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4D.ppt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4D.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4D.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文艺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诗不是视觉艺术,因此诗人没有必要有避开直接表现丑的东西。莱辛认为,诗人所写的主角的高贵品质就会把我们吸引住,使我们简直不去想象他的身体形状;或是纵然想到,也会是好感先入为主。再丑的东西,在诗里也只是文字,不会引起直接的形象。比较:现代传播学关于视觉艺术冲击力的讨论。伯克:词语只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一般不引起直接的形象,故不会给人造成不快感。而且,当一个人的形象已经在文中初步定型以后,他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为读者的继续阅读提供了一个“前理解”,使得读者不拘泥于某一个具体描写的美丑好坏,而是让许多细节共同参与对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于是,诗有了更大的自由
2、。作为时间艺术的诗不需要拘泥于某一顷刻,他可以按“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顺序一直写下去。“顷刻”的效果在时间和意义的流程中被冲淡了。,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针对新古典主义对诗的范围的限定,莱辛认为,“诗的范围较宽广,我们的想象所能驰骋的范围是无限的,诗的意象是精神性的,这些意象可以最大量地、丰富多彩地并存在一起而不至互相掩盖、互相损害,而事物本身或事物的自然符号却因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而不能做到这一点。”每一幅画面都可以入诗,而并非每一句诗都能入画。绘画和雕塑所受的局限性不应强加于诗,诗应该有更大的空间供其驰骋。以维纳斯为例,对于艺术家来说,代表着“爱”和“美”这些抽象品质的维娜
3、斯必须表现为贞静羞怯、娴雅动人,而诗人却可以描写愤怒的维纳斯。,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维柯:以诗性智慧为起点的文学理论维柯自谓为“新人”,其思想确乎超越于时代之上。他不是文学理论家,然其新科学等著作中表达的许多不同凡响的观点却反映出他对文学尤其是诗和神话的独特见解。维柯对文学的思考,一方面向宏观扩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考察文学,另一方面又向微观挺进,仔细研究了诸如语言、比喻、意象等文学内部的东西,二者统一在对“诗性”的思考中。,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维柯的“诗性智慧”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分析传统下的理性智慧,它是“新科学”的钥匙。诸异教民族的原始人就是根据自
4、己的观念以这种方式创造了事物。但这种创造与上帝的创造不同,因为他不凭纯粹的智力,不是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创造该事物,而是凭着强壮而无知的肉体方面的想象,用惊人的崇高气派创造了该事物。因此,这样的创造者被称为“诗人们”,即创造者们。比较: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现代文化讲求高度理性化的科学,创造往往已没有多少诗意了。,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哲学家、美学家维柯所著的新科学(1725)全名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是一部阐述古代文化史、诗歌和美学的理论著作。维柯在书中力图说明人类如何从神的时代,经过英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各有相应的不同的心理
5、、性格、宗教、语言、诗、政治和法律。关于如何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维柯强调语言学与哲学结合的研究原则。,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诗性智慧”是各门技艺和科学粗糙的起源,一种“诗性和创造性的玄学”。从这玄学中一方面发展出诗性的逻辑功能、伦理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发展出物理知识、宇宙知识、天文知识、时历和地理知识。两方面都是诗性的。新古典主义将诗完全置于理性之下,从理性出发对诗作出要求,也从理性出发解释诗的起源。维柯:诗真正的起源和新古典主义者想象的完全相反,须从诗性智慧的萌芽中去寻找。,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诸异教民族最初的创始人“浑身是强烈的感觉力和广
6、阔的想像力,此为诗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中有一种昏暗而笨拙的发展人类“智思”的潜能,即“诗性智慧”。“诗性智慧”比较抽象,诗是语言的艺术,要深入下去,就要关注“诗性语句”的来源和法则。维柯把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区分甚至对立起来:“在推理能力最薄弱的人们那里我们发现到真正的诗性的词句。这种词句必须表达最强烈的热情诗性的语句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语言贫乏,另一是要旁人了解自己的需要。”比较:儿童与原始民族画中的想象力,新古典主义的兴衰,启蒙主义的文学理论,在人类的童年,语言不丰富,人们交流时说出来的都是诗性语句(人类早期自然地就以诗歌为其主要的文学形式,山歌、草原民族的牧歌都是在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民中自然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文艺理论 课件 0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37573.html