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病害学习资料》PPT课件.ppt
《《瓜类病害学习资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瓜类病害学习资料》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瓜类病害(cucurbits diseases),全世界有50多种,至1991年中国有30余种。其中黄瓜病害20多种,西葫芦病害10多种,南瓜病害10多种,冬瓜病害近10种,节瓜病害约7种,苦瓜病害近10种,丝瓜病害10多种。大多数病害的病原物相同。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是霜霉病、疫病、粉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和病毒病以及黄瓜细菌角斑病、黄瓜苗期病害。,白粉病(powdery mildew)世界种植瓜类地区普遍发生。北方以黄瓜、西葫芦、甜瓜和南瓜发生较重;露地春黄瓜、温室及大棚黄瓜为害较大。主要为害叶片,病原物为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和瓜单囊壳(Sphaer
2、otheca cucurbitae)。,北方干旱地区病菌以闭囊壳及子囊孢子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冬季有保护栽培的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温室或大棚内病株上越冬,不断进行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潜育期很短,再侵染频繁。连续阴天和闷热天气病害发展快。,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常兼抗白粉病,津研、大连8162号、京旭、唐山秋瓜及津杂系列品种等较抗病。雨量偏少的年份发病较重。通风及排水不良地块、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缺水、生长不良等均使病情加重。,病毒病(virus diseases)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常见症状有花叶、黄化、皱缩、绿斑、坏死等,几种病毒复合侵染后症状表现复杂,且发病
3、较重。症状有花叶型、皱缩型、绿斑型、黄化型。,病原: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传毒介体桃蚜、棉蚜、菜蚜等作非持久性传染,甲虫、汁液接触亦可传染;黄瓜、南瓜及甜瓜种子可以带毒;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近800种植物,瓜类上引起系统花叶或黄化皱缩。南瓜花叶病毒(SqMV),传毒介体甲虫,汁液接触亦可传染,种子可以带毒;在南瓜、西葫芦上引致鸡爪叶,植株矮化,果实上有扰状鼓突。西瓜花叶病毒2号(Watermelon mosaic virus-2,WMV-2),传毒介体为桃蚜、棉蚜等作非持久性传染,汁液接触亦可传染,种子可能带毒,是中国新疆哈密瓜花叶病的一种主要病毒,引起系统花叶。,高温干旱、强日照,有利
4、传毒介体的传播和病毒在植株体内增殖。上壤缺水缺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降低,病毒病发生均较重。主要病原病毒的寄主范围都较广,除瓜类外还侵染田间多种蔬菜和杂草,因而初侵染的毒源普遍存在。生长期间主要通过多种蚜虫,个别通过甲虫,土壤线虫或土壤真菌和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一些瓜类病毒还可通过种子带毒成为初侵染源。,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由尖镰孢侵害维管束引起瓜类凋萎的一类真菌病害,黄瓜、甜瓜、西瓜、丝瓜、冬瓜、节瓜等均有发生。1889年最早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现为害西瓜,现在广布世界各国。中国1899年最早在西瓜、黄瓜上发现,现仍以黄瓜与西瓜枯萎病分布最广。,黄瓜枯萎病以北方较重,幼
5、苗期较少出现症状,成株多在开花结瓜后显症,从茎基部叶片开始,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正常,似缺水状,叶色变淡,萎蔫叶片逐渐扩及全株,最终植株枯死;病株主蔓基部软化缢缩,逐渐干枯,基部皮层常纵裂,潮湿时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病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病茎剖面维管束变褐色。,病原物有尖孢镰孢的多种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pp.)。现知瓜类枯萎病菌有7个专化型:即尖孢镰孢黄瓜专化型、甜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葫芦专化型、丝瓜专化型、苦瓜专化型和冬瓜专化型。在不同瓜类作物之间,侵染能力有明显差异,对原来的寄主致病力最强,西瓜、甜瓜、黄瓜、冬瓜专化型虽然苗期存在交叉感染,但其选择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瓜类病害学习资料 病害 学习 资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