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PPT课件.ppt
《《环杓关节脱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杓关节脱位》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 杓 关 节 脱 位,环杓关节的相关解剖,杓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后上缘。三角锥形,左右各一,顶尖向后内方倾斜,其底部和环状软骨连接成环杓关节。底的前角名声突,声带后端附着于此;底的外侧角名肌突,为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附着之处,影响声门的开放与关闭。,环杓关节 由环状软骨的环杓关节面、杓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等组成。功能-通过两侧环杓关节的滑动和跨动来完成对声门的开闭,是一对活动灵活的关节。解剖特点-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位。,*王彬全.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3-74.,环杓关节脱位,首先由Kerman
2、(1973)报道,是一种罕见的气管插管并发症,估计发生率为0.029%。国内最早提出环杓关节脱位概念是上海的王鹏万。,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插管操作是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其他,患者因素,清醒患者插管,咽反射增强,喉肌痉挛,使组织受损、关节脱位;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野不清;年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疾病引起环杓关节韧带退行性变;终末期肾病可致喉关节改变、喉部肿瘤侵入、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等。,操作因素,左侧杓状软骨前脱位多发,因操作者左手握喉镜,导管从右侧插入喉腔;向前脱位,镜片置入过深;喉镜显露声门,镜片牵拉会厌张力过大,
3、碰撞杓状软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端或导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向后脱位则与麻醉时导管远端弯曲部向后外挤压杓状软骨有关。与麻醉医生缺乏操作经验、技术不熟练有关!,操作因素,插管时机掌握不好;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急于求成,动作粗暴;清醒病人插管,动作太快,喉部反射明显时强行插管;插管失误以及助手在胸部或喉体按压;管芯使用不当;在诱导麻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吞咽及呛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气管插管拔管时由于气囊放气不足,套囊仍有部分充盈时强行拔出,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插管和拔管均有可能造成脱位!,侵入性操作,胃管置入及留置,急性胰腺炎患者,脱位发生在留置胃管后,发生
4、的原因是多次置胃管,胃管质地较硬,胃管在声门口盘曲,牵拉杓状软骨引起。胃管长期位于中间位置,喉返神经后侧支受压或肌肉痉挛,可导致杓状软骨部分、环状软骨后溃疡形成、感染、声门功能障碍。,胃镜置入TEE超声探头置入其他特殊插管用具McCoy喉镜(特喉),镜片前端可以弯起使会厌翘起,很适合于插管困难的患者,镜片顶端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褶造成杓状软骨脱位。外伤,颈前钝性损伤,穿透伤甚至颈前加压,发病率在急诊室为31/22900。,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声嘶、咽下困难、喉痛、饮水呛咳,甚至失声脱位的分类解剖位置:左、右脱位脱位方向:前、后脱位;脱位程度:环杓关节全脱位 arytenoid disl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杓关节脱位 关节 脱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