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ppt
《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软件需求分析,主要内容,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3.3 数据流图(DFD)3.4 数据字典(DD)3.5 加工逻辑的描述 3.6 IDEF方法,3.1.1 需求分析的概念,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化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1.需求分析的难点(1)问题的复杂性。用户需求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如系统功能和运行环境。(2)交流障碍。需求分析涉及人员较多,分别具备不同的背景知识,处于不同的出发点,造成了相互之间交流的困难。(3)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用户对问题的陈述往往是不完
2、备的,其各方面的需求还可能存在着矛盾,需求分析要消除其矛盾,形成完备及一致的定义。(4)需求易变性。用户需求的变动往往会影响到需求分析,导致系统的不一致性和不完备性。,2.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2006.10(1)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反映数据域三方面的控制信息。(2)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3)建模。建立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信息、功能、行为,这些模型也是软件设计的基础。,3.1.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1.问题识别 2008.10(1)功能需求:明确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2)
3、性能需求:明确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3)环境需求:明确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4)用户界面需求:明确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2.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分析、综合中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编写文档(1)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把双方共同的理解与分析结果用规范的方式描述出来,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基础。(2)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着重反映被开发软件的用户功能界面和用户使用的具体要求,用户手册能强制分析人员从用户使用的观点考虑软件。(3)编写确认测试计划,作为今后
4、确认和验收的依据。(4)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对待开发的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能更准确地估计开发成本、进度及资源要求,因此对原计划要进行适当修正。,3.2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SA也是一种建模活动,该方法使用简单易读符号,根据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2008.10,3.2.1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析人员不可能一开始就考虑到问题的所有方面以及全部细节,采用的策略往往是分解,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小问
5、题,然后再分别解决,将问题的复杂性降低到人可以掌握的程度。,3.2.2 描述工具,SA方法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简明易懂,用它们形成需求说明书中的主要部分。描述工具是:(1)数据流图: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2)数据字典: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3)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详细描述数据流图中不能被再分解的每一个加工。,3.2.3 SA分析步骤,SA方法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简明易懂,用它们形成需求说明书中的主要部分。描述工具是:(1)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通过对当前系统的详细调查,
6、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过程,同时收集资料、文件、数据、报表等,将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信息和情况用图形描述出来。也就是用一个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如画系统流程图。(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反映了系统“怎么做”的具体实现,去掉物理模型中非本质的因素,抽取出本质的因素,构造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反映了当前系统“做什么”的功能。(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比较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4)作进一步补充和优化。为了对目标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3.3 数据流
7、图(DFD),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2009.1,3.3.1 基本图形符号,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箭头,表示数据流;:圆或椭圆,表示加工;=:双杠,表示数据存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1)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组成。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
8、命名。(2)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每个加工也要有名字,通常是动词短语,简明地描述完成什么加工。在分层的数据流图中,加工还应编号。(3)数据存储(又称为文件),指暂时保存的数据,它可以是数据库文件或任何形式的数据组织。(4)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统称外部实体。一般只出现在数据流图的顶层图。,3.3.2画数据流图的步骤,(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不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命名。不论数据流、数据存储还是加工,合适的命名使人们易于
9、理解其含义。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数据流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数据流名称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一般不画物质流。数据流反映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数据流图一般不要画物质流。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编号。如果一张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分解成另一张数据流图时,则上层图为父图,直接下层图为子图。子图及其所有的加工都应编号。,3.4 数据字典(D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的,它以一种准确的、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 需求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