。2002年上市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比2001年增长21.9,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16.2,说明上市公司在发展主业的同时,经营活动得到了实质改善,赚到手的“真金白银”逐渐多起来,盈利状况更加实在,取消所得税先征后返政策的影响,根据财政部文件关于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通知,各上市公司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只保留到2001年12月31日。该政策
5、的出台,提高了上市公司整体的实际所得税率,对部分上市公司2002年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降低约46亿元,占2002年净利润总额的5.4,成为上市公司2002年业绩的一大“杀手”。然而,在部分上市公司取消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说明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在不断增强,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增强,与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竞争优势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12166家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比2001年分别增长13.3和13.6,而同期上市公司这两项指标均为17.0,明显高于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2002年上市公司平均每家盈
6、利6839万元,是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的3.3倍。可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上市公司,与整个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的经营状况相比,仍然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各行业的排头兵和优秀企业的代表,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明显,亏损公司有所增加,但亏损总额呈下降趋势2002年每股收益超过0.75元的公司为19家,有16家业绩保持稳步发展,显示了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绩优公司。同时,2002年亏损公司也有所增加,达到168家,高于2001年150家的水平,亏损面达到13.6。而同期亏损总额有所下降,共亏损276亿元,比2001年减少9.8。与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亏损面仍处于较低水
7、平,也低于一些发达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水平。,蓝筹公司效果显现,2002年总股本10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共67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5.4,这些公司总体盈利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每股收益、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平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均高于同期所有上市公司平均值。这67家大型上市公司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60,我国证券市场以这些大型上市公司为主体的蓝筹公司群体已经形成。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及蓝筹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成为2002年总体业绩提升的中坚力量,并成为中国股市的风向标。2002年这些蓝筹公司的股价也出现上升势头,体现
8、了股价向业绩回归的趋势。,次新公司业绩喜人,在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回暖的背景下,2002年以来发行上市的90家次新公司同样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这些次新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较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高出了25.8,总体业绩明显好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次新公司成为推动上市公司2002年整体业绩回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实行核准制后上市的公司,特别是2002年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整体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还存在一批高风险的公司,问题仍然严重 上市公司被集团公司、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掏空”的现象增加 上市公司对外单保问题严重,
9、增加了上市公司风险虚假重组,不公平关联交易频繁发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是上市公司招股、上市、配股和年报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上市公司未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在披露时甚至还存在重大遗漏、虚假和误导性内容 一些上市公司还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如虚假评估,编造虚假财务报告,操纵甚至编造利润,欺骗投资者,以达到发行上市或是操纵本公司股票价格的目的,上市公司问题的原因,转轨时期的历史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 会计准则和会计服务不到位 中小股东诉讼机制尚未建立 监管力量和手段不足,转轨时期的历史和外部环境的原因,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有其
10、历史的原因,如上市的行政审批和配额制,使得上市公司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国有企业改制、剥离上市,但改制、剥离不彻底,造成大量关联交易、控股股东侵害上市公司的现象;一些原本质量不高的企业为达到上市要求而虚构利润,转轨经济的共性问题,上市公司的问题,很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所造成的,是转轨经济的共性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固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政府体制改革未完全到位,行政干预依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还比较严重,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信用观念比较淡漠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也必然在证券市场上表现出来,影响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上市公
11、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内控机制,是上市公司“做假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改制的不彻底,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国有产权的虚置、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等 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家族公司转变而来,也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I),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没有明确谁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谁来作为上市公司国有股的代表行使权力,形成国有股权虚置。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交易,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上没有实现三分开,控股股东以此控制或操纵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国有股权“一股独占,一
12、股独大”。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52.7%,而第二大股东为9.93%,“一股独大”现象突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II),大量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使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200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本占到总股本的63.4。“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执行董事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独立董事,难于发挥制衡作用。董事会功能和程序不够规范;董事缺乏诚信义务,未能勤勉尽责;对董事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功能。经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一股独大”的情况仍然突出,统计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52.7%,而第二大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道驰发言提纲 童道驰 发言 提纲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4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