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饱和烃.output.ppt
《第5章饱和烃.outpu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饱和烃.output.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5 章 饱 和 烃 主要内容1 烷烃的分类及结构2 链烷烃物理性质3 烷烃的化学性质4 小环烷烃的特殊性质,5.1 烷烃的分类及结构,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列:凡具有同一通式,具有相似的构造和性质,而在 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环烷烃分类,螺环烃:,稠环烃:,桥环烃:,多环烃,联环烷烃,(1)单环烷烃分子中只含一个环的烷烃称为单环烷烃,单环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如:环丙烷、乙基环戊烷。(2)双环烷烃 联环烷烃:碳环以单键直接相连结的双环烷烃称为联环烷烃。如联二环己烷,稠环烷烃:两个环共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形成的烷烃称为稠
2、环烷烃。如二环4.4.0癸烷(十氢化萘)螺环烷烃:两个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螺环烷烃。如螺3.4辛烷 桥环烷烃:两个环共用两个不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烷烃称桥环烷烃。如二环2.2.1庚烷(降冰片烷)套环烷烃:两环的碳原子不相连接,而是两个碳环互相套起来,如,(3)环状烷烃,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很特殊,有的结构用经典的化学键理论难以准确解释,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普通环烷烃的命名,以环为母体,名称用“环”(英文用“cyclo”)开头。环外基团作为环上的取代基,环丙烷,环己烷,甲基环丙烷,1,3-二甲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取代基位置数字取最小,命名(复习),顺反异构用
3、“顺”或“反”注明基团相对位置。英文用“cis”和“trans”表示。,顺-1,3-二甲基环戊烷,反-1,3-二甲基环戊烷(两者为对映异构体),镜面,环可作为取代基(称环基),环丙基环己烷,3-甲基-4-环丁基庚烷,桥环烃(Bridged hydrocarbon)的命名(复习),桥 头 碳:几个环共用的碳原子,环的数目:断裂二根CC键可成链状烷烃为二环;断 裂三根CC键可成链状烷烃为三环桥碳原子数:不包括桥头C,由多到少列出环的编号方法:从桥头开始,先长链后短链,桥头碳原子,十氢萘,8-甲基二环4.3.0壬烷,用,隔开,三环2.2.1.02,6庚烷,二环2.2.1庚烷,2,7,7-三甲基二环2
4、.2.1庚烷,螺环烃(spiro hydrocarbon)的命名(复习),编号从小环开始 取代基数目取最小,螺4.5癸烷,4-甲基螺2.4庚烷,除螺C外的碳原子数(用.隔开),5.2 链烷烃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一般指物质的状态、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折射率、溶解度以及光波谱等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是固定的,不变化的,通常把这些参数值称作物理常数。物理常数是化合物的基本属性,通过测定物理常数可以鉴定化合物,确定化合物的纯度等。,1.沸点(bp),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沸点升高。每增加一个CH2所引起的bp升高值随着分子量增加而变得缓和(原因:增加的相对量减少)同碳链的,直的比支的
5、高,分 析:bp 分子间作用力,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是色散力。a色散力分子中原子的数目(电子数目),分子量越大,bp越高;b色散力只在近距离发挥作用,距离增大,色散力减少;对称性高,距离缩小,沸点升高。,2.熔点,(1)碳原子数增加,mp升高,偶数烷烃升高更迅速;(2)同数C原子烷烃的异构体,mp主要取决于对称性。,对称性好,分子在晶格中排列紧密,分子间力大,熔点高。,bp()36.1 27.9 9.5mp()-129.8-159.9-16.8,3.相对密度d20烃比水轻,d201;正构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增加,d20增加;最后趋于最大值约0.8。同分异构体中,支链数多,d20变小:4.
6、溶解性烷烃溶于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这是因为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之间的引力也相近,相似者相溶-普遍适用的经验规律。水是极性分子,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很难溶于水中。,5.折射率nD20折光率,又称折光指数、折射率,是光通过空气和介质速度比。nD20=C光空气/C光介质1,它反映了分子中电子被光极化的程度,折射率越大,表示分子被光极化的程度越大。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其中电子也增多,nD20增加。,6.光波谱性质上面讨论的物理常数都是物质的宏观性质。光波谱是物质的微观性质。(1)红外光谱,这可能是与键的力常数逐渐减小有关。,(2)核磁共振谱,注意:这里讨论的烷烃的物理常数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的规律,一定要理
7、解、掌握。在其它类化合物的系列中,也有类似的规律。,1 C(伯碳,一级碳),2 C(仲碳,二级碳),3 C(叔碳,三级碳),4 C(季碳,四级碳),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适用于SP3杂化的C),复习:,5.3 烷烃的化学性质,5.3.1 卤 代 反 应,烷烃和卤素(Cl2、Br2)在暗处不发生反应,但在光照时反应猛烈甚至引起爆炸。(1)氯代反应,卤代反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反应。1.卤代反应的类型,注意:得到混合物,控制条件,可使某一种产物占主要。,合成上无价值,重要性在于机理的研究。,主要产物,含有不同类型H的烷烃氯代时,可得到不同的氯代烃.,仲氢与伯氢的活性比:,2/1=(72
8、/4)(28/6)=3.8/1 仲氢比伯氢活泼,3/1=(36/1)(64/9)=5.1/1 叔氢比伯氢活泼,高碳烷烃的氯代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例如:,(2)溴代反应,(痕量),(99%),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1:82:1600.溴更具有选择性.,(3)其它卤素的取代反应(氟代反应和碘代反应)氟与烷烃的反应非常迅速,能引起爆炸,工业上很少应用。碘与烷烃的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只有及时除去生成的还原性产物碘化氢,反应才可能生成较多的碘代烷。,(4)反应活性与选择性,不同卤素与烷烃进行卤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烷烃的溴代反应较氯代反应放热少、速率慢、选择性高:反应活性越大,其选择性越差。
9、,烷烃卤化时,卤原子的选择性是I Br Cl F。,2 甲烷的氯代反应机制,反应机制(也叫反应历程,reaction mechanism),就是对某个化学反应逐步变化过程的详细描述。,烷烃卤代反应是游离基的链反应(free-radical chain reaction),其历程分 3步进行:,续:甲烷的氯代反应机制,在链增长阶段,当一氯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氯原子除了同甲烷作用外,也可同一氯甲烷作用,结果生成二氯甲烷。以同样方式,可生成氯仿及四氯化碳。,Cl+CH3Cl CH2Cl+HClCH2Cl+Cl2 CH2Cl2+Cl,Cl+CH2Cl2 CHCl2+HCl CHCl2+Cl2 CHCl
10、3+Cl,Cl+CHCl3 CCl3+HCl CCl3+Cl2 CCl4+Cl,Cl+Cl Cl:Cl CH3+Cl CH3Cl CH3+CH3 CH3CH3 加入少量能抑制自由基生成或降低自由基活性的抑制剂可减慢反应速度或终止反应。,链终止(chain-terminating step):消除自由基,Cl+H-CH3 H3CHCl H-Cl+CH3 反应的能量变化,CH3+Cl-Cl CH3ClCl CH3-Cl+Cl,H=-106 kI/mol,能量变化,110 kJ/mol,游离基的稳定性顺序:321 CH3这可以从甲烷、伯、仲、叔碳原子上的CH键离解能看出。,图 烷基游离基的能量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饱和 outpu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