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绘制园林建筑.ppt
《第5章绘制园林建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绘制园林建筑.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绘制园林建筑,第4章中讲解了园林围墙的设计理论和绘制方法,并绘制了别墅花园的主体建筑。本章中将对园林建筑进行学习。园林建筑与水体、植物和地形共同构成造园四大元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园林景观,构成园林空间。园林建筑具有实用和造景的双重功能,往往成为园林景观空间的焦点。而其他造园要素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学习。本章重点:园林建筑的设计绘制园桥绘制凉亭绘制长廊,5.1 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东西方国家对“园林建筑”一词的理解有所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园林主张,只要是在园中起到了造景作用的人工构筑物,统称为园林建筑。所谓构筑物就是不具备居住功能的人工
2、建造物。专属于园林的亭、台、廊、桥等是园林建筑;其他如楼阁、厅堂、庙宇等,同样也是园林建筑。西方国家则认为,主体建筑不在园林建筑之列。而将小型建筑物、喷泉、花池、园灯、坐椅,以及装饰雕塑等构件纳入园林建筑的范畴。依据目前我国园林界的认识,本章所提到的园林建筑,侵园林中有造景作用,同时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建筑物。,5.1.1 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功能多样,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实用和造景两大部分。一些实用的建筑,为了与园景相协调,应该尽量使其具备造景的功能。在园林风景中,建筑既要具备使用功能,又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组成景色。既要满足游人在游览中赏景的需要,又要对室外空间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使
3、室内外空间和谐统一。其具体功能表现在以下几点:1供人使用 2组织游览路线3供人观赏 4提升园林意境,5.1.2 园林建筑的类型,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园林活动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的类型也因其功能的增加,而逐渐丰富起来。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游憩性建筑:园林建筑大多属于此类。文化娱乐性建筑:可供人们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平时没有活动的时候,也可以成为园中一景。服务性建筑: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务的设施。园林小品:一些小型的建筑或者设施,可以装饰园景、提供照明、指示方向,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方便。,5.1.3 园林建筑的设计立意,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型不同。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
4、要拥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因此在设计手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如图5.11所示。不是所有的园景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的园景更耐人寻味。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亭子数不胜数,但却几乎找不出格局和样式完全相同的。因为它们的建造者总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建筑式样,巧妙配置山石、水景、植物等以构成各自特色。如苏州沧浪亭因傍水构亭而得名“沧浪”,取屈原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包括如下两点:1体物察情2意匠经营,5.1.4 园林建筑的设计选址,园林建筑所处的环境不同,建筑类型也不同。西方园林多强调对环境的改造,而我国园林则为建
5、筑与环境相和谐下足了功夫。极力做到因势而成,随形而就,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图5.13所示。园林建筑设计中虽说可以人工培土、掇山、叠石,但远不如利用地形既节省人力物力,又与自然环境协调。如扬州的个园中,“壶天自春”抱山楼与假山融合为一个整体。建筑、人、自然,三者和谐相处,仿佛天然如此。恰如园冶所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5.1.5 园林建筑的设计布局,园林建筑除了立意独到、选址得当,还必须有好的布局。否则一个园林中就会显得零乱无章,更不不要说成为佳作。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主景建筑2组群建筑3围合建筑4混合空间,5.1.6 园林建筑的设计尺寸和比例,和谐的比例与尺度是
6、建筑形态美的必要条件。17世纪法国建筑学家法兰梭亚布龙台称:“建筑上整体的美来自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为的数学上的比例。几乎所有的建筑学家、美学家都一致认可比例在建筑艺术上的重要性。建筑服务于人,以人作为最明显的标尺,去衡量建筑尺度是无可争议的。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建筑尺度主要包括如下:1自然尺度2雄伟尺度3亲切尺度,5.1.7 园林建筑的设计色彩和质感,中世纪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曾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这里用来讲解园林建筑再合适不过了。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两者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就无所依附;反之,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就失色不少。建筑色彩有着明显的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绘制 园林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