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惠铭品生课小课题之蒙古族研究.ppt
《袁惠铭品生课小课题之蒙古族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惠铭品生课小课题之蒙古族研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袁惠铭品生课小课题之蒙古族研究,研究名称:蒙古族研究研究人:袁惠铭和爸爸研究目的:通过对蒙古族的研究,了解蒙古族的由来、风俗习惯、传统服饰以及宗教信仰等知识。研究过程: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1、蒙古族的起源:蒙古族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传说中的蒙古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文字记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蒙古族的族源问题,现在多数的学者都认为: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前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东胡诸部在匈奴人统治下达三世纪之久,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匈奴为汉朝所破,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自潢水流域转徙其地,剩余的匈奴人也都自称为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公元四世纪中叶,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
2、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自称为“契丹”;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为“室韦”。蒙古部就是室韦人的一支,在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据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大约经过了多年的时间,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公元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个分支了,这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在迁出的蒙古人当中,有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名叫孛儿帖赤那,以他为首的迭儿勒勤蒙古自称为“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
3、。“乞牙惕氏”人迁徙到了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的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他的寡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因为他们是从阿阑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因此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在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被统称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们是原蒙古人。,2蒙古族的分布:全世界蒙古人为1000多万人。中国的蒙古人口为598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九(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
4、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中国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辽宁70万、吉黑70多万、内蒙古蒙古族人口417万;蒙东就有340万其中云南有5000余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蒙元(拖雷汗国)初年随忽必烈大汗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人后裔。通海蒙古人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俄罗斯有大约10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
5、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在原来为清帝国外蒙古唐奴乌梁海的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3、蒙古族的居住:蒙古族住所的式样,解放前喇嘛住庙宇,牧民所住的是蒙古包,王公的府邸,多选自然环境优美,水源充足,建筑壮观,庙宇式的建筑。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称作“穹庐”“毡包”。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
6、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蒙古包大小不等,普通高约十三、四尺,周围高四、五尺。圆筒部直径,则依包的大小有七、八尺至十七、八尺,包门高三尺五寸左右,宽约二尺五、六寸。门大多向南或东南,蒙古包的大小虽不同,构造却一样,几百年来都是相同的样式。一般在水草适宜的地方画一直径两丈上下的圆圈,照圆圈的大小垒起比平地稍高的包基、包架由上下两部
7、构成。下部叫“哈那”以长七、八尺的柳条枝,互相衔接,绑在架的顶端,成为一固定的圆形墙壁,圆顶叫“套脑”直径三、四尺,上雕美丽的花纹。,蒙古包随牧经常搬迁。冬营地设包房,一般要寻找山湾或洼地,这样一则牲畜的饮料易得,二则可避暴风雪侵袭,夏营地,要到高处和通风的地点设包。这样可以防止牲畜受热,人住凉爽,少蚊蝇。春、秋两季移场主要看水草情形而定。包外庭傍配置,有一定形状。一般用柳条、榆树枝、柳树枝,柳笆围一个半圆墙,墙的附近塔一个畜圈,部分蓄冬草,部分作暖棚,在另一侧堆积中,羊粪,以作燃料。有的用柳条编成囤仓,架在空中冬季储肉,生活用品,有的以勒勒车二三辆至十余辆不等排列于包屋的周围。每户都有拴马桩
8、。每户都养着二至三条牧犬,白天跟牧群,夜间看家,犬凶猛异常。崩壳。形同蒙古包。有用草坯砌好,然后抹泥苫草搭成,也有用桦树条、杨柳条、柳树条编制而成,用于冬季春季走场的临时住处。这种崩壳在北部西乌珠穆沁旗和南部旗县牧区常见,也有 用它当仓库用的。,4、蒙古族的饮食: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蒙古民族的饮食有农业区域、半农半牧区域及纯牧区域的差异。在纯牧区,饮食分为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夏季从4月到10月,包括从母畜产犊到乳品加工结束及奶制品的冬贮。这一时期的口粮主要是奶制品,偶尔有些肉制品。冬季主要食用宰杀和贮备 的家畜肉、夏季贮备各类型的奶制品。蒙古族食物的突出特点是“肉食”和“奶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袁惠铭品生课小 课题 蒙古族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